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月球上的水:探测历程与新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7-12-12 05:02

  本文关键词:月球上的水:探测历程与新的证据


  更多相关文章: 月球探测 雷达探测 中子探测仪 光谱探测 撞击 水冰 证据 月球


【摘要】:最早提出月球上可能有水的设想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但一直停留在理论阶段,即使60~70年代阿波罗计划采集的月球样品在地面实验室的精细分析也认为月球上没有任何形式的水。美国1994年发射的克莱门汀号和1998年发射的月球勘探者号虽然获得月球上可能有水的一些间接证据,但其探测数据的解释一直存在质疑和争论。2008年以来,新的探测数据和研究成果等多项证据明显支持月球上有水的观点:2008年,阿波罗月球样品中的火山玻璃被检测出含有痕量的水,且玻璃珠内核的水含量高于外环;2009年11月,与月球勘测轨道器(LRO)一同发射的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LCROSS)撞击月球过程中获得的探测数据分析表明,撞击目标凯布斯坑中含有水;2010年3月,在含有磷灰石的阿波罗岩石样品中检测到水;2010年3月,由NASA研制、搭载在印度月船一号探测器上的微型雷达月球矿物制图仪探测获得月球存在水冰的证据。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基金】:科技部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编号2009AA122201,2009AA122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904051)资助的成果
【分类号】:P184
【正文快照】: 月球存在水冰的设想最早由美国科学家肯尼思·沃森等在1961年提出(Watson et al.,1961):由于月球极区的太阳入射角很小,一些撞击坑底部可能处于太阳照射不到的永久阴影区(图1),表层和次表层温度常年维持在40 K左右(目标-233℃)。原始月球脱气作用产生的水、彗星撞击月表带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国完成全球最先进的月球三维数字地图[J];光学仪器;2009年05期

2 王艳玲;刘国福;杨俊;;月球及深空中子(水冰)探测进展[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1年06期

3 廖新浩;;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与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年0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正常;;月球探测的过去与未来[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焦维新;陈宏飞;;行星探测的现状与未来[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郑永春;王世杰;刘建忠;欧阳自远;李春来;邹永廖;李泳泉;冯俊明;;CAS-1模拟月壤[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赵艳彬;孙克新;董丰;王孝东;;月球重力场测量设想[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彭锦霞;金志煜;;行星探测成像系统[A];空间探测的今天和未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4年

6 邱岳;;发射月球探测器的测控支持设想[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7 侯明东;刘杰;张庆祥;王志光;;宇宙射线轰击月球表面产生的γ射线[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王喜珍;滕云田;胡星星;;中国月震探测系统方案设计[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熊延龄;;国外月球探测活动[A];空间探测的今天和未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4年

10 程安云;王世杰;李雄耀;李瑞玲;;月球南北两极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A];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专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自远;月球探测:人类开拓进取的范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2 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自远;月球探测: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新里程碑[N];光明日报;2006年

3 记者  向杰 实习生 郭晓燕;欧阳自远揭秘我国月球探测计划[N];科技日报;2006年

4 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自远;月球探测:人类开拓进取的范例[N];光明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王玲;月球探测将大力推动科技进步[N];经济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衣琼 实习生 黄劲松;“嫦娥”待访月亮 探其“前世今生”[N];贵阳日报;2007年

7 记者 周芙蓉;中国将率先探测全月球月壤厚度[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本报记者  吕贤如;“嫦娥奔月”三步走不再神秘[N];光明日报;2006年

9 记者  付毅飞;绕月探测工程签订三项合同[N];科技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章轲;上海设计师作品中选月球探测工程标识[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胥涛;利用反射光谱和热辐射探测月球表面物质的理论和方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2 法文哲;月球微波遥感的理论建模与参数反演[D];复旦大学;2008年

3 岳宗玉;月球构造特征与遥感影像解译初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孟治国;月壤参数的辐射传输模拟与查找反演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冯永勇;电子反射法探测月表磁异常的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6 周明星;基于CE-1号卫星微波辐射计传感数据的月壤厚度反演[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高峰;地—月参考系及其转换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2 邓剑;月球探测器软着陆过程中的障碍识别[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威;我国探月工程的定轨精度评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5年

4 刘潺;月球探测空间数据集成与检索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李珂;月球探测数据分析与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陈琼;月面控制网建立及月球投影理论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7 杨璐;月球车悬架的机理分析及参数优化[D];吉林大学;2007年

8 郭秀红;基于机器视觉的月球表面坑的识别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时莉;月表散射对月壤亮度温度影响的研究及微波探测仪数据处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10 仝光;基于ADAMS月球车仿真平台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81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281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5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