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选址中的地理信息处理
本文选题:选址 切入点:技术 出处:《天文学报》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地理信息是地面望远镜天文选址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现有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有效利用,已成为现代选址中远程分析阶段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天文址点的考虑在地理条件上应遵循以下原则:相对落差较大、交通可行、尽量远离人口集中的区域.从未来建站维护和人员长期驻站的角度考虑,天文址点以海拔处于3000~5000 m的范围、距离城镇大本营1 h左右车程为最佳.以云南省大姚县百草岭地区为选址研究对象,展示了GIS数据处理能够为全面了解一个候选区域3维地形地貌、江川河流、道路村落、电力分布以及预测该地区未来人口和城市化发展趋势等方面内容提供准确、直观、定量的参考数据.通过基于GIS数据的科学分析,发现海拔3 600多米的大百草岭山顶平坦而又干旱、周围人口稀少、道路便利、无工厂污染源,是地方政府重要自然保护区;它与直线距离10 km外的乡镇之间的相对落差超过了1 500 m,与50km外的县城的相对落差达到1 800 m,是滇中彝州坝区一座名副其实的孤峰.因此,GIS数据分析对于远程选址十分有益,GIS技术是现代天文选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Abstract]:Geographic in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location of ground telescope. Especially on the exist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in the remote analysis stage of modern location. Access point astronomical consideration should follow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in relatively large gap, traffic feasible, far away from populated areas. Considering the future site maintenance and personnel stationed in the long-term perspective, access to astronomical altitude range of 3000~5000 m in the distance about 1 h car Town Camp is the best. In Dayao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Baicao ridge area location for research object, the GIS data processing to display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andidate region of 3 dimensional topography, Jiangchuan River Road, village, power distribution and prediction of the future of the regi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etc. in the city Provide accurate, intuitive and quantitative reference dat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GIS data based on science, found that Baicaoling peak elevation of 3600 meters around the flat and arid, sparsely populated, road facilities, no factory pollution source is an important nature reserv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relative gap between it and a distance of 10 km outside the township more than 1500 m, the relative gap and 50km outside the county reached 1800 m, Yunnan Chuxiong dam is a worthy of the name butte. Therefore, GIS data analysis is very useful for remote location, GIS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modern astronomical site indispensable.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933003,11078004,11073050) 973项目(2011CB811400)资助
【分类号】:P208;P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小林;温程杰;张江水;;运用GIS进行空间选址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年04期
2 黄寅亮,,毛节泰;我国天文气候特点及潜在(光学/红外)优良台址探讨[J];天体物理学报;1994年04期
3 仇朴章,刘忠;现代天文选址中的视宁度[J];天文学进展;1993年01期
4 谭徽松,岑学奋;光污染和光学天文台址保护[J];天文学进展;2002年01期
5 钱铜铃;李秋莎;刘之煌;张勤;;昆明太阳塔址的踏勘和筛选[J];天文学报;1984年03期
6 李金臣;潘华;;面状发震构造在地震构造法中的应用以大姚—姚安发震构造鉴定为例[J];震灾防御技术;2013年02期
7 缪元兴;;云南省域内夜间光学人卫观测站址初选[J];天文研究与技术;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亚萍;马蓉;;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0期
2 颜学莉;谢世友;;石漠化动态分析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以南川石漠化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3 杨玉建;王丽华;封文杰;朱建华;;县域尺度农业障碍信息可视化及网络发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4 韩晨;杨秀英;程军;;基于GIS的渭南市人口密度专题制图[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5期
5 蒋仁忠;施新程;;基于GIS的南湾实验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6期
6 吴宇锦,杨根兴;Linux平台下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胡林;冯仲科;;基于空间句法的北京房山区林火分布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S2期
8 谭伟;张雁;冯仲科;蔡学成;;基于COM GIS的外部数据功能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S2期
9 崔致远;葛淼;刘亚凤;张淑君;赵燕;梁伟;;基于因子分析研究老年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的空间分布规律[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5期
10 魏秉铎;李林;胡峰;;普适环境下的智能地理信息服务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剑;代冀阳;周继强;;航路规划中的地形数据压缩与多分辨率处理[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2 刘茂华;王岩;李长安;;基于GIS的深基坑监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现研究[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3 王雷;孔繁宇;朱世斌;;基于ArcEngine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黄克城;;GIS在三亚市土地管理中的应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贺卫中;杨少敏;;常州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A];'2005数字江苏论坛——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技术论文专辑[C];2005年
6 赵爱华;杨凤海;雷国平;刘晓光;;“3S”技术在土地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陶隽;;光污染对光学天文观测的影响[A];中国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吴委;廖学军;;战场电磁环境仿真中的雷达信号建模与仿真[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吕玉晓;;GIS系统中曲线算法的比较[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6年
10 杨宁生;欧阳海鹰;杜宁;;利用GIS评估地区水产养殖发展潜力的研究[A];中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兴;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与法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孙艳丽;开封城市土壤有机碳密度、组成及时空变化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3 刘涛;空间群(组)目标相似关系及计算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姚益平;基于能耗与作物生产潜力的中国温室气候区划[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舒永钢;WebGIS旅游信息搜索功用研究及应用[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6 刘忠;天文图象高分辨重建及空域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7 李瑞玲;贵州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形成的自然背景及其空间地域分异[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8 周上游;农业生态安全与评估体系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9 周剑峰;城市交通共用信息平台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陈楠;基于GIS的人口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强;基于演示编程的遥感图像元数据提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萍;基于GeoTools的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秀秀;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露天矿测量验收系统开发[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张培斯;城市排水管网GI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雪银;基于ArcGIS Engine的林权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伟;基于分布式存储的移动GIS技术与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7 许辉;基于数据挖掘的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研究与实现[D];东华大学;2011年
8 覃瑜;市域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与模式选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米瑞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10 张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及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向前;;GIS空间分析功能在超市选址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8年06期
2 王庆国,谭皓;设施空间选址中的GIS技术支持[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4年05期
3 陈根文,夏斌,王国强,钟志洪;楚雄盆地砂岩铜矿床构造控矿分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2年02期
4 王伟君;陈凌;陈棋福;刘杰;;2003年大姚地震震中区的速度和衰减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3期
5 张建国;刘丽芳;李西;谢英情;;姚安、大姚中强震区地震构造初析[J];地震地质;2009年03期
6 施伟华,崔建文,包一峰,王锡财;姚安6.5级地震场地与震害的关系[J];地震研究;2003年01期
7 非明伦,周光全,施伟华,卢永坤,陈坤华;大姚6.2级地震的烈度与震害分析[J];地震研究;2004年S1期
8 毛燕;;姚安地震余震序列研究[J];地震研究;2007年02期
9 李世成;崔建文;张潜;高东;刘琼仙;段建新;包一峰;黄晓东;;2009年姚安M_S6.0强震动应急观测[J];地震研究;2011年03期
10 钟锴,徐鸣洁,王良书,刘绍文,丁增勇;川滇地区重力场特征与地壳变形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司马永康;方波;李玉媛;巫志寿;刘亚雄;;百草岭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基本类型[A];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杜中语;大姚县全力打造百草岭风景区新农村示范带[N];楚雄日报(汉);2007年
2 记者 杨冰洁 通讯员 张从华;甜蜜的事业幸福的日子[N];楚雄日报(汉);2013年
3 肖福琴;百草岭下核桃香[N];楚雄日报(汉);2008年
4 金晓燕;大姚县扩城步伐加快[N];楚雄日报(汉);2010年
5 张从华;大姚县沿金沙江公路开工建设[N];楚雄日报(汉);2011年
本文编号:1576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576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