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浮现卫星磁场引发的Hα喷流
本文选题:太阳 切入点:大气 出处:《天文学报》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11年7月22日在活动区NOAA 11259爆发太阳大气Hα喷流事件.根据美国大熊湖天文台的全日面Hα观测,发现在活动区主黑子北部同一位置连续爆发3次Hα喷流.这3次喷流的喷发轨迹都呈直线形,其整体形态像倒埃菲尔铁塔.前两次喷流爆发过程很相似,都是在主黑子北部先出现2个亮点,几分钟后喷流出现在亮点中间,等亮点亮度达到极大后,喷流从亮点中间加速爆发,达到最大高度后迅速消失.第3次喷流爆发前并没有亮点出现,而且其最大高度只有前两次喷流的一半.对比SDO/HMI(SolarDynamics Observatory/Helioseismic andMagnetic Imager)视向磁场数据,发现第1次喷流出现前一个多小时,爆发区域内就有双极磁场浮现出来,并且在每次喷流爆发前几分钟,正极性磁流都减少.分析认为是新浮现卫星磁场与黑子内磁场发生重联,从而引起喷流的连续爆发.
[Abstract]:The solar atmospheric H 伪 jet event broke out in the active region NOAA 11259 on July 22nd 2011. According to the full solar surface H 伪 observations of the Great Bear Lake Observatory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was found that three H 伪 ejections occurred continuously at the same position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main sunspot in the active area. The ejection trajectories of the three jets were all linear, and the whole shape was like that of the inverted Eiffel Tower. The first two eruptions were very similar to each other. Two bright spots appear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main sunspot. A few minutes later, the jet flowed out of the middle of the current bright spot. After the brightness of the bright spot reached a maximum, the jet accelerated from the bright spot to the middle of the light spot. Before the third jet burst, there was no bright spot, and its maximum height was only half that of the previous two jets. Comparing the SDO/HMI(SolarDynamics Observatory/Helioseismic andMagnetic Imager apparent magnetic field data, we found that the first jet appeared more than an hour before the first jet. A bipolar magnetic field emerges in the explosive region, and the positive magnetic flux decreases a few minutes before each eruption.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newly emerging satellite magnetic field reconnects with the magnetic field in the sunspot, thus causing the continuous burst of the jet.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基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S81101360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N1081005072)资助
【分类号】:P1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曹天君;许敖敖;唐玉华;;冲浪动力学——冲浪的上升运动[J];天文学报;197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啸马,李苏川,李志,李伯殊;THE MOTION OF THE FLARE LOOP PROMINENCE ON APRIL 27,1981[J];A Monthly Journal of Science;1982年05期
2 唐玉华,许敖敖;1980年7月14日耀斑和磁流浮现模型[J];空间科学学报;1983年04期
3 丁久平,许敖敖;太阳冲浪的可能机制[J];空间科学学报;1984年02期
4 郑惠南,苏守军,王水,吴式灿;日冕冲浪形成的磁流体动力学模拟[J];空间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5 胡菊,倪祥斌,方成;1982年12月30日日浪[J];空间科学学报;1996年03期
6 CHEN Yao;;A review of recent studies on coronal dynamics: Streamers, coronal mass ejecti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年14期
7 陈耀;;日冕动力学研究进展:冕流、日冕物质抛射及其相互作用[J];科学通报;2013年17期
8 ;Observations of EUV and soft X-ray recurring jets in an active region[J];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11年10期
9 ;The kinematics of an untwisting solar jet in a polar coronal hole observed by SDO/AIA[J];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12年05期
10 尤建圻;空间日冕观测进展[J];天文学进展;199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华东;太阳日浪、喷流及其相关现象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江锋,伍贻兆;横向喷流与超音速主流干扰流场的数值研究[J];航空学报;1998年03期
2 徐克勤,王鹤年,周建平,朱金初;论华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J];高校地质学报;1996年03期
3 郑庆年;一个海底基性火山喷流成因的银锑矿床地质特征[J];矿床地质;1996年03期
4 曹新伍,蒋栋荣;射电活动星系核中盘与喷流联系(英文)[J];紫金山天文台台刊;1999年03期
5 刘难生,陆夕云,庄礼贤;超声速气流中氢气燃料喷流的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6 宋保军,钱伯辰,陶隽,汤源,顾敏峰,潘红鉴;海尔-波普彗星喷出物的观测[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00年S1期
7 王建诚,谢光中,林隽;活动星系核中相对论电子束的物理效应[J];天体物理学报;1994年03期
8 孙寿u!;张春生;张艳;孙立男;;青岛观象台海尔-波普慧星观测[J];紫金山天文台台刊;1998年03期
9 唐志共;刘刚;牟斌;黄勇;;湍流模型对喷流计算精度的影响研究(英文)[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张学诚,,马丽华,陈启良;东川稀矿山铜(铁)矿床火山—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的初步研究[J];云南地质;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献忠;陈少松;徐琴;;侧后向喷流的风洞实验测试技术[A];四届四次空气动力测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贺晗;;基于Hinode卫星观测数据的活动区日冕磁场外推方法研究[A];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倪鸿礼;杨冠华;杨辉;王惠玲;吴颖川;;爆炸波喷流和喷流对管道内物体冲击作用研究[A];第十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福华;王超;孙继兵;;纹影技术在侧后向喷流中的实验研究[A];全国低跨超声速空气动力学文集(第二卷)[C];2003年
5 王国辉;杨勇;王小军;余梦伦;;四喷管喷流情况下运载火箭阻力特性数值研究[A];2003空气动力学前沿研究论文集[C];2003年
6 ;专题分会五:“太阳物理”日程[A];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杜乐天;;幔汁喷流——地球动力学中的决定性基因[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8 龚军锋;程克明;;喷口结构对侧向喷流作用特性[A];全国低跨超声速空气动力学文集(第二卷)[C];2003年
9 吴雪峰;戴子高;;喷流拐折关系及其对物理参数的限制[A];中国天文学会高能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高军辉;李晓东;;轴对称超声喷流啸音产生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A];2003空气动力学前沿研究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毛黎;科学家解开恒星喷流成结状之谜[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宋金萍 曹旭超 本报通讯员 李春;从百姓表情看江苏生态亮点[N];新华日报;2011年
3 梁山 刘军 周海鹏;风洞里谱就飞天曲[N];解放军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王文辉;畜牧业展区:破解“亮点”的困惑[N];吉林日报;2011年
5 且小钢;亮点不是热点[N];中国质量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潘继红;绿博会凸显四大亮点[N];国际商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克鹏 通讯员 王立东 张强;三秋“亮点”折射农机创新[N];淄博日报;2010年
8 记者 班若川;传统与亮点齐布 南方与北方同热[N];中国旅游报;2010年
9 记者 时阳;社会工作有创新有亮点[N];大庆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陆旭升;第11届工科会呈现七大亮点[N];金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华东;太阳日浪、喷流及其相关现象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8年
2 徐敏;大气层内拦截弹侧向喷流控制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3 王伟华;高能Gamma-ray AGNs的射电观测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3年
4 王荣生;无碰撞磁场重联扩散区结构和电子加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张城龙;双撕裂模非线性爆发磁场重联阶段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徐晓军;行星际磁场重联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7 黄灿;无碰撞磁场重联中的电子动力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史旺林;非对称磁场重联的Cluster数值分析及一个宇宙线源模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5年
9 杨帆;中国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范效仁;西秦岭构造演化与喷流成矿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立君;高超声速楔形体逆向喷流减阻及前缘优化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玉辉;喷流耦合式位移传感器及其高精度测量装置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司芳芳;推力转向喷流与高速主流干扰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10年
4 李惠泉;相对论喷流中的辐射过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4年
5 蔡晓君;我国区域税收转移与解决路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龚小龙;黑洞吸积盘与活动星系核的喷流[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马茂莉;活动星系核中喷流的运动光度[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8 张锋;粘滞对吸积盘盘风形成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9 左学勤;旋转黑洞的提能机制及其在天体物理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沙孝鸣;EUV增亮事件的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本文编号:1587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587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