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炸后10亿年新生的巨大星系
本文关键词:大爆炸后10亿年新生的巨大星系 出处:《物理》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亚毫米波 大爆炸 星系 天文望远镜 新方法 现代天文学 观测技术 辐射计 新技术 新仪器
【摘要】:正现代天文学的发展有赖于观测技术的进步,新仪器或新方法的使用有可能帮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观察宇宙.上世纪90年代末,亚毫米波通用测辐射计阵列(submillimetre common-user bolometer array,SCUBA)被组装到夏威夷-莫纳克亚山上的James Clerk Maxwell天文望远镜上.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帮助科学家发现了一类奇妙的星系---亚毫米波星系(submillimetre galaxies,SMGs).SMGs发射高强度的亚毫米波,
【分类号】:P152
【正文快照】: 现代天文学的发展有赖于观测技术的进步,新仪器或新方法的使用有可能帮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观察宇宙.上世纪90年代末,亚毫米波通用测辐射计阵列(submillimetre common-user bolometer array,SCUBA)被组装到夏威夷-莫纳克亚山上的James Clerk Maxwell天文望远镜上.这项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德琳,黄光力;毫米波、亚毫米波天文学的现状和进展[J];天文学进展;1994年04期
2 向德琳;毫米波、亚毫米波射电天文观测设备的发展[J];天文学进展;1988年01期
3 陈洪卿,,漆贯荣;西藏定日潜在亚毫米波天文台址资源调查[J];天文学报;1995年04期
4 ;UFO信箱[J];飞碟探索;2002年02期
5 华定谟;“宇爆论”的六大窟窿[J];发明与创新;2004年06期
6 汪敬生;;宇宙的起源[J];科学之友;1995年05期
7 贾宪;;六个神秘的数字——宇宙的配方[J];大科技;2001年06期
8 付淑英;了解宇宙[J];江西科学;2005年05期
9 戴闻;;看到了最遥远的星系[J];物理;2011年02期
10 宁长春;单增罗布;徐刚;索郎桑姆;陈天禄;张辉杰;周毅;;西藏羊八井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项目的科学意义[J];西藏科技;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兰;;IRAS22475+5939源的亚毫米波的观测和研究[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2 史生才;;亚毫米波射电天文用超导SIS接收机的研制(英文)[A];新世纪天文发展方向研讨暨中国天文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顾秋生;黄介浩;;存在两类Seyfert 2型星系?(英文)[A];新世纪天文发展方向研讨暨中国天文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波;崔文元;;星系中子辐照量分布函数[A];中国天文学会星系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吕锦华;;正交的多度规多宇宙时空理论的实验验证[A];第十七届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彭秋和;;三维星系密度波理论及星系厚度效应[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7 梁艳春;;星系的恒星形成率和金属丰度[A];中国天文学会星系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沈世银;;星系大小分布的统计研究[A];中国天文学会星系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建生;杨戟;;《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1世纪天体物理重大问题:星系形成和演化”项目介绍[A];新世纪天文发展方向研讨暨中国天文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挺贵;;大规模光谱巡天对活动星研究影响[A];中国天文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艳红;大爆炸前,宇宙还有“前世”?[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宇宙会不会回到大爆炸起点[N];大众科技报;2003年
3 张梦然;14亿光年外发现同等距离最大星系[N];科技日报;2010年
4 中源;NGC5128星系的核心可能有黑洞[N];大众科技报;2002年
5 葛进;美日发现每年生成数千个星球的罕见“怪物星系”[N];科技日报;2008年
6 记者 张巍巍;宇宙深处紫外线图像被捕获[N];科技日报;2008年
7 主讲人/陈学雷 整理/嘉星一族;中国计划探寻暗物质[N];北京科技报;2009年
8 张梦然;罕见“暴力驱逐”黑洞事件催生“超紧星系”[N];科技日报;2009年
9 记者 曹丽君 记者 何德功;最邻近的星系,正被银河系蚕食 最遥远的星系,还在离我们远去[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10 王丹红 译;科学家发现有水的类太阳系星系[N];人民政协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世银;星系大小分布的统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3年
2 罗智坚;盘状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半解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4年
3 王涛;高红移大质量星系的形成与演化[D];南京大学;2012年
4 赵东海;高红移星系的成团和演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3年
5 张伟;基于斯隆数字巡天的大样本沃尔夫—拉叶星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陈林红;细盘与细盘/双温冕的结构和出射谱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田海俊;宇宙大尺度结构星系分布与虚拟天文台环境下数据统一访问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侯永辉;三点相关函数的模拟和理论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5年
9 Peter Robert Williams;星系的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4年
10 李立芳;W UMa型相接双星的观测和理论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磊;星系NGC4565天区附近的变星搜寻[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2 崔文元;星系中子辐照量分布函数[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Kesselly Alton Vanie;低光度塞弗特2星系和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战雷;星系的累积恒星初始质量函数[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夏丽芳;星系光度函数的演化及不同密度环境星系的光度函数[D];北京大学;2005年
6 朱光暾;星系的大尺度分布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7 仲国虎;大样本低表面亮度星系的特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孙振娜;仙女星系(M31)的化学-多色测光演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4年
9 李百乐;磁场、粘性和非轴对称性对原行星盘引力不稳定性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陈哲;r-过程元素产量、产区及星系化学演化[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35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335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