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半日地球自转变化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 地球自转 周日、半日变化 日长变化 极移 海潮改正模型 出处:《天文学进展》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主要介绍了周日、半日地球自转变化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周日、半日地球自转变化的研究发展历程以及主要激发因素,近几十年来,由于GPS、VLBI、SLR等观测技术和分析精度的提高,已能用几小时甚至1~2 h的观测数据求解地球自转参数(极移和自转速率变化),并从中检测到明显的周日、半日自转变化。与海潮模型所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在主要的周日、半日潮波频率上,两者的振幅和相位符合得较好,特别是对UT1,符合度为90%左右,极移为60%左右。目前,仍有30%的极移周日、半日激发因素没有确定。然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极移和UT 1的周日、半日变化研究应用,以及不同的全球海潮改正模型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现有的海潮改正模型存在10%~20%的误差,需要进一步的精化。最后对周日、半日地球自转变化的未来研究工作作了简单的展望。
[Abstract]: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earth rotation change Sunday, half day. First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half day Sunday, the variation of the earth rotation and the main motivating factor, in recent decades, due to the GPS, VLBI, SLR and other observation techniques and analysis accuracy, has been for a few hours or even 1~2 h for earth observation data rotation parameters (rotation rate changes and pole shift), and obvious Sunday from detection, half rotation. Compared with the change of ocean tide model predicts, in the main Sunday, semidiurnal wave frequency, amplitude and phase of the two well, especially for UT1, with about 90% that shift is about 60%.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30% of the pole shift on Sunday, half excited factors did not determine. Then on Sunday about the pole shift and UT 1 since 1980s,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emi diurnal variation, with the global ocean tide correction model A comprehensive review is made. The existing ocean tide correction model has 10% to 20% error and needs further refinement. Finally, the future research work of earth rotation on Sunday and half day is prospected briefl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03073,11373017,11373057)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06DZ22101)
【分类号】:P183.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延本;日本古代中心日食记录在地球自转研究中的可能作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5年04期
2 李成月;;奇妙的地球之谜[J];科学之友;1996年10期
3 韩延本,乔琪源;由公元1361年一次日全食的记载得到的高精度ΔT值[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0年01期
4 余春雨;;月球将远离地球还是砸向地球?[J];今日科苑;2007年07期
5 张树侠;;指南针与地球自转[J];惯性世界;1995年02期
6 张捍卫,刘学谦,代光萍;弹性地球自转动力学理论的研究进展[J];测绘科学;2004年05期
7 王学清;;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天吗?[J];数理天地(高中版);2007年05期
8 刘次沅;;由南北朝以前月掩恒星观测得到的地球自转长期加速[J];天文学报;1986年01期
9 韩延本;日本朔望时刻记载及其对地球自转变化研究的可能贡献[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9年02期
10 李勇;;中国古历经朔数据的恢复及应用[J];天文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长仪;孙文科;;大地震对地球自转及日长变化的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榕;申文斌;侯凯;;刚体地球自转:地球三轴性的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俊义;;内核-外核-地幔的耦合转动作为地球自转10年周期的一种可能机制[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廖新浩;;关于Chandler摆动的激发[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5 杨志根;;地球自转,冰期后地壳反弹和下地幔粘性估计[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黄金钟;;地球系统自组织进化论的基本原理[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7 周华;许厚泽;;地球近周日自由摄动及其检测[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8 李鹏;沈正康;王敏;;IGS精密星历的误差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刘成;唐波;;参考系选择对Kepler广播星历参数拟合精度的影响[A];中国测绘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胜;;浅谈地球同步卫星的几个问题[A];衢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守中;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气象卫星[N];大众科技报;2000年
2 张代蕾;“一秒钟”引发的争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本报记者 周仲全;日子,将越过越长[N];辽宁日报;2007年
4 ;改变地球的十大奇思妙想[N];经理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杨彦;二00九年将晚到一秒[N];人民日报;2008年
6 国家天文台专家、原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站长、高级工程师 蓝松竹邋于丹 整理;月球影响地球关系像兄妹[N];北京科技报;2007年
7 董映璧;俄发现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原因[N];科技日报;2005年
8 朱广菁;陈运泰解读“每天时间缩短3微秒”[N];大众科技报;2005年
9 俞俭 范良;10亿年前一年500天,每天17小时[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10 杨教;未来地球一天或变成25小时[N];南方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琪洁;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地球自转变化预报[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高峰;地—月参考系及其转换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2 雷辉;单颗导航卫星定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3 杨学峰;利用重力信号研究地球自转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4 黄淑亚;随机运动激发Chandler摆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01年
5 张虹;卫星双向时间比对系统稳定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06年
6 朱幸芝;毫秒脉冲星时间尺度及钟模型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1年
7 刘建;改进的LS+AR模型在日长变化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44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54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