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差和章动的教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岁差和章动的教学研究 出处:《测绘通报》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提出一种引导学生从天球角度审视岁差和章动现象,进而利用岁差知识推算黄道十二星座观测的历史年代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将比较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符合初学者由感性到理性的学习规律,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抽象概念,且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武汉大学通识课程建设项目(TS201226)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本科专业综合改革教学研究项目(201206)
【分类号】:G642.4;P1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大地测量学基础[1]、普通天文学[2-5](包括实用天文测量学[6]等)、地球潮汐与自转等测绘工程[7]和地球物理学本科专业课程中都会涉及岁差、章动和极移的概念。它们是后续有关天球(惯性)坐标系、测绘基准[8]、地球自转等相关方向学习和相关研究领域中经常使用的重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俊勇;面向数字中国 建设中国的现代测绘基准——对我国“十五”大地测量工作的思考和建议[J];测绘通报;2001年03期
2 罗志才;操华胜;赵珞成;王正涛;;物理大地测量学的实践教学研究[J];测绘通报;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德仁,邹自力,邹正周,汤江龙;RTK航道疏浚应用及工程坐标转换参数的获取[J];北京测绘;2005年02期
2 张凤录;;城市控制网坐标转换的分析研究[J];北京测绘;2007年01期
3 沈京湘;王鹤;郎刚;陈平川;;区域高程异常内插方法研究[J];北京测绘;2008年02期
4 朱建伟;;广州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中的网络RTK技术[J];北京测绘;2009年03期
5 王守峰;;三维导线计算的可编程计算器实现[J];北京测绘;2010年01期
6 孙艳春;天文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和全校天文公选课的设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左小路;多时空与地外文明[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8 王志刚,王庆禄;如何在理论力学课中加强天文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刘学富,张燕平;探索宇宙是人类科学的永恒主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刘高潮,郑小平,赵永恒;信息技术与天文课程整合的一种有效形式——WebQuest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友鹏;曹黎云;;苏通大桥钢箱梁质量控制技术研究[A];江苏省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永涛;张月华;董卫平;;2000大地坐标系大地坐标与空间直角坐标转换程序的开发[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3 张继贤;唐新明;翟亮;;关于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的思考[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程新中;;GPS 网投影变形及如何消去投影变形探索[A];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第5卷 第3集)[C];2007年
5 代新建;卞光浪;李开举;张明;;基于大地主题解算的磁测点位置计算方法[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志军;李宜龙;韩政;石杰;;航海图动态水深恢复技术研究[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余明;;关于狮子座流星雨的探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A];第六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谢献春;余明;;地球概论实验课程的改革与探索[A];2006粤港澳天文研究与天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林蕙;;浅议坐标转换[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全德;;建立国家现代大地控制网的探讨[A];《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强;弹道学中的地球重力场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岳昔娟;稀少(无)控制条件下机载SAR高精度定位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韩松来;GPS和捷联惯导组合导航新方法及系统误差补偿方案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周宇;特殊岩性岩心实验分析新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1年
5 赵青;面向海量数据的高效天文交叉证认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毛悦;X射线脉冲星导航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7 孙守明;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孙翠羽;海洋无缝垂直基准面建立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9 苏程;深水多波束测深侧扫声纳显控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刘洪利;嫦娥1号卫星激光高度计(LAM)数据的全月球虚拟现实构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晏;大型线路工程独立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徐辛超;基于MAPX的主动式LB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贾晓哲;实用约束主曲线算法研究及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邬小波;基于GPS水准数据和地球位模型的局部大地水准面精化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肖芳;GPS拟合高程模型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王宁娜;机载InSAR独立模型法DEM区域网平差技术研究[D];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11年
7 王婷婷;基于多幅图像的有效点扩散函数的高精度测量[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8 林武;基于GPS/DR的移动机器人组合定位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郑毅;GPS在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杨琳;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激变变星的特征提取[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俊勇;永久性潮汐与大地测量基准[J];测绘学报;2000年01期
2 魏子卿,黄维彬,杨捷中,杨德庚,汪舟平,陶文中;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J];测绘学报;2000年04期
3 宁津生,罗志才,杨沾吉,陈永奇,张天纪;深圳市1km高分辨率厘米级高精度大地水准面的确定[J];测绘学报;2003年02期
4 陈俊勇,庞尚益,张骥,张全德;珠峰峰顶雪面高程和全球变暖[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1期
5 魏子卿;关于我国大地测量任务的几点思考[J];中国测绘;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敏,,高布锡;地球自转极移近120天准周期变化的小波分析及其大气激发机制[J];天文学报;1996年04期
2 汪汉胜,朱耀仲,许厚泽;三峡水库蓄水引起的地球自转扰动[J];测绘学报;2000年S1期
3 闫昊明,钟敏,朱耀仲,雷小平;极移半年振荡的年际变化与北大西洋涛动[J];自然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4 郑军;客运客气周期与极移周期一致的论证[J];中华中医药杂志;1989年01期
5 陈剑利;全球水分布对极移的激发——综述与基本理论[J];天文学进展;1993年04期
6 柯熙政,杨廷高,宋琨,吴振森;极移十年尺度波动的多分辨率重建及其统计特性[J];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06期
7 郭俊义;同时顾及章动和极移的地球自转方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0年05期
8 高布锡,雷小平;极移和激发的研究[J];天文学进展;2001年02期
9 张捍卫,许厚泽,王爱生;弹性地球各种几何轴和物理轴的定义[J];天文研究与技术;2005年01期
10 黄s
本文编号:1325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325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