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射电噪活动星系核的核主导参数及γ射线探测

发布时间:2017-12-24 13:31

  本文关键词:射电噪活动星系核的核主导参数及γ射线探测 出处:《贵州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活动类星体 活动星系 γ射线辐射 费米源 非费米源


【摘要】:本文的研究是基于542个具有射电核主导参数,射电光度流量,红移等方面的信息河外射电源样本。我们利用最新的费米LAT目录(3FGL)证认了80个相应的γ射线源,并调研了其多个参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已有的80个费米源(22个BL,44个类星体和14个星系)和462个非费米源(5个BL,171个类星体和286个星系)的比较与分析,我们发现,与非费米源相比,费米源的核主导参数平均值更大,红移反而较小。其次,Fermi AGNs比非Fermi AGNs具有系统的更高的平均核光度,结果表明了FAGNs的γ射线的辐射要受到集束效应强有力的影响,费米源比非费米源有着更加致密的结构,当然,也不排除是它们的本征流量所造成的结果。同时,在固定的核主导参数和固定的红移之下,费米源比非费米源有系统的更大的本征射电核流量,结果展示了伽马射线的发射与射电之间的相关性,结合Wu et al.(2014)发现在固定的多普勒因子之下,费米BL Lac比非费米BL Lac有更高的射电核流量的结果相比较,充分说明了非费米源比费米源不仅有更低的本征的射电核流量,而且有更低的本征伽马射线流量,导致非费米源没有被费米望远镜探测到,证实了射电与伽玛射线的密切相关性,说明了在我们样本中的活动星系核射电辐射与伽玛射电辐射可能来自相同的辐射区。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172.3;P157.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福臻;活动星系核家族[J];天文学进展;1989年03期

2 王挺贵;周又元;程富华;;活动星系核中紫外大包的辐射机制[J];科学通报;1993年09期

3 何浩,伍尚文;活动星系核的长周期光变[J];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4 王建民;活动星系核连续谱辐射[J];天文学进展;2001年02期

5 程福臻;活动星系核的多波段观测:展望未来(英文)[J];云南天文台台刊;2003年S1期

6 宋乔;李庆康;何香涛;陈阳;;活动星系核的偏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杨江河;罗石刚;杨如曙;;活动星系核的核主导系数与光度关系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尤莉莎;张雄;;活动星系核的演化与宇宙学红移[J];天文研究与技术;2007年02期

9 鲍玉英;周聪国;杨婧;杨红;李开毅;常平;;活动星系核能谱演化的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鲍玉英;陈洛恩;李开毅;;活动星系核的演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当波;陈磊;尤峻汉;;活动星系核的铁K-线起源于Cerenkov line-like辐射机制的最新证据[A];中国天文学会高能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尤峻汉;刘当波;陈磊;张双南;;活动星系核的铁K_α线是否来自切仑科夫线状辐射?[A];黑洞物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军;;活动星系核的亚毫角秒尺度结构——两颗射电源的VSOP观测的数据处理结果[A];中国天文学会星系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白金明;;AGN的高能伽玛辐射机制问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4:高能天体物理中的热点问题[C];2009年

5 袁为民;;关于活动星系核中心黑洞质量估计的系统偏差及其修正[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4:高能天体物理中的热点问题[C];2009年

6 吴学兵;;活动星系核中心黑洞质量及其与寄主星系的关联[A];黑洞物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KerThan邋胡德良 译;宇宙“子弹”的来源[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水乃;活动星系核中的温吸收[D];南京大学;2011年

2 许云;活动星系核宽线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3 彭志欣;活动星系核发射线的物理性质[D];南京大学;2013年

4 戴海峰;活动星系核中窄发射线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张锴;活动星系核窄线区和尘埃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张晋;活动星系核及其延展区的高能辐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9年

7 濮兴庭;活动星系核的谱指数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马力;Blazars的快速光变、周期光变与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9 刘怡;射电强活动星系核中央引擎及射电喷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10 谭颖;活动星系核的X射线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濮兴庭;活动星系核的光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姜志雄;低光度活动星系核喷流加速机制的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陈晓阳;活动星系核的光变非对称性探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朱世甫;活动星系核功率谱分析及TeV耀变体极快X射线光变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5 周彦;利用SMA研究3C 273的长时标光变[D];云南大学;2016年

6 陈永云;活动星系核黑洞质量、偏振及喷流特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振阔;射电噪活动星系核的核主导参数及γ射线探测[D];贵州大学;2016年

8 毕达;活动星系核软X射线强烈光变样本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苏江波;活动星系核中视超光速源的统计研究[D];广州大学;2008年

10 李怀珍;活动星系核的光变和演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本文编号:1328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328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8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