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orava-Lifshitz引力下类Schwarzschild黑洞的熵
本文关键词:在Horava-Lifshitz引力下类Schwarzschild黑洞的熵
更多相关文章: 黑洞 brick-wall方法 熵 薄层模型
【摘要】:在薄层模型brick-wall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在Horava-Lifshitz引力下类Schwarzschild黑洞的熵,发现仍然与视界面积成正比,并且对每一个局部也是成立的.这表明引力的修正不会改变黑洞的热力学特性.
【作者单位】: 新乡学院物理系;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05)461号]资助课题 新乡学院“理论物理”重点建设学科资助
【分类号】:P145.8
【正文快照】: 近年来,在Lifshitz的观点上Horava提出了一个重整化的引力理论,我们称之为Horava-Lifshitz引力理论.Horava-Lifshitz引力理论已经被深入的研究,并且在宇宙学和黑洞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国际物理学界对黑洞熵的统计根源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跃,其中t Hooft提出的计算黑洞熵的brick-w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翔,赵峥;黑洞熵公式的简单推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刘文彪,赵峥;非热平衡Reissner-Nordstrom-de Sitter黑洞的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3 李双美;刘应敏;齐德江;;缓变动态史瓦西时空的熵[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翔,赵峥;动态黑洞的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刘文彪,赵峥;非热平衡Reissner-Nordstrom-de Sitter黑洞的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3 胡波,李翔,赵峥;热力学与时空几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4 刘兴业;一般球对称蒸发黑洞的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刘文彪,贺晗;用brick-wall方法计算黑洞熵的再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史旺林,刘兴业,赵峥;Vaidya-Bonner-de Sitter(VBD)时空的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7 张宏升,赵峥;时钟同步、钟速同步的再讨论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8 高尚伟,彭征,赵峥;Demianski-Newman黑洞的热性质及广义Bekenstein-Smarr公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9 贺晗,赵峥;均匀直线加速观测者Rindler视界的熵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贺晗,赵峥;匀加速直线运动黑洞的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峥;;模拟黑洞的碰撞[A];黑洞物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俊金;(哥德尔)黑洞的霍金辐射、量子反常与Kerr/CFT对应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墨林;基于空间—时间—物质理论和膜世界模型的黑洞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蒋青权;量子隧穿、反常与黑洞霍金辐射[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贺锋;关于黑洞熵和穿越虫洞的一些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田贵花;类光测地线的变分和动态黑洞的熵[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常加峰;半经典近似与黑洞低频似正规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7 葛先辉;黑洞熵,,黑洞信息佯谬及弯曲时空中的量子通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8 刘文彪;用brick-wall方法计算黑洞熵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9 孙祖尧;暗能量相关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10 舒富文;黑洞似正规模与黑洞熵[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亮;黑洞的量子隧穿辐射研究[D];广州大学;2009年
2 尚瑞岗;相对论热力学中的类时引导力与温度变换[D];河北大学;2007年
3 赵凡;黑洞统计熵及其引力效应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健;动态黑洞的霍金效应[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5 李华润;(A)dS黑洞的热力学[D];南昌大学;2008年
6 刘景伦;黑洞附近粒子的辐射[D];山东大学;2009年
7 李文波;黑洞量子效应的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叶鑫;一维Rindler谐振子的广义测不准关系[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9 李琛;高维与低维动态黑洞熵及广义不确定关系对黑洞熵的修正[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4年
10 李子敬;黑洞热力学与η-ξ时空[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峥;桂元星;刘辽;;黑洞热辐射和内禀奇异区的温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1期
2 刘文彪,高长军,赵峥;de Sitter时空背景下的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李翔,赵峥;黑洞熵公式的简单推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4 赵峥;黑洞温度、熵变化率和时间尺度的压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5 赵峥,刘辽;一般稳态时空视界的确定[J];物理学报;1991年09期
6 罗智坚,朱建阳;Schwarzschild黑洞背景下Dirac场的熵[J];物理学报;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军;黑洞——宇宙的奇观[J];阴山学刊;2000年05期
2 刘文彪,贺晗;用brick-wall方法计算黑洞熵的再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3 李慧玲,蒋青权,王连成;用一种零标架研究Reissner-Nordstr銉m黑洞的Dirac场的熵[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王斌;极端黑洞的熵和拓扑[J];物理;2001年08期
5 贺晗,赵峥;匀加速直线运动黑洞的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6 牛振风;;利用广义不确定关系计算G-H-S黑洞的熵[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沈骊天;黑洞内部过程和宇宙大循环[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宋太平;侯晨霞;;动态Dilaton-Maxwell黑洞的熵[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9 牛振风;;用新Tortoise坐标变换计算变加速直线运动带电黑洞的熵[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牛振风,杨富,田野,刘文彪,赵峥;由黑洞的熵计算其温度[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伟;陈会勇;陈宗海;;基于二维熵的主动区域模型[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徐滇生;;递阶智能控制研究现状[A];第三届全国控制与决策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3 刘志强;;跨越“黑洞”——ERP实施绩效与企业学习能力[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郝建宇;焦善庆;;关于黑洞不能发射引力的逻辑证明[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1998(7)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7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林一清;卢炬甫;;SSD向ADAF的转变[A];黑洞物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挺贵;;大规模光谱巡天对活动星研究影响[A];中国天文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靖仪;;黑洞信息疑难与量子隧穿辐射[A];2006粤港澳天文研究与天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岩峰;王哲明;杜晓莉;;熵权法及其在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9 李翔;;黑洞会完全蒸发吗?[A];黑洞物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史集明;袁业飞;王建明;;中子化对黑洞超吸积过程的影响[A];中国天文学会高能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尹平平;维修“黑洞”再证公车改革不能拖[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奚旭初;“考察”的黑洞有多大?[N];解放日报;2011年
3 王禾;商业预付卡“黑洞”将被堵[N];中国质量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杨代金;谁动了投资者的“奶酪”?[N];财会信报;2005年
5 杨孝文;美湖区出现神秘“黑洞”[N];中国矿业报;2003年
6 记者 黄俊峰 纪凡;三公司16亿资金黑洞“飞天系”掌门说“好解决”[N];中国证券报;2005年
7 记者 何军;*ST金荔再曝资金黑洞[N];上海证券报;2005年
8 邱昭良;“信息化投资黑洞”成因分析[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9 国家地理杂志网站 杨孝文 译;“一尘不染”的黑洞[N];北京科技报;2010年
10 张梦然;喷射X射线的超大黑洞催生全新理论模型[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喜;黑洞时空中的似正规模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龚添喜;引力场中的轨道效应和黑洞的量子隧穿效应[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然;Hopf不变量的拓扑结构和黑洞量子辐射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林一清;黑洞双模式吸积盘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高长军;黑洞熵、黑洞的de Broglie-Bohm量子化及Quintessence宇宙学[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3年
6 杨树政;黑洞辐射效应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胡剑;星系团与黑洞高能天体物理过程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8 马力;Blazars的快速光变、周期光变与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9 冯骅;黑洞高能辐射的观测与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10 楚海林;基于熵的工业生产环境影响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波;黑洞量子效应的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平科;模糊变量的熵[D];清华大学;2005年
3 李永国;各类分布产生的背景[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唐t
本文编号:1303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30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