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基于统计学习技术的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

发布时间:2018-03-13 19:11

  本文选题:太阳质子事件 切入点:太阳耀斑 出处:《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2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结合太阳耀斑与日冕物质抛射参量作为预报因子建立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描述太阳耀斑的三个特征参量包括耀斑峰值流量、持续时间和耀斑维度;太阳质子事件的三个特征参量分别为CME宽度、CME速度和测量位置角度。首先使用信息增益率评价各参量对质子事件发生的重要度,结果表明相比于耀斑峰值流量和持续时间,CME宽度和速度对质子事件发生具有更高的重要性。基于上述参量,应用线性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质子事件预报模型。对模型进行检测并与只选用耀斑参量的预报模型的预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耀斑结合CME参量的预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准确率和较低的虚报率,尤其对于质子事件发生的报准率提高较多(67.5%上升到90%)。实验结果验证CME参量作为预报因子的有效性。
[Abstract]:The prediction model of solar proton events is established by combining solar flares with coronal mass ejection parameters.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for describing solar flares include flare peak flow duration and flare dimension.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solar proton event are the CME velocity and the measuring position angle. Firstly, the importance of the parameters to the proton event i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information gain ra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ME width and velocity are more important for proton events than the peak flare flow and duration. The proton event predic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linear Logistic regression method. The model was detec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prediction model with only flare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ion model with flares combined with CME parameters has higher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lower false rate. In particular, for proton events, the accuracy rate increased by 67.5% to 90%.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ME parameter is effective as a predictor.
【作者单位】: 北京物资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273031) 北京市专业建设信息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PXM2014_014214_000017)资助
【分类号】:P1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家龙,孙静兰,龚建村,张训械;用神经网络模型作太阳质子事件警报[J];中国科学(A辑);2000年S1期

2 李蓉;崔延美;;应用机器学习方法的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模型[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0年07期

3 ;Solar release time of solar energetic particles and associated acceleration source in corona[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赵海娟;王家龙;宗位国;唐云秋;乐贵明;;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预报太阳黑子数平滑月均值[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2 王中宇;李强;燕虎;王倩;;基于GM(1,1)与灰区间估计的SPE通量水平长期预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年08期

3 ;Solar flare forecasting using learning vector quantity and unsupervised clustering techniques[J];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11年08期

4 李蓉;崔延美;;应用机器学习方法的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模型[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0年07期

5 崔延美;刘四清;王华宁;;太阳光球磁场特征物理量在质子事件短期预报中的应用[J];空间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6 崔延美;李蓉;刘四清;;结合光球磁场特征物理量的质子事件短期预报[J];空间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7 丁留贯;蓝如师;蒋勇;彭建东;;基于神经网络的太阳黑子面积平滑月均值预测[J];大气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8 熊森林;崔延美;刘四清;;利用ACE卫星数据对太阳质子事件预警方法的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家龙;;太阳活动预测和自然灾害预测[A];第四届全国日地关系与灾害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留贯;SEP事件与连续爆发的“twin-CME”的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龙飞;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2 李婷婷;太阳质子事件长期预报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小聪;太阳质子事件、双带耀斑及日冕物质抛射[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9年S1期

2 王家龙,孙静兰,龚建村,张训械;用神经网络模型作太阳质子事件警报[J];中国科学(A辑);2000年S1期

3 张桂清;太阳质子活动区[J];中国科学(A辑);2000年S1期

4 ;Solar release time of solar energetic particles and associated acceleration source in corona[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8年02期

5 王家龙,张训械,黄泽荣;神经网络方法用于太阳质子事件警报[J];天体物理学报;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乐贵明;;2000年7月14日与2003年10月28日太阳质子事件的观测比较分析[J];科学通报;2006年15期

2 何玉林;王华宁;;太阳质子事件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24期

3 李蓉;崔延美;贺晗;王华宁;;基于支持向量机和k近邻的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15期

4 李蓉;崔延美;;应用机器学习方法的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模型[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0年07期

5 李蓉;崔延美;贺晗;;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模型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0年07期

6 穆军;王劲松;赵海娟;敦金平;;典型的太阳质子事件峰值流量的一种预报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9期

7 卞毓麟,汤柏盛,史忠先;廿周太阳质子事件的最大熵谱分析[J];云南天文台台刊;1981年Z1期

8 卞毓麟,汤柏盛,史忠先;廿周太阳质子事件的最大熵谱分析[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83年04期

9 胡福民;太阳质子事件的性质和定量预报[J];天文学进展;1984年01期

10 叶宗海,薛顺生,王莲英;太阳质子事件与大气臭氧扰动[J];空间科学学报;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宗海;薛丙森;王家龙;龚建村;;太阳质子事件预报进展[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乐贵明;杨星星;李鹏;唐玉华;高玉芬;;21-23周太阳质子事件的统计分析[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摘要集[C];2013年

3 乐贵明;;第22周太阳质子事件的观测结果分析[A];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廖怀哲;马瑞平;;太阳质子事件与太阳软X射线爆发的研究[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薛炳森;叶宗海;;太阳质子事件长期预报方法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叶品中;汪毓明;高玉芬;王家龙;;2000年4月4日—7日 日地事件的初步分析[A];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吴中祥;常际军;朱文明;侯成光;邹积清;邹宏;王世金;范隆;;ZY-1FM1星SEM分系统在轨监测分析[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李保权;朱光武;王世金;梁金宝;张微;黄红锦;沈思忠;翟应应;叶宗海;孙越强;;太阳质子事件对太阳同步轨道空间环境影响分析[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赖志娟;薛炳森;;利用质子强度变化对太阳质子事件进行短期预报方法初步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张桂清;;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和太阳质子事件[A];中国减灾与新世纪发展战略——首届“中国21世纪安全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魏景云 陆仁宝;风云二C测到较强太阳质子事件[N];中国气象报;2004年

2 虞学军;太阳粒子爆发影响健康么?[N];大众卫生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晔 通讯员 任远;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实干见物助风云[N];中国气象报;2006年

4 魏景云;风云二号星监测到强烈耀斑[N];中国气象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赖志娟;近地空间高能粒子分布及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2 李婷婷;太阳质子事件长期预报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3 张龙飞;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4 龚德铸;1.FY-2卫星的空间环境数据接收及警报系统 2.空间高能带电粒子谱仪设计方案[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3年

5 杨星星;太阳X级耀斑及相关现象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07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607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9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