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试论月球科学与类地行星研究的学科属性

发布时间:2017-12-21 20:03

  本文关键词:试论月球科学与类地行星研究的学科属性 出处:《地球化学》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月球科学 地球科学 比较行星学 类地行星 学科属性


【摘要】: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获国家批准立项和"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及运行这一历史性事件标志着我国已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阶段之后,开始进入人类航天活动的第三领域——深空探测。无疑此时探讨人类这一伟大社会实践活动的自然科学意义,特别是深空探测对象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相关技术的开发、创新和成熟,工作重点将逐渐转移到深空探测对象本身的科学研究上来,即认识地球之外的行星体以及更深刻地重新审视地球。本文讨论了现阶段深空探测对象——月球及类地行星的基本物质属性,回顾美国和前苏联两国探月计划实施历史的启示,Apollo计划的演变-科学内容的纳入及宇航员地学素养的要求,Apollo登月计划的实施对月球科学本身的促进,以及对20世纪地球科学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和分析技术进步等的重大影响,总结了前苏联探月计划的成败及其教训,并对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立项历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月球科学及类地行星研究的地球科学属性,并强调指出地球科学家应将月球及整个类地行星研究纳入到地球系统科学的框架之中。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0791008)
【分类号】:P184
【正文快照】: 0引言2004年1月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即绕月工程获得国家批准立项,随后在2007~2008年“嫦娥0引言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并超计划在轨运行1年多时间,开展了多项科学探测,这些历史性事件标志着我国已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开始进入人类航天活动的第三领域——深空探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欧阳自远 ,谢先德 ,王道德;吉林陨石形成和演化的轮廓[J];地球化学;1978年01期

2 王道德 ,欧阳自远;阿波罗-17(70017—291)高钛月海玄武岩的化学组成及其成因的探讨[J];地球化学;1981年04期

3 刘顺生,欧阳自远,A.EL Goresy;吉林陨石的矿物成分研究[J];科学通报;1982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信;陨砂的初步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1年01期

2 周瑶琪,柴之芳,毛雪瑛,马淑兰,孙原,史国顺;来自月球的冲击溅射物[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0年02期

3 欧阳自远 ,谢先德 ,王道德;吉林陨石形成和演化的轮廓[J];地球化学;1978年01期

4 王道德 ,谢先德;吉林陨石的热变质及冲击变质研究[J];地球化学;1978年01期

5 王道德 ,欧阳自远;我国某些球粒陨石物质组成的初步研究[J];地球化学;1979年02期

6 周士涛,薛正昤;我国东南部地区深源包体矿物中Mg同位素比值的离子探针研究[J];地球化学;1986年03期

7 王奎仁;安徽亳县陨石球粒研究[J];地球化学;1987年03期

8 欧阳自远,邹永廖,李春来,刘建忠;月球某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9 李泳泉;刘建忠;欧阳自远;郑永春;李春来;;月球磁场与月球演化[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4期

10 彭汉昌,庄世杰,于众;海洋沉积物中的微玻璃陨石[J];地球物理学报;198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永春;王世杰;刘建忠;欧阳自远;李春来;邹永廖;李泳泉;冯俊明;;CAS-1模拟月壤[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岳宗玉;月球构造特征与遥感影像解译初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经国;分箱体式月球车虚拟样机的设计和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常晓飞;月球着陆舱制动减速段的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闵育顺;吉林陨石雨熔壳的初步研究[J];地球化学;1977年04期

2 李肇辉;吉林陨石锂同位素相对丰度的初步探讨[J];地球化学;1977年04期

3 黄婉康 ,谢应雯 ,潘晶铭;吉林陨石的透明矿物[J];地球化学;1978年01期

4 战新志;吉林陨石的不透明矿物[J];地球化学;1978年01期

5 徐濂 ,邵文兰;吉林陨石中有机色素和卟啉化合物的初步研究[J];地球化学;1978年01期

6 史继扬 ,盛国英 ,蓝方有 ,粟能先 ,周鸿名;吉林陨石的烃类和嘌呤、嘧啶化合物[J];地球化学;1978年01期

7 徐芬芳 ,姜善春 ,范善发 ,葛治常;吉林陨石中的异戊间二烯烷烃[J];地球化学;1978年01期

8 计桂泉,吴卫芳,李士,宗普和;月岩的穆斯堡尔谱学研究[J];地球化学;1981年02期

9 ;中国吉林陨石雨——物质成分和组构的初步研究[J];地质学报;197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理刚;;分层深熔含矿混合岩浆成矿作用及铅同位素研究[J];地质论评;1981年02期

2 董泰;;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学术刊物《地震地质》简介[J];国际地震动态;1981年10期

3 震敏;地震书刊一览[J];山西地震;1982年03期

4 ;科学之窗[J];世界科学;1982年01期

5 刘新美;;张衡(Chang Heng)[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84年04期

6 ;第三期深部地质讲座及学术讨论会在青岛举办[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6年03期

7 张勤文,徐道一;综合——地球科学发展之路[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6年01期

8 谈成龙;;固体核子径迹探测器[J];世界核地质科学;1986年02期

9 ;编者的话——从更改刊名谈起[J];地球科学进展;1987年01期

10 陈述彭;赵英时;;航天遥感对地球的宏观分析[J];遥感信息;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振兴;;地磁场倒转时期地球多圈层整体相互作用[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白登海;;地球圈层结构中构造活动传递机制的塑性波理论[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陆征;邵英;;欧洲月球全球观测站(MORO)[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万渝生;罗照华;李莉;;3.8Ma:青藏高原最年轻碱性玄武岩锆石离子探针U-Pb年龄测定[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吴凤鸣;;关于当代地球科学前沿问题的点滴评述(学习笔录)——为第16届地质学史研究会学术年会而作[A];地质学史研究会第1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中伟;;地球科学发展的生命之翼——地球科学文化建设初探[A];地质学史研究会第1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延兴;李智;郭良迁;;现今全球板块的弹性运动模型[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地质学学科专业规范(征求意见稿)[A];全国地质院校专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徐纪人;赵志新;许志琴;石井};;深井地球物理长期观测研究的最新进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资源环境与工程》征稿简则[A];国土资源大调查论文专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振京;走近地球科学[N];河北日报;2001年

2 通讯员 沈琳 曹菲 记者 于莘明;中国地质科学院调整学科结构和研究方向[N];科技日报;2001年

3 张本仁;地球科学发展的动力[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4 于莘明;中国对世界地质科学作出重要贡献[N];科技日报;2003年

5 李晓娜;大力弘扬李四光科学精神[N];中国矿业报;2004年

6 陈静;保护、科研与旅游是永恒主题[N];中国旅游报;2004年

7 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自远;月球探测:人类开拓进取的范例[N];光明日报;2004年

8 欧阳自远;月球探测:人类开拓进取的范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9 记者 邓琳;中国打开太空游窗口[N];北京商报;2006年

10 记者 刘英楠;吴季当选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主席[N];科学时报;2006年



本文编号:1316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316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1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