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电终端发展与110m射电望远镜终端系统
发布时间:2017-12-30 07:20
本文关键词:射电终端发展与110m射电望远镜终端系统 出处:《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射电天文数字终端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图形处理器(GPU)
【摘要】:终端系统作为射电望远镜的组成部分,将接收机放大的射电信号作为输入,功能是实现射电信号的数字化和信号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送入存储设备.数字终端已替代模拟终端成为射电望远镜的标准配置,多功能数字终端系统日趋完善.硬件平台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和集成众核(Many Integrated Core.MIC)等,为数字终端的研制提供了丰富选择.计划在新疆奇台建设的110 m射电望远镜(QiTai Radia Telescope,QTT)设计了L,S,C,K波段宽带/超宽带单波束接收机,L波段相控阵馈源(Phased Array Feed,PAF)和Q,W波段传统多波束接收机,需研制匹配的超宽带数字终端系统.本文在综述了射电望远镜终端系统的发展和国内外现状基础上,构思和讨论了采用开放FPGA平台+GPU集群为基础的QTT终端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研制思路.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15CB857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1403091,U1531125,11503075)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编号:XBBS201325);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资助项目
【分类号】:TH751
【正文快照】: 1引言借助2 0世纪4 0年代发展起来的电磁波理论和微波处理技术,射电观测手段成为地基非常重要的观测手段.2 0世纪6 0年代中的4大天文发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微波背景辐射,都是利用射电天文手段获得的.相比可见光,射电天文为人类展示出宇宙的另一侧面:无线电形象.射电
【相似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显海;宽带实时脉冲星数字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凯;基于S3C2410的多媒体数字终端研究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王敏;数字终端中书法的自然交互方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53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353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