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FC3D的模拟月壤本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4 06:11
本文关键词:基于PFC3D的模拟月壤本构关系研究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月表的工程应用及基础设计要求模拟月壤具有准确的岩土工程特性,国内外对模拟月壤的研制及力学性质有较多研究,但对其本构关系方面涉及甚少。论文对模拟土壤岩土工程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月面工程提供各项有效参数;采用PFC3D对模拟月壤进行了数值模拟,标定了模拟月壤的细观参数,研究了各细观参数对模拟月壤强度的影响;针对月面环境的特殊性,基于颗粒物质力学和接触力学,结合模拟月壤的散体颗粒性,建立了模拟月壤的本构模型。 论文通过颗粒分析试验确定了模拟月壤的粒径分布,通过固结试验得到其压缩系数,进行直剪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确定了抗剪强度参数:内聚力、摩擦角等。在三轴试验中,为模拟月壤设计加工了新型的制样模具,提高了试验效率,,得出模拟月壤在高围压和低围压下的抗剪强度。 基于室内三轴试验所得出模拟月壤的力学性质,采用基于离散元法的颗粒流软件PFC3D对模拟月壤的细观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一个尺寸等同于三轴试验的圆柱壁面及上下加载板模型,使用PFC3D中内嵌的FISH语言编程,生成与室内试验粒径分布状况相符的模拟月壤颗粒集合体。以模拟月壤已知的宏观物理力学参数作为参考,反复调试其颗粒细观参数,直至其模拟应力应变关系与实际相符,建立模拟月壤离散元接触力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 针对月表土壤的力学特性的特殊性,研究了表面能对模拟月壤强度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模拟月壤颗粒间互相作用的颗粒物质模型,该模型由颗粒物质的本构模型拓展而成,嵌入了颗粒间的表面能,表征在极低大气压力条件下月球土壤的本构关系。在此条件下,由于表面能的影响,该本构模型体现出较高的抗剪强度,与在月球表面观察到的较高抗剪强度性质相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1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立青;蒋明镜;苏佳兴;吴晓峰;;制备TJ-1模拟月壤空心圆柱试样的新方法[J];冰川冻土;2011年04期
2 陈立宏;唐松涛;张洪涛;;常规三轴试验数据处理的电子表格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高峰;李雯;孙刚;孙鹏;;模拟月壤可行驶性的离散元数值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贺新星;肖龙;黄俊;何琦;高睿;杨刚;;模拟月壤研究进展及CUG-1A模拟月壤[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4期
5 殷参;陈轮;董志峰;;钻进取样试验用模拟月壤[J];地质与勘探;2012年01期
6 李豪;李建桥;邹猛;王洋;;模拟月壤在不同堆积状态下的紧实度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樊世超;贾阳;向树红;刘闯;;月面地形地貌环境模拟初步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7年01期
8 杨艳静;向树红;;模拟月壤力学性质的试验和仿真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9年S1期
9 邹猛;李建桥;贾阳;任露泉;李因武;;月壤静力学特性的离散元模拟[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2期
10 郑永春,王世杰,刘建忠,李泳泉,邹永廖;模拟月壤研制的初步设想[J];空间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1327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327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