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而不究:中古《天文志》变化浅析
本文关键词:存而不究:中古《天文志》变化浅析 出处:《史学集刊》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天文志》是正史志书中的一个重要而传统的组成部分,但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篇幅上,唐初以前所修史书中,《天文志》所占篇幅达到10%以上,而宋以后则在6%左右。在内容上,《天文志》开始以记录各星辰位置意义为主,而后加入与人事上的联系。这股潮流在南北朝至唐初所修诸史达到了高潮,几乎每一种星象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即"占",同时也会有相应的事件与之对应,即"应"。同时,这一时期开始增添对观测技术、宇宙构成讨论的记载。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史家们逐渐抛弃了关于"占"、"应"的部分。只留下天体客观的运动现象。一方面,这是因为宋以后的朝代,都是以征服前一王朝而建立,与中古时期的禅让政治有所不同。较之以前,各开国君主减少了用天命、德运、星象、符瑞等神秘事物来确立自己的权威的需要。《天文志》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其在诸志中所占份额自然越来越小。另一方面,由于史书编撰方法、思想学风发生改变,政府对星占之术的打压、天文官僚的前途变窄等一系列因素,使得《天文志》中逐渐剔除了"占"、"应"之内容,变得更为客观。
[Abstract]:< > is the traditional astronomical records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story records, but there are different features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length, the previous history book, < > space astronomical records reached more than 10%, and the Song Dynasty is about 6%. In the content, "astronomy Chi > began to record the position of the stars and then added significance, contact personnel. This trend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o the early Tang Dynasty repair history reached a climax, almost every kind of astrology has its specific meaning, namely" occupation ", there will also be a corresponding event with it. The" should be ". At the same time, this period began to add up the universe observation technology, discussion record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historians gradually abandoned on the" accounts "and" should be ". Leaving only movement phenomena in celestial objective. On the one hand, this is because after the Song Dynasty, all is to conquer the former dynasty built Li, different from the medieval Shanrang politics. Compared with the past, the founding monarch with the destiny, Deyun, astrology, importance of auspicious signs and mysterious things need to establish their own authority. "Astronomical Chi declined, its share in the history of nature more and more. Another the compilation of history, method, thought style change, the government pressure on the operation of astrology, astronomy and bureaucratic future narrowing and a series of factors, the < > astronomical Chi gradually remove the" accounts "and" should be "content, become more objectiv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P1-092
【正文快照】: 天体运动作为人类可以直观看到的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也对其进行不断的观察和探索,这从历代政权都设有专门的天文机构就可以看出。1天文技术官员们通过长期观测星象运行,留下了大量的记录,成为历代正史《天文志》中的重要素材。然而,由于古代技术水准的限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仇鹿鸣;;五星会聚与安史起兵的政治宣传——新发现燕《严复墓志》考释[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席泽宗,陈美东;20世纪中国学者的天文学史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3 江晓原;中国古代天学之官营传统[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刘复生;宋朝“火运”论略——兼谈“五德转移”政治学说的终结[J];历史研究;1997年03期
5 游自勇;;中古《五行志》的“征”与“应”[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刘浦江;;“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晔;;“刘邦斩蛇”与“斩蛇剑”的文化史考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赵贞;张毅;;从律令到判:唐代天文政策试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林振礼;;关帝信仰的理学文化蕴涵——兼谈闽南泉州关岳庙对“正气”的崇拜传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2期
4 曹媛媛;;中国古代道德权威建构与社会结构的双向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1期
5 姜鹏;;司马光施政理念在历史编纂中的表达——从《资治通鉴补》对原作的改动说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6 赵贞;;唐代的天文管理[J];南都学坛;2007年06期
7 袁兆桐;;薛凤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0年09期
8 鲁力;;五行相生与禅让没有必然的联系——2010年高考全国卷“五行”题分析[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年05期
9 邓小南;;宋代政治史研究的“再出发”[J];历史研究;2009年06期
10 彭恩仁;李兴华;;从洪武釉里红看明初审美功利化[J];美与时代(上);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彭洪俊;韩杰;;帝王与五德:二十四史中所见受命帝符瑞略说[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9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旭红;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汪小虎;明代颁历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杨世文;宋代经学怀疑思潮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甄鹏;清朝道士李明彻及其科学成就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韦兵;星占历法与宋代政治文化[D];四川大学;2006年
7 王耘;走向共同文明[D];复旦大学;2008年
8 詹志华;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吴晓番;龚自珍哲学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小明;《春秋》纬与汉代思想世界[D];湖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忭玉;隋唐五行兆应小说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郑瑶;《淮南子·天文训》中天学思想的科学史视角透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李国华;关于中国古代气象文献的基础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梁红娇;1981-2010年中国学者科学史论文统计分析[D];东华大学;2012年
5 李鑫;当代中外科技史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6 王冬松;五色泛化与中国绘画的色彩语言[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郄丙亮;郑獬诗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乔志勇;《事林广记》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炜升;元代白莲教的演变及其被禁的考察[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陈志辉;民国时期中国天文学会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视域变化的意义[J];历史研究;2004年01期
2 刘复生;宋朝“火运”论略——兼谈“五德转移”政治学说的终结[J];历史研究;1997年03期
3 冻国栋;;墓志所见唐安史乱间的“伪号”行用及吏民心态——附说“伪号”的模仿问题[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3年00期
4 吴晗;明教与大明帝国[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41年00期
5 江晓原;;从太阳运动理论看巴比伦与中国天文学之关系[J];天文学报;1988年03期
6 江晓原;;巴比伦与古代中国的行星运动理论[J];天文学报;1990年04期
7 汪文学;“唐承汉统”说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2期
8 罗新;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题[J];中国史研究;2004年03期
9 刘浦江;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次沅;;《宋史·天文志》天象记录统计分析[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2年01期
2 刘次沅;<隋书.天文志>天象记录选注[J];陕西天文台台刊;1996年00期
3 王玉民;;中国古代恒星亮度及其变化记录之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04期
4 ;[J];;年期
,本文编号:1397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39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