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线日周期变化研究
本文选题:宇宙线 切入点:日周期变化 出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摘要】:到达地球的宇宙线强度可能存在着日周期变化,研究宇宙线恒星日和太阳日周期变化对解决宇宙线起源、传播以及调制等这些基本问题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仿真信号进行周期分析处理,给出利用周期折叠分析法要区分宇宙线中可能的太阳日和恒星日周期信号,需要至少7.6年的宇宙线数据.然后利用羊八井Tibet ASγ阵列1994—2003年间记录的宇宙线触发率数据,气象修正后,将小波变换与折叠周期分析方法相结合,对10TeV宇宙线太阳日和恒星日周期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了宇宙线中的1.0d(太阳日)周期,其信噪比为46.3,变化幅度约为0.48%,最大值处的相位约为0.82(19.7h),没有发现0.997d(恒星日)周期.
[Abstract]:There may be diurnal periodic variations in the intensity of cosmic rays reaching the earth.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daily and solar diurnal variations of cosmic rays in order to solve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cosmic ray origin, propagation and modulation.Firstly, the periodic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of the simulation signal are carried out, and it is given that the periodic folding analysis method needs at least 7.6 years of cosmic ray data to distinguish the possible solar and stellar daily periodic signals in cosmic rays.Then, the data of cosmic ray trigger rate recorded by Tibet as 纬 array in Yangbajing from 1994 to 2003 are used. After the weather correction, wavelet transform and folding period analysis are combined to analyze the solar and stellar diurnal changes of 10TeV cosmic rays.The 1.0 day (solar day) period of cosmic rays is found, the SNR is 46.3, the range of variation is about 0.48, the phase at the maximum value is about 0.82 ~ 19.7 h ~ (-1), and no period of 0.997d (star day) is found.
【作者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重庆文理学院引进人才资助项目
【分类号】:P17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黄永年;;我国宇宙线空间物理学的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4期
2 贾焕玉,王顺金;10TeV宇宙线时间变化研究[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1年04期
3 张亮;王赤;傅绥燕;;太阳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J];空间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4 虞震东;;应对流感大流行威胁急需的一项对策[J];前沿科学;2011年02期
5 王红秋;陈燕黎;;小波分析在1-10TeV宇宙线时间变化研究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学锋;瞿金平;;注塑机曲肘式合模机构弹性振动的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8年03期
2 陈文元;李雪梅;迟晓梅;;小波分析与神经网络在结构多处损伤监测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3 谢晓娣;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地铁远方短路电流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李多田;张伟林;;结构无损检测与小波分析方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张兵;;不同模态振型在梁结构裂缝识别中的差异[J];安徽建筑;2010年02期
6 林雯;;基于计算机视觉和神经网络的芒果外观等级分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3期
7 孟艳;从小波多尺度思想看李约瑟难题争鸣的现实意义[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8 王蓉,谢元旦;基于小波的图像融合算法的实现[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董立文,贾朱植,谢元旦,王萍;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方法[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孙晓琦,李井会,于洪梅,关永毅,吴秀红,王秀云;小波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用于重叠色谱峰的解析[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正嘉;訾艳阳;陈雪峰;王晓冬;;内积变换原理与机械故障诊断[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段培超;;基于小波变换和CB形态学的航空图像边缘检测[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林梓;宋鹏;;基于小波变换的1/f类分形信号的噪声抑制[A];第十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1)论文集[C];2001年
4 刘东辉;孙晓云;孙会琴;郭立炜;;一种有效去除测量噪声的新方法[A];第十一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3)论文集[C];2003年
5 杜一帅;王敏杰;贾焕玉;;宇宙线时间变化与地球气候参量[A];“基于羊八井平台的交叉学科研究”首届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6 邹博文;李静波;王国华;;基于小波分析的电喷汽油机失火诊断研究[A];2007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铁洲;周杨;柏yN山;黄圣超;;下一代光网络动态带宽分配策略[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武汉电工技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董新洲;毕见广;;配电线路暂态行波的分析和接地选线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9 侯宝生;;小波变换在直流输电保护故障特征量提取中的应用[A];广东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赵楠楠;王海华;欧阳鑫玉;;基于WTLMS算法的CARMA模型参数辨识[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1)[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峰;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优化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浩;表面计量学中样条滤波器理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胡俊峰;像素级图像融合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4 舒志乐;隧道衬砌内空洞探地雷达探测正反演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谭洪涛;视频图像降噪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赵玲;旋转机械系统故障特征提取中的分形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杨闽;正交小波包复用系统信息道估计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赵慧敏;柴油机非稳态振动信号分析与智能故障诊断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王一拙;数字视频可扩展性编码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5年
10 刘新春;面向MPEG-4的视频分割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焱麟;基于小波变换理论与比值分析法的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奇;医学超声图像三维重建算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吴国曾;实时信号小波分析中边界处理方法及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4 解保忠;计算机在矽肺病早期诊断及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朱明;基于信息熵的导航传感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杨维洲;基于数学形态学和亚像素提取的图像检测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叶东华;基于全景视觉的图像配准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李建军;基于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检测与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马稳;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袁铄;基于小波网络音频信号处理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永年;关于太阳宇宙线传播问题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79年02期
2 乐贵明,叶宗海,龚菊红,余绍华;银河宇宙线对1991年3月日冕物质抛射的监测[J];地球物理学报;2003年02期
3 虞震东,虞海岚;新星和长江大洪量洪水[J];大自然探索;1997年01期
4 章公亮;太阳宇宙线传播方程的量纲分析解[J];中国科学;1979年08期
5 黄永年;HEAO-3 C-2宇宙线实验资料确定的锰-54和相对论宇宙线的寿命[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83年05期
6 程栋元,吴寄萍;质子事件上升时间及峰值强度的统计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1981年01期
7 黄永年;确定宇宙线年龄的方法[J];空间科学学报;1982年03期
8 黄永年;木星电子在行星际空间的传播[J];空间科学学报;1984年04期
9 叶宗海,薛顺生,王莲英;太阳质子事件与大气臭氧扰动[J];空间科学学报;1987年01期
10 黄永年;太阳宇宙线源物质的高色球层模式和重离子丰度过量机制的探讨[J];空间科学学报;198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郑灵巧;[N];健康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红波;;银河宇宙线起源、加速和传播问题的一些研究进展[J];现代物理知识;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辛益群;宫晴;孙媛媛;王文婷;;月季花(Rosa chinesis Jacq.)花瓣花青素含量日周期变化的时间生物学意义初步研究[A];2004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张力;黄润乾;;序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4:高能天体物理中的热点问题[C];2009年
3 李延国;袁澎;袁余奎;董玉琚;力京;;太阳宇宙线耀斑期间甚高能粒子探测记录系统[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4年
4 江昌俊;李叶云;宛晓春;李大友;季新艳;;茶树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日变化规律研究[A];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张书俊;;自然正交分解在降水场预测中的应用[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常劲帆;王铮;李秋菊;张研;;LHAASO地面粒子探测器阵列前端电子学初步设计[A];第十五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秋菊;常劲帆;王铮;张研;;基于高速波形采样技术的电子学读出方案设计[A];第十五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谭有恒;;羊八井宇宙线空间环境观测研究简介[A];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0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紫台发现暗物质粒子湮灭可能证据[N];南京日报;2008年
2 银河西证 钟 晨;六月综指将重上1600[N];证券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郭薇;循环经济将有标准可循[N];中国环境报;2006年
4 毛昂;海上运输业:迎来黄金发展时期[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职业投资者,,经济学博士 扬韬;技术分析与行为[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樊超;利用羊八井ASγ Ⅲ期阵列研究宇宙线各向异性随时间的演化[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程;乌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分析及径流预报模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s
本文编号:1701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701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