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冬季太阳11年周期活动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11 20:34

  本文关键词:冬季太阳11年周期活动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出处:《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太阳活动 准两年振荡 Brewer-Dobson环流 行星波 平均剩余环流


【摘要】:利用气象场的再分析资料和太阳辐射活动资料,对太阳11年周期活动影响北半球冬季(11月~3月)大气环流的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动力学诊断.根据赤道平流层纬向风准两年振荡(QBO)的东、西风状态对太阳活动效应进行了分类讨论,结果表明:东风态QBO时,太阳活动效应主要集中在赤道平流层中、高层和南半球平流层,强太阳活动时增强的紫外辐射加热了赤道地区的臭氧层,造成平流层低纬明显增温,同时加强了南半球的Brewer-Dobson(B-D)环流,引起南极高纬平流层温度增加;而北半球中高纬的环流主要受行星波的影响,太阳活动影响很小.西风态QBO时,太阳活动效应在北半球更为重要,初冬时强太阳活动除了加热赤道地区臭氧层外,还抑制了北半球的B-D环流,造成赤道平流层温度增加和纬向风梯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从而改变了对流层两支行星波波导的强度;冬末时在太阳活动调制下,行星波向极波导增强,B-D环流逐渐恢复,造成北半球极地平流层明显增温,同时伴随着赤道区域温度的下降.
[Abstract]:The reanalysis data of meteorological field and the data of solar radiation activity are use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ynamic diagnosis of the effects of the 11-year solar cycle on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n winter (November to March) have been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eastward zonal zonal oscillation of the equatorial stratosphere (QBO).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lar activity effect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equatorial stratosphere, the upper layer and the stratosphere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in the easterly state of QBO. Enhanced ultraviolet radiation during strong solar activity heats up the ozone layer in the equatorial region,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stratospheric low latitud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Brewer-Dobsonian B-D)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The increase of stratospheric temperature at high latitudes in Antarctica; The circulation i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s mainly affected by planetary waves and the solar activity is very small. In the westerly QBO, the solar activity effect is more important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n the early winter, the strong solar activity not only heated the ozone layer in the equatorial region, but also inhibited the B-D circulation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 of the equatorial stratospheric temperature and the variation of the zonal wind gradien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us, the strength of two planetary wave waveguides in the troposphere is changed. At the end of winter, the polar waveguide enhanced B-D circulation was gradually restored under the modulation of solar activity, which caused the polar stratosphere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o increase temperature obviously, and accompanied by the decrease of the temperature in the equatorial regio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4286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3015)资助
【分类号】:P182.9;P434
【正文快照】: 1引言 太阳是一颗体积、质量巨大的灼热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通过自身的热核反应不断向宇宙空间发射巨大的能量.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太阳辐射能是地球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维持地球大气气候系统的能量也几乎全部来自于太阳,因此,太阳活动引起的辐射强度变化会给地球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崇银,翁衡毅,高晓清,钟敏;全球增暖的另一可能原因初探[J];大气科学;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吕达仁,陈洪滨;平流层和中层大气研究的进展[J];大气科学;2003年04期

2 王颖;施能;顾骏强;封国林;张立波;;中国雨日的气候变化[J];大气科学;2006年01期

3 黄荣辉;;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4 高晓清,朱德琴,姚济敏;从地球系统的观点看气候突变[J];干旱气象;2004年04期

5 段安民,吴国雄;非绝热条件下的波流相互作用与大气能量循环[J];中国科学D辑;2005年04期

6 王毅荣;;甘肃岷县山区气温变化趋势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6年01期

7 陈文;;北半球冬季准定常行星波传播的年代际变化[J];自然科学进展;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权亮;陈月娟;;平流层剩余环流及其时间演变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2 邓淑梅;陈月娟;陈权亮;毕云;;平流层爆发性增温期间行星波的活动[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恒德;极涡的活动特征与数值模拟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2 施春华;平流层微量气体变化趋势及其化学过程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陈权亮;Brewer-Dobson环流及其对平流层微量气体输送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邓淑梅;平流层爆发性增温的动力学过程及其对微量气体分布影响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陆春晖;北半球冬季平流层爆发性增温的动力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文,黄荣辉;北半球冬季准定常行星波的三维传播及其年际变化[J];大气科学;2005年01期

2 傅容珊,李力刚,郑大伟,薛霆啸;核幔边界动力学——地球自转十年尺度波动[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6期

3 高晓清,柳艳香,董文杰,汤懋苍;地磁场与气候变化关系的新探索[J];高原气象;2002年04期

4 黄荣辉,岸保勘三郎;关于冬季北半球定常行星波传播另一波导的研究[J];中国科学B辑;1983年10期

5 龚道溢,王绍武;1998年: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最暖的一年[J];气象;1999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平;周秀骥;刘舸;;夏季亚洲-太平洋热力差异年代-百年尺度变化与太阳活动[J];科学通报;2011年25期

2 刘禹;蔡秋芳;宋慧明;安芷生;LINDERHOLM Hans W.;;青藏高原中东部2485年来温度变化幅度、速率、周期、原因及未来趋势[J];科学通报;2011年25期

3 戴英;张岩;葛俊逸;;北京地区过去2650年来暖季温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J];科学通报;2011年22期

4 皑雪;;全球暖化,,科学史上最大的骗局?[J];黄金时代;2007年08期

5 郭玲;何金海;祝从文;;中国夏季降水影响因子的研究回顾[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1年02期

6 ;新书架[J];气象;2011年09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翁衡毅;;气候系统对太阳活动非线性响应引起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赵娟;韩延本;;北京地区年雨量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关系[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赵娟;韩延本;;太阳活动与北京地区年雨量变化[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陈菊英;;1749~1996年中国大江大河大水年对太阳活动的响应关系[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李懋滋;;探测高层大气结构的变化——研究太阳活动引起灾害的机理[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6 马利华;韩延本;;印度夏季风降水与太阳活动的相关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戴有学;王式功;;临汾盆地东西部年降水量的振荡与太阳活动关系的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李国琛;;我国主要大江大河汛期旱涝灾害的背景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曲维政;黄菲;赵进平;李春;;太阳活动与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阮雪琴;张训械;马福慧;;不同太阳活动和QBO风场下中低纬平流层大气参量的扰动特性[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素琴;太阳活动水平正进入上升期[N];中国气象报;2008年

2 ;太阳活动高峰可能给地球气候带来影响[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记者 刘海英;太阳对地球温度的影响与人们认知的相反[N];科技日报;2010年

4 童曙泉;太阳活动影响北京降雨[N];北京日报;2004年

5 记者 何屹;不是太阳惹的祸[N];科技日报;2007年

6 记者 孙慧霞 记者 王艳红;为地球降温支招[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7 本期嘉宾 中国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崇银 采访人 本报记者 丁继武;太阳活动如何影响天气气候变化[N];中国气象报;2008年

8 任国玉;来自太阳的困惑[N];中国气象报;2004年

9 张家诚;是单因子?还是多因子?[N];中国气象报;2007年

10 记者 许琦敏;太阳活动左右厄尔尼诺[N];文汇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巧;热层大气动力学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2 李保权;静止轨道卫星太阳X-EUV成像望远镜[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4年

3 王遵娅;中国夏季降水的气候变率及其可能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4 贾建颖;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准两年振荡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5 刘芸芸;亚洲—太平洋夏季风的遥相关及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9年

6 乔云亭;亚澳季风系统水汽收支的气候特征及其季节内变化和年际年代际变化[D];中山大学;2002年

7 谭辉;中纬电离层突发E层的统计特性及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4年

8 徐桂荣;中低纬电离层的气象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7年

9 何文平;动力学结构突变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兰州大学;2008年

10 陈建徽;我国内陆干旱区过去千年来湿度变化的摇蚊记录及其对比[D];兰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峰;对流层准两年振荡(TBO)对ENSO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柳景峰;区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太阳活动和海气系统的响应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于田田;平流层准两年振荡与对流层大气环流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4 张佳琦;太阳辐射监测仪的太阳辐照数据预处理[D];吉林大学;2011年

5 游广永;用Markov模型揭示岱海地区气候变化的周期性[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甄治国;MIS-3a以来雷州半岛北部气候环境变化的泥炭记录[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玲玲;大连雨季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子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8 李志飞;巴里坤湖记录的新疆东部中早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D];兰州大学;2009年

9 王立国;塔里木盆地南缘4.0 ka来气候与环境演变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10 辛玉姣;热带对流层顶层结构及其变化特征[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111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4111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7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