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全食下城市热环境的变化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日全食下城市热环境的变化特征分析
【摘要】: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能很好地观测到一次千载难逢的日全食现象,且重庆是一个非常好的日全食观测点。作者观测了重庆地区7月21日及22日两天的室外气象数据(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基于实验观测数据,分析和探讨了日全食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日全食当天,室外气温和地表温度随太阳辐射强度的减小而减小,空气温度降幅为2.4℃。对比两天的室外气温,日全食所引起的空气温降达到4.6℃。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2006BAJ02A02-05,2006BAJ01A05-06-04)资助
【分类号】:P182.27
【正文快照】: 引言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热量的基本来源,是决定气候的主要因素。在各种波长的辐射中,能转化为热能的主要是可见光和红外线。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两部分组成,且辐射强度与太阳高度角、海拔高度和大气质量有关[1]。作用于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一部分由地面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勇;刘元光;;北京电视中心工程通风空调专业隔振选择与设置[J];安装;2008年01期
2 赵阜东;陈保健;焦冠然;;地下建筑可持续性设计方法——地下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3 张丽丹;王晓宁;韩春英;郭坤敏;;活性炭吸附二氧化碳性能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刘晶;丁勇;李爱旗;;重庆市江津白沙镇室内热环境问卷调查分析[J];重庆建筑;2006年05期
5 付祥钊;陈敏;;对住宅新风量的社会学思考[J];重庆建筑;2009年03期
6 赵丹;浅析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人、自然、科技的彻底融合[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杨晚生;梅胜;张吉光;夏蓓娅;郭晶;;“建筑环境学”实验教学平台的设置与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8 柳成文;新风量、新风品质及新风处理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J];电力学报;2005年03期
9 周权;杨灵艳;;某商务中心空调系统节能评价体系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5期
10 邱裕;;论景观设计中特色元素的应用[J];电影评介;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亓玉栋;;空调系统与室内空气品质[A];2005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纪国;崔维龙;;室内空气品质改善方法[A];2006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格力杯”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亓玉栋;宋桂梅;丁鸿昌;;大中型商场空调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A];2006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格力杯”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范萍萍;王志刚;崔恩富;王维滨;端木琳;;土壤源热泵间歇运行冬季工况的试验研究[A];山东省暖通空调制冷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杨文斐;丛晓春;王明红;;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及动态模拟的应用[A];山东省暖通空调制冷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桂坤;杨文斐;;绿色建筑与节能[A];2007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琳;李永安;;校园热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A];2007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亓玉栋;丁鸡昌;杜雨良;;鲁中地区农村住宅热环境现状的模拟分析[A];2007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义德;吴杲;高龙;崔红梅;;轻钢结构纺织厂房屋顶冬季结露原因分析及探讨[A];全国纺织空调除尘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腊美;龙天渝;杨玉容;;室内热环境与节能研究[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顺;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张慧玲;建筑节能气候适应性的时域划分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邹声华;复杂下垫面建筑自然通风热湿特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4 桑国臣;西藏高原低能耗居住建筑构造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国建;高温高湿低氧环境下人体热耐受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涂岱昕;高温定向强热辐射环境下人体生理表现参数的实验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郭春梅;天津地区办公建筑自然通风热舒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李文杰;建筑室内自然环境下基于生理—心理的人体热舒适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赵金玲;黄、渤海沿岸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热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磊;西藏地区被动太阳能建筑采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理论;建筑外遮阳对室内光环境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孔杰;兰州地区外围护结构系统节能优化设计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芳艳;南方供暖室内设计温度及舒适性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4 屈睿;大型商业建筑自然通风与采光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徐春艳;住宅负压新风系统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与参数优化[D];扬州大学;2010年
6 卢炳峥;室内环境安全评价系统的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8年
7 朱新荣;北方办公建筑夜间通风降温规律特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张立文;重庆市公共建筑空调运行现状调研及节能运行控制[D];重庆大学;2009年
9 吴彦廷;太阳能相变蓄热集热墙系统热特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10 陈颖;极端环境下人体劳动安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飒;逯德忠;刘力;;山中有猴来做客[J];小哥白尼(野生动物画报);2010年02期
2 于国清;刘卫东;高钢烽;刘建勇;;历史保护建筑室内热环境的检测与分析[J];工程力学;2010年01期
3 王治国;;日月同映傣乡[J];知识就是力量;2010年02期
4 陈晓俊;;与日全食有约——彭浦四小日全食观测活动[J];小学科技;2010年02期
5 ;日全食和日环食相比,哪种现象的科研价值更高?[J];时代风采;2010年02期
6 曾青青;;2009年科技焦点名词[J];中国科技术语;2010年01期
7 张利华;刘杰;张仁祖;;徐州地区太阳辐射状况评估[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3期
8 刘绪;;冰天雪地里的暖水湖[J];百科知识;2010年12期
9 杨搏;冯昭;;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青年科学;2010年07期
10 郑澍奎;;山地城市空间形态对热环境的影响[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鲍晓明;王耀晟;李菊香;洪葵;程晓曙;;极端热环境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与Bim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A];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10年
2 周奎修;易双林;;太阳能-电加热原油储运系统研究与应用[A];2010江苏省“能源计量与节能减排”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欧阳红;欧阳芳芳;姚锡保;张巧明;;日食与岳阳旱涝初探[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赵海江;景元书;刘杰;;南京市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尹潘;薛小川;张榜;;基于低碳城市的城市规划方法初探——以济西湿地片区为例[A];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官卫华;叶斌;林小虎;;中小运量城市轨道新交通系统及其在南京的规划实践[A];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康磊;蒋应红;;绿色交通,让生活更美好[A];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伍岳明;曹明富;;引力波的三种作用方式——日全食期间的引力波实验[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崔荣花;方剑;王新胜;;2009年日全食期间的重力观测[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田琦;杨凡;;太阳能喷射—压缩二级制冷系统的
本文编号:1281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28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