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锥棱镜在FAST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角锥棱镜在FAST中的应用研究 出处:《测绘通报》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500 m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主动反射面的测量,提出一种使用角锥棱镜的新方法,即将角锥棱镜顶点与反射面节点重合安置在FAST反射面板上,四块棱镜拼成一种可全方位观测的测量目标。为了解决该测量目标引入的系统误差,分析角锥棱镜作为测量目标时角度观测量和距离观测量与入射角的关系,给出角度观测的改正模型、距离观测改正模型以及坐标改正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目标相对于圆棱镜的测量误差为±(1~3)mm左右。
[Abstract]:Aiming at the measurement of the active reflector of the 500 m caliber radio astronomical telescope (FAST), a new method using corner cube prism is proposed. The corner cube corner prism coincides with the reflector node and is placed on the FAST reflector panel. Four prisms are integrated into a full range observation target. In order to solve the system error introduced by the measurement targ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gle observation and distance angle measurement with incident angle is analyzed when the cube corner prism is used as the measuring target. The correction model of angle observation, the correction model for distance observation and the coordinate correction model are giv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surement error of the measuring target is about (1~3) mm relative to the circular prism.
【作者单位】: 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878025) 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课题资助项目(Y0806)
【分类号】:TH7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FAST(500 m口径大射电望远镜)主反射面由2 000多个小球面块拼合成并固定在洼地内,每块面板由几点支撑,每个支撑点支撑相邻的面板,每小块的位置可实时地在球心方向调整,实现球面反射面被照明部分实时拟合成一个瞬时抛物面[1]。全站仪自动扫描的测量方案,是针对FAST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松,刘博;角锥棱镜有效使用面积的计算[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林昊,李松,周辉;角锥棱镜有效面积的测量方法及其误差分析[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欧阳订喜;车载自动跟瞄装置中光电跟踪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周洁;基于CATIA的车载自动跟瞄装置中光学收发箱体参数化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3 潘华志;智能全站仪动态测量与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若飞;严利平;姚喜国;杨涛;陈本永;;激光合成波长干涉仪的准直方法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翁兴涛;何平安;李松;高俊玲;;角锥棱镜的直角面面形问题[A];2000年全国测绘仪器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何平安;王基尧;翁兴涛;李松;余长明;;角锥棱镜直角误差斜入射法检测的理论分析[A];2000年全国测绘仪器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张俊杰;王震;李政阳;叶声华;孙方金;;光学平行度的自准直像线宽测量法[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吴盛殷;南仁东;彭勃;邱育海;朱丽春;朱文白;;FAST计划的现状和期望[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苏定强;;未来的地面和空间大望远镜以及我国目前的大项目[A];新世纪天文发展方向研讨暨中国天文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6 韩志刚;陈磊;赵莹;李建欣;;基于波长移相的横向剪切干涉法重构干涉仪准直波前[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黄辛;“中国眼”探天观地 首台太空望远镜将升空[N];北京日报;2009年
2 平塘县新闻宣传中心 提供;地球“天眼”翱翔苍穹[N];贵州日报;2008年
3 王丽 欧东衢;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贵州架设[N];中国质量报;2008年
4 实习生 徐存存;最大射电望远镜:欲睁“天眼”望宇宙[N];科技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徐玢;LAMOST:伸向太空的“千里眼”[N];科技日报;2008年
6 卞毓麟 苏定强;望远镜400年 改变人类宇宙观[N];四川科技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任荃;国产望远镜诞生“世界冠军”[N];文汇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银国;激光自准直微小角度测量基础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翟玉生;多自由度误差同时测量中滚转角高精度测量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张俊杰;提高光电自准直仪分辨力和示值稳定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刘兆栋;φ600mm近红外相移斐索干涉仪校准及测试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5 高天元;子孔径拼接成像系统结构设计及装调方法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燕娜;基于法拉第旋光效应的激光外差干涉纳米测量系统的优化设计[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2 魏若飞;激光合成波长纳米位移测量干涉仪的准直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战国;大射电望远镜精调平台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验[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行卫国;柔索结构大型射电望远镜天线结构设计与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曹兰兰;基于半导体激光器干涉测量长度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佘海波;大射电望远镜悬索馈源支撑系统的控制硬件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7 赵泽;大射电望远镜悬索馈源支撑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与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8 王加科;多光谱扩径准直系统基准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生;环形调液阻尼器理论分析及其在大射电望远镜上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赵思维;基于DSP的激光外差干涉纳米测量信号处理系统的研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42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342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