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摄动分析法在小推力轨道优化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3-06 01:26

  本文选题:天体力学 切入点:摄动理论 出处:《天文学报》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对太阳系近地小行星的多目标多任务探测中,从大量小行星中快速筛选出可到达目标小行星是小推力轨道设计中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考虑了小推力作用下的探测器在行星际空间中的轨道运动,通过借鉴天体力学中摄动分析法的思想将小推力作为摄动力来考虑,给出了1阶意义下给定时间内两条开普勒轨道在小推力作用下得以转移成功的必要条件.该条件形式上为几个始末轨道根数差的简单组合,计算量极小,可以用来迅速剔除掉许多无法在给定时间和小推力作用下直接到达的小行星,数值结果验证了近地小行星探测情况下该条件的有效性.
[Abstract]:In the multitarget and multi-mission exploration of the solar system's near-Earth asteroids, The rapid selection of reachable asteroids from a large number of asteroids is a problem that has been trying to be solved in the design of small thrust orbits. The orbital motion of detectors in interplanetary space under the action of small thrust is considered. By referring to the idea of perturbation analysis in celestial mechanics, the small thrust is considered as the perturbation forc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transfer of two Kepler orbits under small thrust at a given time in the sense of order 1 are given. This condition is a simple combination of the root number difference of several initial and final orbits, and the computation is minimal. It can be used to quickly eliminate many asteroids which can not reach directly at a given time and small thrust. The numerical results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is condition in the case of near-Earth asteroid explor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南京大学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273068、11473073、1130310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41509) 中国科学院新兴与交叉学科布局试点项目(KJZD-EW-Z001) 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PSL14 07) 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基金会资助
【分类号】:P1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俊峰;蒋方华;;连续小推力航天器的深空探测轨道优化方法综述[J];力学与实践;2011年03期

2 蒋方华;陈杨;刘跃聪;宝音贺西;李俊峰;;2010年国际深空探测轨道优化竞赛的清华大学解法[J];力学与实践;2011年03期

3 沈红新;罗亚中;李海阳;;第四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冠军团队解法[J];力学与实践;2013年01期

4 路毅;李济生;李恒年;车征;;基于星历匹配法的载人小行星探测轨迹优化问题求解[J];力学与实践;2014年02期

5 彭超;高扬;;近圆参考轨道卫星编队洛仑兹力控制[J];力学学报;2012年05期

6 林厚源;赵长印;;无需初值猜测的间接法小推力轨道设计[J];天文学报;2012年03期

7 季江徽;;开展小行星彗星深空探测的科学意义和启示[J];国防科技工业;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悦;宋小勇;贾小林;;GEO/IGSO/MEO卫星轨道根数演化分析[J];测绘科学;2009年01期

2 李晓杰;郑勇;;环月卫星可见时段的计算和分析[J];测绘科学;2009年03期

3 冯来平;张洪;贾小林;吴显兵;;IRNSS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04期

4 张彤;;基于OpenGL的卫星发射入轨系统的研究及仿真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6期

5 刘林;侯锡云;;深空探测器运行轨道的基本性态[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9年02期

6 刘林;张巍;;关于各种类型数据的初轨计算方法[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9年03期

7 程昊文;刘林;;航天器分裂体或抛射物的轨道形成和演化[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1年02期

8 柳仲贵;;卫星轨道误差的相关性[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1年05期

9 喻圣贤;刘林;;火星自然卫星分析历表的建立[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1年05期

10 李铸洋;张超;梅雨庭;屈善林;;GEO空间碎片轨道变化分析[J];北京测绘;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婷婷;史弦;尚X;简念川;平劲松;;GNSS星座覆盖以及导航定位性能评估分析[A];现代测量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杨;宝音贺西;李俊峰;;飞向地月系统L1点的月球探测器轨道设计[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林;;大行星和月球环绕型探测器的轨道特征[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1年

4 喻圣贤;孙荣煜;林厚源;杨志涛;赵玉晖;刘林;;深空探测中多目标多任务的轨道设计[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1年

5 陈杨;李俊峰;宝音贺西;于洋;;多任务小行星探测太阳能电推进轨道设计[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1年

6 陈健;徐波;;基于反馈线性化的编队卫星相对姿态变结构控制[A];探索 创新 交流——第三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第三集)[C];2008年

7 詹亚锋;;浅谈近地小行星探测[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8 杨洪伟;陈杨;宝音贺西;李俊峰;;共振引力辅助轨道的设计方法及应用[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9 张中凯;杜兰;王永海;;具有绕行方向因子的改进春分点根数[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10 张中凯;杜兰;王若璞;于亮;;混合星座卫星轨道阴影期分析[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3精密定轨与精密定位[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蓝朝桢;空间目标天基光学观测系统建模与探测能力分析[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2 徐爱民;分布式卫星干涉仪轨道设计[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3 乔黎;X射线脉冲星高轨道卫星自主导航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刘光明;基于天基测角信息的空间非合作目标跟踪算法及相关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陈伟跃;摄动椭圆参考轨道附近的相对运动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李昊;基于Agent的自主多卫星系统建模与仿真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贺欢;空间环境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8 李丹;小卫星多传感器自主导航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9 彭海军;计算最优控制的保辛数值方法及其在平动点附近航天器控制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赵玉晖;深空探测中的轨道设计和轨道力学[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丹;基于月球平动点轨道的星座自主定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杨学彬;基于三体模型的星际轨道设计和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袁幸伟;摄动因素对航天器轨道设计的影响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任锴;GPS/GLONASS组合定位及RAIM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5 张守余;共线平动点附近周期和拟周期轨道理论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6 李晓杰;CEI在精密定轨中的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7 林竹,

本文编号:1572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572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e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