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利用数值风洞实验进行四种天文圆顶的风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2 07:24

  本文选题:大气光学 切入点:大气湍流 出处:《光学学报》2015年05期


【摘要】:基于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和2.5 m光学望远镜的4种典型天文圆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进行数值风洞模拟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方向的恒定风作用下,圆顶打开时望远镜周围风速、湍流动能的分布状态和对天文观测的影响,以及圆顶关闭时风场对于圆顶外壁的压力情况。结果表明,封闭性较好的经典圆顶和球形圆顶对于不同方向风的阻隔效果明显,望远镜处于低速风环境,望远镜周围湍流动能较低,但视宁度较大;开放性更好的柱式和蚌壳折叠式圆顶所保护的望远镜则更多地处于高速风环境,视场方向的湍流动能相对较高,但视宁度相对较小;圆顶关闭时,顺风方向上,4种结构表面所受风压均呈现由正高压向负高压转化,最终接近于0的发展趋势。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不同天文圆顶的适用条件和不利因素,为今后不同气候环境下光学望远镜圆顶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Abstract]:Based on the standard k- 蔚 two-equation turbulence model and four typical astronomical domes of a 2.5-m optical telescope, numerical wind tunne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oftware Fluent. The distribution of wind velocity,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around the telescope and its influence on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when the dome is opened, as well as the pressure of wind fiel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dome when the dome is closed. The classical dome and spherical dome with good closure have obvious barrier effect on the win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 telescope is in the low speed wind environment, the turbulence kinetic energy around the telescope is low, but the apparent Ning degree is larger. The telescopes protected by the cylindrical and clam shell dome with better opening are more in the high speed wind environment,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in the field of view is relatively high, but the apparent Ning degree is relatively small; when the dome is closed, when the dome is closed, the turbulence kinetic energy in the field of view is relatively high, but the apparent Ning degree is relatively small. In the downwind direction, the wind pressure on the surface of the four kinds of structures is transformed from positive high pressure to negative high pressure, which is finally close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0.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suitable conditions and unfavorable factors of different astronomical dome are put forward.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optical telescope dome structure in different climate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南极天文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331119)
【分类号】:TH7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德华;徐灵哲;徐欣圻;;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风载作用分析[J];光学技术;2009年03期

2 吴琳;房建成;杨照华;;高超声速湍流流场高折射率梯度区域气动光学畸变仿真研究[J];光学学报;2009年11期

3 张士杰;李俊山;孙李辉;胡双演;;小入射角条件下气动光学成像偏移[J];光学学报;2012年10期

4 张俊;鲜浩;贺元兴;饶长辉;;望远镜主镜温度场理论计算及主镜视宁度分析[J];光学学报;2012年10期

5 柳光乾;杨磊;邓林华;李银柱;刘忠;;大气湍流对天文望远镜光电导行精度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3年01期

6 张俊;鲜浩;张程;唐金龙;李程;;基于温度场理论的望远镜主镜视宁度及“气刀”效应分析[J];光学学报;2013年08期

7 杜强;谭三;刘宁;;大气边界层中结构风载的计算方法比较[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年09期

8 李华锋;马骏;周岱;朱忠义;董石麟;;空间结构风场风载的数值模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9 姚正秋,周放;近代天文圆顶发展概况[J];天文学进展;2003年03期

10 舒新玲,周岱,王泳芳;风荷载测试与模拟技术的回顾及展望[J];振动与冲击;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泉;朱浮声;边晶梅;;基于正交小波逆变换的空间相关性风场数值模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6期

2 邓文旭;;结构的脉动风荷载模拟方法探讨[J];安徽建筑;2007年04期

3 白泉;朱浮声;康玉梅;;风速时程数值模拟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白泉;朱浮声;边晶梅;董锋;;基于正交小波逆变换的平稳风速时程数值模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1期

5 夏运强;李华军;唐筱宁;;海洋工程物理模型试验中风场模拟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08年01期

6 马骏;周岱;李磊;赵尧军;;风时程模拟的高效高精度混合法[J];工程力学;2009年02期

7 赵尧军;周岱;黄真;邓麟勇;;变时滞空间网格结构振动问题的改进动态矩阵预测控制[J];工程力学;2010年06期

8 吴培浩;杨仕超;马扬;张士翔;;地铁屏蔽门风压实测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年06期

9 王志;;光电经纬仪防护圆顶技术[J];光机电信息;2011年09期

10 李庆波;王业芳;;基于折射率梯度门限的气动光学窗口光传输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健;刘波;陈宏;韩友强;;超高层钢结构的抗风分析综述[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丁洁民;方江生;王田友;;复杂体型大跨屋盖结构的抗风研究[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胜利;欧进萍;;大跨径悬索桥施工期暂态结构抗风性能及控制研究进展[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7年

4 丁阳;赵奕程;;大跨度空间结构风荷载数值模拟研究[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柳杰;周岱;马骏;陈思;;空间结构人工风时程模拟及其小波分析[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周岱;黄橙;朱忠义;;某大型复杂空间结构航站楼的风场数值模拟[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定华;高速流动精细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及其在气动光学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黄橙;新型流体有限元方法研究及其在风场绕流和结构耦合风效应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周超;大口径望远镜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4 白泉;基于小波变换的随机荷载模拟与结构动力反应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5 王世村;高耸结构风振响应和风振疲劳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伊廷华;环境激励下基于GPS的结构健康监测[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方江生;复杂大跨度屋盖结构的风荷载特性及抗风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潘峰;大跨度屋盖结构随机风致振动响应精细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刘聪;桥梁风工程若干气象问题的研究及工程化试验[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10 鲍侃袁;大型双曲冷却塔的风荷载和风致响应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鹏;耦合作用下索膜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2 严俊;离岸深水港口大型设备群风载荷计算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高超;空间结构“造型—减风压”方法的探索[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苏万林;高层建筑风致响应实测测点的优化布置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李倩;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横风向风振时程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旭;考虑风场相关性的冷却塔随机风振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超东;大跨度柱面屋盖结构风荷载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李金海;三向网格环状曲面单索幕墙张拉全过程分析及风振反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卞海忠;某雷达天线风载扰动效应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杨瑞;桥梁主梁涡激振动理论预测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世钊;大跨空间结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J];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03期

2 楼文娟,孙炳楠;风与结构的耦合作用及风振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00年05期

3 谢文科;姜宗福;李文煜;;低速热射流剪切层光学性质主动控制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5年06期

4 赵强,范正修;光学薄膜界面吸收对温度场的影响[J];光学学报;1996年06期

5 赵强,范正修,王之江;激光对光学薄膜加热过程的数值分析[J];光学学报;1999年08期

6 陆培华,王润文;高功率激光器窗口三维温度场分析及其热透镜研究[J];光学学报;2001年08期

7 黄战华,程红飞,蔡怀宇,赵海山,张尹馨;变折射率介质中光线追迹通用算法的研究[J];光学学报;2005年05期

8 丁晓华;李由;于起峰;冯卫东;;CCD噪声标定及其在边缘定位中的应用[J];光学学报;2008年01期

9 黄建明;沈忙作;;基于噪声特性的大气湍流退化图像多帧盲反卷积复原[J];光学学报;2008年09期

10 吴琳;房建成;杨照华;;高超声速湍流流场高折射率梯度区域气动光学畸变仿真研究[J];光学学报;2009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佳阳;刘忠;金振宇;程向明;;基于振动测量的视宁度测量方法研究[J];天文研究与技术;2012年04期

2 谭徽松;选址中的大气视宁度测量[J];天文学进展;1992年01期

3 仇朴章,刘忠;现代天文选址中的视宁度[J];天文学进展;1993年01期

4 谭徽松,许骏,岑学奋;三孔较差视宁度监视仪的原理和误差分析[J];云南天文台台刊;1995年04期

5 李晓明,赵本忠;昆明高空大气活动与天文视宁度关系初探[J];云南天文台台刊;1995年04期

6 于建明,刘子忠,栾蒂,龙康,,马开全,张周生;丽江高美古天文候选点的视宁度观测[J];云南天文台台刊;1996年S1期

7 岑学奋,钱铜铃,许骏,刘子忠;三孔较差视宁度仪的对比观测[J];云南天文台台刊;1996年S1期

8 吴光节;视宁度测量中的一个常数[J];云南天文台台刊;1997年02期

9 刘子忠,栾蒂,于建明,马开全,龙康,张周生;高美古全夜视宁度的变化[J];云南天文台台刊;1999年01期

10 周丹,金振宇,卢汝为,楼柯;像运动法测量视宁度参数中曝光时间的重要性及其测定[J];云南天文台台刊;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蓉;施浒立;陈志平;;LAMOST圆顶M_a部分的热场计算与分析[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毕雄伟;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天文台选址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99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699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3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