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快的……
本文关键词:宇宙中最快的…… 出处:《自然杂志》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太阳系 多普勒位移 碰撞速度 绝对标准 黑洞 星系中心 光速 方向 红移
【摘要】:正速度是相对的。在宇宙,对于"静止的"是没有绝对标准的。或许,最靠近我们的事物是到处弥漫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其横跨天空的多普勒位移——在一方向的蓝移,在另一方向的红移——揭示出相对于此微波背景,我们的太阳系以600 km/s的速度前行。更确切地说,
[Abstract]:Positive velocities are relative. In the universe, there is no absolute standard for "static". Perhaps the closest thing to us is the diffuse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Its Doppler shift across the sky a blue shift in one direction and a redshift in the other reveals that our solar system is moving at a speed of 600 km/s relative to this microwave background.
【分类号】:P159
【正文快照】: 速度是相对的。在宇宙,对于“静止的”是没有绝对标准的。或许,最靠近我们的事物是到处弥漫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其横跨天空的多普勒位移———在一方向的蓝移,在另一方向的红移———揭示出相对于此微波背景,我们的太阳系以600 km/s的速度前行。更确切地说,微波是非物质的,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杨,郝蘅,赵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极化的近似解析公式[J];天文学报;2005年01期
2 淮海;;5种食品揭示宇宙形状[J];今日科苑;2009年19期
3 Monica Marelli;赵吉才;;大爆炸余音缭绕[J];科学世界;2004年11期
4 须重明,卢永强;宇宙学的新动向[J];自然杂志;1980年05期
5 侯木;;宇宙之初:夸克的海洋[J];大科技(科学之迷);2005年11期
6 ;宇宙探索——十四、微波背景辐射和宇宙大爆炸[J];太空探索;2006年03期
7 傅承启;;他们看到了“上帝的脸”[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38期
8 晓菲;;宇宙学步入新时代[J];中国青年科技;2006年10期
9 杨栋盛;;探索宇宙的起源[J];百科知识;2006年23期
10 Timothy Ferris;刘银;;“死亡之星”的归来[J];世界科学;198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维新;;2004~2009年间的空间探测[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黄金钟;;论太阳系等级层次天体的起源分类[A];第四届全国日地关系与灾害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3 朱祥坤;唐索寒;;天体化学与比较行星学[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4 郑洪兵;;宇宙起源论[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黄金钟;;太阳系起源基本问题的评述[A];新世纪天文发展方向研讨暨中国天文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陈石;张健;石耀霖;;火星地幔对流模式及其演化特征对比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郝建宇;;关于行星绕日公转的一个常数及其验证[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0(8)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8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恒星、太阳、行星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赖柏林;;行星为什么都有磁偏角[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10 关凤晨;关春波;;地球在不同天文背景下的公转对地球的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永明;天下没有“不变”的太阳系[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心 画;太阳系首现“一家三口”小行星[N];大众科技报;2005年
3 王丹红 译;科学家发现有水的类太阳系星系[N];人民政协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武卫政;太阳系真有十大行星吗[N];人民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梦然;太阳系要找回九大行星?[N];科技日报;2011年
6 记者 张孟军;太阳系行星不止9颗可能是23颗[N];科技日报;2005年
7 沈英甲 霜平;除了地球,,太阳系内还有生命吗?[N];科技日报;2001年
8 记者 张孟军;人类必定会移民太阳系其他星球[N];科技日报;2005年
9 林清;太阳系外的“太阳系”[N];中国矿业报;2001年
10 驻华盛顿记者吴伟农 驻巴黎记者卢苏燕 驻加拉加斯记者何冰;土星又有四位“追随者” 太阳系还有一颗小行星[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欣明;火星异常低质量的理论解释[D];吉林大学;2011年
2 金兴华;暗能量和暗物质及其观测效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晓彬;小行星形状和自转参量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4 仲崇霞;综合脉冲星时算法及脉冲星时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07年
5 陈媛媛;系外行星系统中潮汐和共振的动力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6 李立芳;W UMa型相接双星的观测和理论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7 刘慧根;原行星盘对行星系统形成及演化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8 孔维刚;月球及火星科学中的三个矿物学问题[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宏杰;恒星中子俘获元素丰度的定量分解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庆林;Kuiper带天体原始分布的模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房建军;SKBOs轨道演化的动力学模拟[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远玲;KBOs轨道分布的动力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凤收;金星水星异常自转的自然形成机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崔文元;星系中子辐照量分布函数[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马高峰;地—月参考系及其转换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7 鄢玉荣;太阳系内部分天然卫星的高精度天体测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8 张海霞;太阳活动周期形成外因的综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继宏;AGB星He壳层内重元素的核合成[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吴晓梅;Kuiper带天体的动力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02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402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