源储组合特征对花海凹陷致密油成藏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源储组合特征对花海凹陷致密油成藏的影响
【摘要】:为研究不同源储组合对致密油成藏富集的影响,通过分析花海凹陷内的源储组合特征,并针对下源上储型、上源下储型、三明治型3种源储组合类型设计了3组物理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对比不同模型的充注效率与含油性差异,分析不同源储组合的充注机制及其对致密油成藏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含油性和充注效率与源储组合类型有较大相关性。源储配置关系、源储压差及储层非均质性共同决定了致密油运移和聚集的差异性,制约了含油饱和度的大小。从充注效率和含油性来看,三明治型好于上源下储型和下源上储型。深化源储组合特征研究对于致密油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
【关键词】: 致密油 下白垩统 源储组合 成藏 花海凹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质岩致密油储层微米—纳米孔喉网络体系及其流体耦合流动机理与流动下限”(4137214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酒泉盆地青西、花海地区致密油研究及目标优选”(2012E-3303)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致密油具有低孔、低渗和低含油饱和度的特点,其成藏特征和富集机理与常规油气藏差异较大,尤其是致密油的源储组合关系,不同的源储组合具有不同的成藏富集机理,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1-7]。国内一些学者将其概述为纳米孔喉含油、压差驱替、非达西渗流和连续型聚集[1-2,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有根;晓天组的生物组合特征[J];安徽地质;1994年04期
2 黄文骞;基于组合特征的点状地图符号识别[J];测绘通报;1998年12期
3 刘初;陈锦秀;;基于组合特征的自训练隐式篇章关系的识别技术[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4 王贞海;丁学文;;交城断裂文水县城段断裂组合特征及活动性研究[J];华北国土资源;2007年03期
5 孙白云;黄河、长江和珠江三角洲沉积物中碎屑矿物的组合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0年03期
6 王学军,陈静生;我国东部平原土壤微量元素共生组合特征及含量预测[J];地球化学;1994年S1期
7 王运泉;孟凡顺;;利用测井曲线组合特征分析义马组的沉积环境[J];焦作矿业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8 许明保;;福建省大田县水井坑井田地层组合特征分析[J];能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9 蓝东兆;厦门港湾底质中的硅藻组合特征及其沉积环境[J];台湾海峡;1985年01期
10 林晓东;;浙江白垩纪—早第三纪轮藻组合序列[J];浙江国土资源;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慈英;;从兴安岭地区奥陶纪腕足化石组合特征探讨奥陶系的分统问题[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6)[C];1987年
2 时蕊;郑连斌;胡莹;;汉族闽东语族群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A];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2年
3 乔卫;张文婧;黄清华;;松辽盆地白垩系化石组合特征及其时代[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龙侠;一种新的预测水平转移基因的组合特征方法[D];湘潭大学;2015年
2 卢曼慧;基于侧脸和耳廓组合特征的个人身份鉴别方法[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98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998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