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ARGO-YBJ:丰富多彩的宇宙线观测

发布时间:2017-12-25 03:24

  本文关键词:ARGO-YBJ:丰富多彩的宇宙线观测 出处:《自然杂志》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宇宙线 行星际磁场 雷暴


【摘要】:经过5年的稳定运行,ARGO-YBJ实验积累了4 000多亿个宇宙线事例样本,利用这些宝贵的数据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笔者将总结ARGO-YBJ对宇宙线研究领域的贡献,包括宇宙线能谱、成分和各向异性等传统宇宙线课题,还包括许多相关的观测研究,如探索利用宇宙线监测太阳的活动,预报由太阳巨大耀斑引发的地磁暴,探索雷暴与高能宇宙线在大气中的级联反应之间的关联等。随着计划中更灵敏的新一代LHAASO实验的逐步实现,文中所介绍的所有研究都将得到显著的提高,可能在其中某些研究方向产生突破。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120130794) 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重点实验室和意大利核物理研究院(INFN)的大力支持
【分类号】:P172.4
【正文快照】: 经过5年的稳定运行,ARGO-YBJ实验积累了4 000多亿个宇宙线事例样本,利用这些宝贵的数据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笔者将总结ARGO-YBJ对宇宙线研究领域的贡献,包括宇宙线能谱、成分和各向异性等传统宇宙线课题,还包括许多相关的观测研究,如探索利用宇宙线监测太阳的活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洪,刘振兴;行星际磁场北向时磁层顶区磁场重联的全球模式[J];空间科学学报;1996年04期

2 李中元,程宗颐,莫国彪;日冕膨胀和太阳角动量向行星际空间的转移[J];空间科学学报;1992年02期

3 冯恒强;曹行健;;行星际磁通量绳尺度的幂律谱分布[J];天文研究与技术;2010年01期

4 傅元芬,黄寅亮,陈济民,黄更生,刘小宁;我国雷暴活动对太阳耀斑响应的东西不对称性[J];天文学报;1997年03期

5 冯恒强;韩运侠;吴德金;赵寄昆;;行星际磁通量绳尺度及能量研究[J];天文学进展;2008年04期

6 邓元勇,汪景,艾国祥;太阳极区矢量磁场研究[J];中国科学A辑;1999年09期

7 李昌兴;黄朝晖;王赤;;异常SSC事件的行星际原因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8 丁锋;万卫星;;月球电离层探测与研究[J];地球化学;2010年01期

9 李令怀;黄天衣;;相对论效应和行星际磁场对岁差章动影响的估计[J];天文学报;1993年01期

10 纪树臣;高经度处Ⅲ型爆发源同行星际磁场线的关系[J];科学通报;198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勇;魏奉思;冯学尚;;97年1月事件行星际磁场南向分量的数值研究[A];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索玉成;;行星际磁场南向分量与F层骚扰[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谢良海;李磊;;月球尾迹的三维MHD数值模拟[A];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丁锋;万卫星;;月球电离层探测与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5 蔡磊;马淑英;刘若思;;多种空间天气指数的神经网络预测[A];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谭有恒;;羊八井ARGO建造的进展及其将来计划[A];第九届全国粒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史建魁;;火星磁层/电离层及其与太阳风的相互作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8 刘绍亮;左平兵;金曙平;;2001年3月2日磁通量传输事件特性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谢伦;濮祖荫;周煦之;傅绥燕;;强磁暴时环电流离子的注入[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谢伦;濮祖荫;周煦之;傅绥燕;;强磁暴时环电流离子的注入[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陈勇;美“卡西尼”飞船“听”到土星雷暴[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2 ;美国正研究天气机器[N];黑龙江日报;2000年

3 游雪晴;太阳风暴能预报吗?[N];科技日报;2003年

4 光阴;破坏之王大自然的吸尘器[N];中国商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佘惠敏 实习生 梁冬莹;摸摸太阳的脾气 算算太空的天气[N];经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樊超;利用羊八井ASγ Ⅲ期阵列研究宇宙线各向异性随时间的演化[D];山东大学;2009年

2 童冬生;火星电流系及其磁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冯永勇;电子反射法探测月表磁异常的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金阳;空气簇射轴芯探测器的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颜月先;LHAASO-KM2A阵列对30TeV以上γ射线源的灵敏度估计[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颖;高能强相互作用模型的验证和芯探测器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刘童笛;火星空间电流体系分布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5 叶妮;太阳磁场变化及其与宇宙线日影的关联[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朱玉婷;宇宙线高能粒子扩散系数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2年



本文编号:1331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331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4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