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介质PDR和XDR结构的微波谱线诊断
本文关键词:星际介质PDR和XDR结构的微波谱线诊断 出处:《天文学进展》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活动星系核 星际介质 光子主导区 X射线主导区
【摘要】:星际介质(ISM)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平衡受多种加热和冷却过程的影响。光子主导区(PDR)和X射线主导区(XDR)是恒星形成过程中星际介质的两个主要结构。PDR和XDR区的主导能源机制不同,造成星际介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上有很大不同,反映在不同种类分子、同种分子不同跃迁能级之间以及分子同位素之间的谱线强度比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以利用分子谱线强度比作为区分PDR和XDR的示踪工具。PDR和XDR模型的数值模拟表明,分子谱线中HNC/HCN、HCN/HCO+以及HCN/CO谱线强度比可以有效地区分PDR区和XDR区。此外,CN/HCN、NO/CO以及HOC+/HCO+的柱密度比值也可以指示PDR和XDR区。PDR和XDR的微波分子谱线诊断技术已经应用在河外星系的物理和化学演化研究中,不仅证实了该技术的有效性,而且在PDR和XDR模型中引入机械能反馈机制后,使得模型能够更贴切地符合观测结果,为理解河外星系的演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Abstract]: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equilibrium of the interstellar medium ISM are affected by a variety of heating and cooling processes. Photonic dominant region (PDR) and X-Ray dominant region (XDRR). PDR is the two main structure of interstellar media during star formation. PDR is different from the dominant energy mechanism in XDR regi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interstellar media are very different,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pectral intensity ratios between different kinds of molecules, different transition energy levels of the same molecule and molecular isotopes. Therefore, the molecular spectral line intensity ratio can be used as a tracer for distinguishing PDR from XDR.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DR and XDR model shows that the HNC/HCN in the molecular spectral line can be used as a tracer. HCN/HCO and HCN/CO line intensity ratio can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the PDR region from the XDR region. NO/CO and HOC / HCO. The column density ratio can also indicate that the microwave molecular line diagnostics of PDR and XDR regions. PDR and XDR have been applied i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evolution of the extragalactic system. Not on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chnique is verified, but also the mechanical energy feedback mechanism is introduced into the PDR and XDR models, which makes the model more appropriate to the observed results. A new window is opened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extragalactic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
【基金】:973项目(2013CB837900)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4060700)
【分类号】:P152
【正文快照】: 1引言星际介质(interstellar-medium,简称ISM)是对恒星际空间气体、尘埃微粒、磁场,以及作相对论性运动的电子、质子和其他原子核的统称。气体和尘埃是星际介质的主要成分,是星系中重要的重子物质,也是形成恒星的原料。银河系中大约有1000亿颗恒星,质量从0.1 M到100 M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兰田;吴学兵;杨丕博;;活动星系核的有磁薄吸积盘结构及其冕区辐射[J];天文学报;1991年02期
2 王挺贵;周又元;程富华;;活动星系核中紫外大包的辐射机制[J];科学通报;1993年09期
3 韩金林,何香涛;活动星系核红移分布中的准周期峰[J];天文学报;1994年03期
4 吴盛殷;从MPIfR的校准数据看活动星系核的变化[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96年02期
5 曹新伍,蒋栋荣;射电活动星系核中盘与喷流联系(英文)[J];紫金山天文台台刊;1999年03期
6 何浩,伍尚文;活动星系核的长周期光变[J];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7 杨江河;杨如曙;聂建军;陈俊;张月莲;;蝎虎天体的有效谱指数研究(英文)[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8 杨晓飞;王立恒;郑永刚;;活动星系核长期射电闪烁特性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鹤田幸子,磊恩;类星体研究新进展[J];自然杂志;1983年09期
10 曹立宏;刘汝良;;截断数据的处理及活动星系核的光度研究[J];天文学报;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射电天文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2 吴学兵;;活动星系核中心黑洞质量及其与寄主星系的关联[A];黑洞物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吴学兵;;活动星系核黑洞质量与吸积率研究(英文)[A];中国天文学会高能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军;;活动星系核的亚毫角秒尺度结构——两颗射电源的VSOP观测的数据处理结果[A];中国天文学会星系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当波;陈磊;尤峻汉;;活动星系核的铁K-线起源于Cerenkov line-like辐射机制的最新证据[A];中国天文学会高能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袁为民;;关于活动星系核中心黑洞质量估计的系统偏差及其修正[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4:高能天体物理中的热点问题[C];2009年
7 杜升云;;走向21世纪的天文学[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8 刘祥;;致密射电源的观测研究[A];中国天文学会星系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孙晓辉;;中德银道面6厘米偏振巡天进展[A];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富坤;;活动星系核中超大质量双黑洞与吸积盘的相互作用[A];中国天文学会星系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斌 尚静;乌鲁木齐天文站靠自主创新跻身“国家队”[N];新疆科技报(汉);2008年
2 本报记者 朱广菁邋实习记者 甘勃 闫松;羊八井怎样与宇宙对话[N];大众科技报;2008年
3 通讯员 程曦 记者 赵凤华;我国发现两颗新的超新星[N];科技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胡唯元 朴淑瑜;创新发展重实效[N];科技日报;2007年
5 记者 毛磊;人类文明使者飞临太阳系边缘[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陈丹郭霞;“哈勃”空间望远镜十年[N];科技日报;2000年
7 陈佳凝;探索触角伸向无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8 ;浙江安吉有个夜天光保护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金 慧;《自然》聚焦“旅行者一号”[N];大众科技报;2003年
10 张梦然;宇宙射线可能由超新星爆炸形成[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锴;活动星系核窄线区和尘埃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姜鹏;活动星系核窄铁Kα发射线和类星体吸收线系统中类银河系尘埃[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张水乃;活动星系核中的温吸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安涛;高光度活动星系核和暗弱银心天体Sgr A~*的射电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4年
5 周曙白;Blazar天体的光变特性及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4年
6 卢昱;SDSS和FIRST巡天中的射电活动星系核[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谭颖;活动星系核的X射线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王伟华;高能Gamma-ray AGNs的射电观测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3年
9 刘洪涛;Blazar天体统一与演化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10 马力;Blazars的快速光变、周期光变与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绍明;Blazar天体的CCD测光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董云明;BL Lac天体的辐射机制与分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3 韩旭辉;活动星系核光学FeⅡ发射线强度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濮兴庭;活动星系核的光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毛李胜;Blazar天体的多波段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6 龚小龙;黑洞吸积盘与活动星系核的喷流[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李怀珍;活动星系核的光变和演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8 崔全领;NLS1s的多成份拟合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尤莉莎;活动星系核的演化及其中心黑洞质量[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广圣;磁化AGN吸积盘中Bardeen-Petterson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62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362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