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长城站建立深空跟踪站对月球车地-月通信条件的改善
本文关键词:南极长城站建立深空跟踪站对月球车地-月通信条件的改善
【摘要】:假定在地球南极中国长城科学考察站建立跟踪站,模拟计算月球南极月球车和该跟踪站之间通信的可达性,并和国内跟踪站与南极月球车之间的通信条件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①在长城站所建立的跟踪站与月球南极的月球车通信受地形的影响比与我国境内的跟踪站的影响要小;②中国南极长城站和我国境内的跟踪站经度相差180°,综合长城站和我国境内的跟踪站,可以减少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测站背离月球的影响,使观测时段更长。南极长城站建立深空探测跟踪站的通信可达性模拟计算可为我国深空探测网建站的规划及可行性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极地测绘科学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极地测绘科学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202) 武汉大学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10-0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4014,4117401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104005)
【分类号】:P184.5
【正文快照】: 在月面巡视探测中,测控系统的正常运行是整个深空探测任务成功的重要保证[1,2]。一方面,测控系统肩负着传输指令信息、跟踪导航信息、姿态调整等任务;另一方面,还需要进行科学数据、图像和文件等数据的传输[3]。对于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而言,测控系统运行的前提是首先要保证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郝卫峰;李斐;鄢建国;;基于新近数据的月球地形、重力场及内部构造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年06期
2 欧阳自远;我国月球探测的总体科学目标与发展战略[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3期
3 李春来;任鑫;刘建军;邹小端;牟伶俐;王建宇;舒嵘;邹永廖;张洪波;吕昌;刘建忠;左维;苏彦;温卫斌;边伟;汪敏;许春;孔德庆;王晓倩;王芳;耿良;张舟斌;郑磊;朱新颖;李俊铎;欧阳自远;;嫦娥一号激光测距数据及全月球DEM模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03期
4 蔡占川;郑才目;唐泽圣;齐东旭;;基于嫦娥一号卫星激光测高数据的月球DEM及高程分布特征模型[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0年11期
5 平劲松;黄倩;鄢建国;曹建峰;唐歌实;舒嵘;;基于嫦娥一号卫星激光测高观测的月球地形模型CLTM-s01[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08年11期
6 魏二虎,刘经南,黄劲松;中国深空测控网建立方案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年07期
7 张乃通;李晖;张钦宇;;深空探测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及思考[J];宇航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孟飞;王永庆;吴嗣亮;崔嵬;;一种低信噪比下LFM信号参数快速估计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刘文忠;孙艳春;张同杰;;对一个太阳系起源说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赵双明;李德仁;牟伶俐;;CE-1立体相机影像与激光高度计数据不一致性分析[J];测绘学报;2011年06期
4 鄢建国;李斐;平劲松;王文睿;;月球重力场模型发展现状及展望[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0年01期
5 孙枢;王成善;;“深时”(Deep Time)研究与沉积学[J];沉积学报;2009年05期
6 徐茂格;;深空网上行发射天线组阵技术分析[J];电讯技术;2009年06期
7 柴霖;许秀玲;;深空测控体系结构与技术发展[J];电讯技术;2010年08期
8 张津舟;梁显锋;谢闽;谢春坚;王竹刚;熊蔚明;;深空通信Ka频段数传发射机基带电路单元实现[J];电讯技术;2012年05期
9 孔德庆;施浒立;;非均匀天线组阵SUMPLE合成相位补偿及信号强度估计[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郑大勇;张卫红;石文靓;;未来大推力氢氧发动机方案初步探讨[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康;陈超;;超声波/声波钻探器的动力学分析与设计[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icity,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C];2010年
2 徐亚;郝天珧;;月球重力场研究及其应用进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3 郭烈;王荣本;毛晓燕;金立生;张明恒;;基于机器视觉的环境感知坑检测方法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刘靖;;深空探测中测控与通信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晓海;;深空测控通信技术最新研究进展[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863计划“深空探测与空间实验技术”重大项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庆会;陈明;赵融冰;;同波束VLBI在月球车相对定位和轨道器交会对接中的应用[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柴霖;唐军;雷厉;;深空测控体系结构与技术发展[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戴志强;陈明;刘庆会;赵融冰;郑鑫;陈冠磊;;基于VLBI技术的月球车相对定位方法[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1年
9 张儒源;詹亚锋;陆建华;;基于信噪比估计的天线组阵迭代信号合成新算法[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1年
10 侯绪研;崔金生;赵德明;姜生元;邓宗全;;基于离散元法的月面取样技术对月壤样品层理信息影响的分析[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辉;基于嫦娥一号卫星CCD立体影像处理模型与方法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谭力;构建基于G/S模式的数字月球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曹海林;深空测控通信大天线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赵志萍;一种新型月球车行走系统相关技术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院老虎;六轮非对称月球车运动控制方法及参数辨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高有涛;卫星编队飞行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白玉铸;载人登月轨道设计相关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刘霞;不确定遥操作系统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洪利;嫦娥1号卫星激光高度计(LAM)数据的全月球虚拟现实构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魏二虎;我国空间VLBI系统的有关设计和模拟计算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祥维;适用于深空通信的编码调制算法和实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颂;协作通信应用于无线通信中的相关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侍威;飞行器机电伺服系统中谐波齿轮传动力学性能分析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4 彭宝林;内啮输出环形重载精密谐波传动承载与失效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5 曲保安;月震探测模拟数据分析和信号提取[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6 吴晓君;合成月壤与足垫相互作用模型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高鹏;月球车差动装置设计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张禹;滑轨式月壤钻取采样装置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贾彦辉;基于Vortex的月球车移动性能仿真与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刚;月球车轮壤作用力学特性的测试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鄢建国;李斐;平劲松;GOOSSENS S;;利用LP多普勒数据解算月球重力场模型的分析[J];测绘学报;2009年01期
2 孔祥元,张松林,魏二虎,黄劲松,郭际明;“嫦娥”工程与月球测绘学[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4年01期
3 李斐;鄢建国;平劲松;;月球探测及月球重力场的确定[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1期
4 冯刚顶;陈超;张明皓;曾冲;张昌达;;对月球重力场特征的理解[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3期
5 王文睿;李斐;;月球探测中若干问题的研究及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6期
6 沈飞;隋铭明;李建成;;利用视线加速度数据恢复月球近区重力异常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6期
7 陈俊勇,宁津生,章传银,罗佳;在嫦娥一号探月工程中求定月球重力场[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8 鄢建国;平劲松;李斐;王威;;应用LP165P模型分析月球重力场特征及其对绕月卫星轨道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2期
9 鄢建国;平劲松;李斐;松本晃志;王广利;史弦;;基于绕月单卫星和双星测量的月球重力场恢复仿真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10 姜昌,黄宇民,胡勇;研究与开发天基深空通信跟踪(C&T)网的倡议[J];飞行器测控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勇;“嫦娥一号”探月飞行器的轨道计算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培,姜德中,张永萍,张锐强,杨义碧,贾国强;哈雷彗星观测报告[J];极地研究;1990年04期
2 陶建国;全齐全;邓宗全;赵文德;;月球车不等径车轮在土壤上滚动的力学分析与实验[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3 欧阳自远;;中国为什么要探测月球(下)[J];科学大观园;2007年15期
4 刘剑;欧阳自远;李春来;邹永廖;胥涛;;中红外光谱在月球探测中的应用[J];矿物学报;2006年04期
5 李海滨;周家龙;段志信;;基于摇臂-转向架结构月球车的越障能力判断准则[J];力学季刊;2007年02期
6 本刊编辑部;韩少华;张扬;;带月球车去旅行[J];新知客;2008年10期
7 唐郑亮;;如何DIY一辆月球车[J];新知客;2008年11期
8 刘学富;;这不是梦想[J];天文爱好者;2008年04期
9 喻贵银;;揽月——国外月球测绘成果一瞥[J];中国测绘;2006年05期
10 杨艳静;向树红;;模拟月壤力学性质的试验和仿真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熊延龄;;国外月球探测活动[A];空间探测的今天和未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4年
2 张一翔;沈志刚;;月球尘埃特性及其对登月物的影响[A];颗粒学前沿问题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曹勇;;月尘环境以及对人类登月活动的影响[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863计划“深空探测与空间实验技术”重大项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正常;;月球探测的过去与未来[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5 刘瑞源;杨惠根;胡红桥;;我国极区日地物理观测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刘鹂;李金岭;;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高精度定位模型分析与推导[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彬;中国月球车的秘密竞争[N];南方周末;2005年
2 陈兰芹;南极测绘22年: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贡献[N];中国测绘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刘纯友;南极科考新话题[N];安徽日报;2006年
4 王雅丽;嫦娥的眼睛:立体影像技术[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5 书余东 肖莹;中国探月:一次大国复兴的跨越[N];江苏科技报;2007年
6 吴红梅;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说探月[N];新华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陈凡 中学生科学社 程付金 郭鼐等;登月宇航员北京驳谣言[N];北京科技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陈艳;东阳人何剑锋六次赴极地科考[N];金华日报;2006年
9 记者 向杰 实习生 郭晓燕;欧阳自远揭秘我国月球探测计划[N];科技日报;2006年
10 记者 何毓敏;探月工程离不开地质工作[N];中国矿业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猛;月面探测车辆驱动轮牵引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仝光;基于ADAMS月球车仿真平台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陈泽宇;适用于月球车的可伸缩叶片复式步行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杨璐;月球车悬架的机理分析及参数优化[D];吉林大学;2007年
4 鲁振辉;基于双目视觉的月球车前方石块三维信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郭秀红;基于机器视觉的月球表面坑的识别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斌;基于立体视觉的岩石表面三维评估技术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7 范文峰;小重力环境下模拟月壤承压特性试验及月球车/月壤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69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269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