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的天文历算成就及其影响
本文关键词:黄宗羲的天文历算成就及其影响 出处:《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黄宗羲 天文历算 成就 影响 《明史.历志》
【摘要】:黄宗羲及其清代浙东学派,以经史之学特别是史学称著于世,这与其研治并力倡科学是分不开的。黄宗羲在科学上也涉猎极广,特别是天文历算成就相当突出。本文首次对黄宗羲的天文历算成就及其影响进行深入的发掘,并探讨了其天文历算造诣在其经史之学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宁波行政学院浙东学术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P1-09
【正文快照】: 黄宗羲在史学、哲学、经学、文学领域著述宏富;即使在科学领域,黄宗羲的涉猎也极为广泛,成就也相当突出。值此黄梨洲先生诞辰400周年之际,本文仅以其天文历算成就与影响为题,作一专门的发掘,以志纪念和追思。一、黄宗羲天文历算研究的缘起浙江是明末天主教在中国活动的中心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小明;通天地人者曰儒"——黄宗羲与科学关系之系统观考察[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蒸民;年谱学的一个新创例——胡适《章实斋先生年谱》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张小兰;清“康乾盛世”之文字狱[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张聚元;编辑学层次性原理探析[J];编辑学刊;1995年03期
4 刘畅;张潇扬;;“传统回归”与“两级传播”[J];当代传播;2006年05期
5 林介宇;张亚群;;潘光旦的科举研究特色[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杨建华;与现代化互动:20世纪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主潮[J];东南学术;2002年02期
7 王国强;“儒藏说”评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年05期
8 何晓明;“开眼看世界”与“师夷长技”平议[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年01期
9 董德福;梁启超与胡适墨学研究之比较[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年02期
10 许序雅,陈向华;《海国图志》与《职方外纪》关系考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义海;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D];苏州大学;2002年
2 黄林;晚清新政时期出版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姜异新;艰难的现代化历程[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董海樱;西人汉语研究述论——16-19世纪初期[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李晓丹;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D];天津大学;2004年
6 徐云知;李绿园的创作观念及其《歧路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邵晓舟;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8 王喜旺;学术与教育互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韦兵;星占历法与宋代政治文化[D];四川大学;2006年
10 赵殿红;清初耶稣会士在江南的传教活动[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红姣;王船山的历史哲学[D];湘潭大学;2002年
2 胡艳玲;《豆棚闲话》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宛姝;士大夫·科学家——徐光启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树雪;晚清留学教育与近代科学的本土化[D];山西大学;2003年
5 郑适萌;古代中央集权制对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6 胡锋;王,
本文编号:1331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331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