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GS的TEC赤道异常南-北不对称性分析
本文选题:电离层 + 赤道异常 ; 参考:《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摘要】:利用IGS提供的太阳活动第23-24周期间200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GPS TEC数据,分析了东南亚地区经度110°E区域在不同的太阳活动情况下白天电离层赤道异常(EIA)各参数的南-北不对称性变化,以及不对称性随太阳活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太阳活动的强弱与赤道异常双峰强度和双峰差异大小的关系明显,赤道异常双峰在驼峰强度、纬度位置和出现的时间等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且有比较明显的南-北不对称性。在太阳活动高时,EIA双峰强度差异明显比太阳活动低时要大,各季节的峰值强度均值表现为北驼峰比南驼峰强,6-8月份北驼峰峰值出现的时间平均比南驼峰出现时间晚约1 h。在太阳活动低时,夏季和秋季节时北驼峰比南驼峰强,秋冬季节南驼峰比北驼峰强,且冬季北驼峰出现的时间要比南驼峰早约1 h,在5-9月份期间北驼峰出现的时间要比南驼峰晚约2 h。随着太阳活动的逐渐升高,冬至期间不对称性指数Ia均值增大的趋势非常明显。
[Abstract]:Using the GPS TEC data from January 1, 2000 to December 31, 2011, provided by IGS for the solar activity cycle 23-24, The variation of the north-south asymmetry of the ionospheric equatorial anomaly (EIAA) parameters in the longitude 110 掳E region of Southeast Asia during the day under different solar activiti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symmetry and the solar activity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nsity of solar activity is obviously related to the bipeak intensity of the equatorial anomaly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peaks. The bipeaks of the equatorial anomaly have obvious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ntensity of the hump, the position of latitude and the time of appearance. And there is a more obvious north-south asymmetry. When the solar activity is high, the difference of EIA double peak intensity is obviously greater than that when the solar activity is lower. The average peak intensity of the north hump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outh hump in June to August, and the average time of the north hump peak is about 1 hour later than that of the south hump in June and August. When the solar activity is low, the north hump is stronger than the south hump in summer and autumn season, and the south hump is stronger than the north hump in autumn and winter season. The time of northern hump appeared in winter was about 1 hour earlier than that of south hump, and that of north hump in May and September was about 2 hours later than that of south hump.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olar activity, the average value of Ia increases obviously during the Winter Solstice period.
【作者单位】: 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华南理工大学理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2AA121005)
【分类号】:P18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培仁;赤道异常的经度效应[J];地球物理学报;1991年02期
2 毛田,万卫星,刘立波;用经验正交函数构造武汉地区电子浓度总含量的经验模式[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3 余涛;万卫星;刘立波;唐伟;栾晓莉;杨光林;;利用IGS数据分析全球TEC的周年和半年变化特性[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4期
4 徐振中;王伟民;王博;杨升高;;120°E赤道电离异常区电子浓度总含量分析与预测[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长寿,资民筠,吴键,索玉成,高玉芬;磁暴期内中低纬电离层扰动实例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1998年01期
2 丁宗华;孙树计;陈春;赵振维;奚迪龙;;我国东南地区电离层f_oF_2经验模式及预测[J];电波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3 洪文佳;宁百齐;胡连欢;万卫星;刘立波;;电离层胶片频高图数字化转换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年01期
4 陈艳玲;黄城;王小亚;郑大伟;刘国祥;;电离层对SAR干涉测量的影响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年03期
5 雷霄龙;符养;薛震刚;杜晓勇;严卫;李萍;;利用COSMIC数据构建全球电离层TEC地图[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5期
6 李志刚;程宗颐;冯初刚;李伟超;李慧茹;;电离层预报模型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7 丁宗华;宁百齐;万卫星;;电离层频高图参数的实时自动度量与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4期
8 梅冰;万卫星;;基于Millstone Hill非相干散射雷达观测的电离层电子浓度剖面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9 张宝成;欧吉坤;李子申;袁运斌;;利用精密单点定位求解电离层延迟[J];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04期
10 吴礼燕;王同喜;王一举;;电离层TEC与地方时相关性的数值分析[J];广西物理;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波;顾洁;毛田;单东明;孙中伟;;地基GPS-TEC反演与中国地区TEC监测系统[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丁宗华;宁百齐;万卫星;;电离层频高图参数的实时自动度量与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一卷)[C];2008年
3 ;Modeling M(3000)F2 based o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alysis method[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4 ;A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model of total electron content over Chin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5 梅冰;万卫星;;基于Millstone Hill非相干散射雷达观测的电离层电子浓度剖面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6 ;Ionosphere around equinoxes during low solar activity[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7 ;Evaluation of global modeling of M(3000)F2 and hmF2 based on alternativ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xpansion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8 张亦梅;杜瑞林;;利用IGS和地基GPS数据提取分析电离层TEC[A];新世纪观测技术发展及防震减灾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翁利斌;方涵先;雷霄龙;杨升高;;相似预报法在电离层TEC短期预报中的应用[A];第七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WAN WeiXing;DING Feng;REN ZhiPeng;ZHANG ManLian;LIU LiBo;NING BaiQi;;Modeling the global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with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alysi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耿长江;利用地基GNSS数据实时监测电离层延迟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王霄;低纬(海南)地区电离层变化和扰动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4年
3 柯璇;相域中电离层TEC参数的分析、建模与预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7年
4 乐新安;中低纬电离层模拟与数据同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8年
5 丁宗华;电离层频高图自动度量与分析的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6年
6 陈春;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的短期和暴时预报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史珂;基于CORS的高原地区电离层不对称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静;热力学方法在电离层物理研究中的应用探讨[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3 刘军;电离层预报模型研究及震前电离层异常初探[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4 梅冰;非相干散射雷达的电离层电子浓度剖面观测数据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7年
5 熊波;GPS信标在电离层研究中的若干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6年
6 王建平;中国及周边地区电离层TEC短期预报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武文俊;电离层TEC预报模型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08年
8 郭晓燕;辽宁地区电离层参数fOF2时空演化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健,龙其利,权坤海;新乡观测的电离层TEC和板厚的统计与建模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1998年03期
2 马瑞平,徐寄遥,廖怀哲;f_0F_2半年变化的特征和一种可能机制[J];地球物理学报;2002年06期
3 余涛;万卫星;刘立波;栾小丽;唐伟;;电离层电场的半年变化对F2区峰值电子浓度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3期
4 刘瑞源,权坤海,戴开良,罗发根,孙宪儒,,李忠勤;国际参考电离层用于中国地区时的修正计算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04期
5 陈培仁;赤道异常的行星波振荡[J];空间科学学报;1987年03期
6 梁尚琪;我国电离层基本参量与国际参考模式的比较[J];空间科学学报;1990年02期
7 马健敏,龙其利;新乡上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经验模式[J];空间科学学报;1992年01期
8 蒋和荣,杨美华,刘玉玲,武顺智;总电子含量的一个统计模式[J];空间科学学报;1993年02期
9 陈艳红,万卫星,刘立波,李利斌;武汉地区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的统计经验模式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10 余涛,万卫星,刘立波,雷久侯,李小银;电离层电场半年变化的模拟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水;哨声和甚低频发射[J];自然杂志;1979年06期
2 徐家岩;;双色和三色观测在干涉测量中的应用[J];时间频率学报;1991年02期
3 刘旭春;张正禄;杨军;;利用GPS监测两起太阳耀斑事件的结果分析[J];测绘科学;2007年05期
4 韩文q,郑怡嘉,柴燕;电离层E_S层对综合射束污染的初步分析[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86年04期
5 徐文耀;空间电磁环境和日地系统能量过程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2年01期
6 RoymondG.Rloble;武钟秀;;环球电路:一个未解开的奥秘[J];世界科学;1986年11期
7 张素君;平劲松;洪振杰;韩婷婷;毛晓飞;;星-地无线电掩星技术探测火星大气和电离层[J];物理;2009年10期
8 陈开余;罗小辉;周克胜;;炮兵某型通信系统抗太阳活动干扰对策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02期
9 陈培仁;赤道异常的两日振荡(英文)[J];天文研究与技术;1990年S1期
10 黄培强;江敦春;蒋龙海;;1958年4月19日武昌地区日食对电离层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3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泽荣;张冬娅;胡雄;张训械;曾桢;李凤琴;陈世敏;俞伟民;;中频雷达对太阳耀斑电离层D区效应观测[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王劲松;Erling Nielsen;;火星电离层的基本形态[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张艺腾;李磊;冯永勇;;火星空间微量双阳离子O~(++)含量的探测分析[A];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万卫星;夏淳亮;丁锋;袁洪;刘立波;宁百齐;;太阳活动高年东亚电离层赤道异常的主要形态[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张素君;平劲松;洪振杰;韩婷婷;毛晓飞;;星—地无线电掩星技术探测火星大气和电离层[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6 史建魁;;火星磁层/电离层及其与太阳风的相互作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7 张东和;萧佐;龚建村;刘四清;;2004年4月15日大耀斑期间电离层响应个例分析[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8 宁百齐;袁志刚;袁洪;刘立波;万卫星;;高频多普勒与到达角探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童冬生;陈出新;;火星磁场产生的原因及其分布[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10 唐云秋;;太阳第23周软X射线耀斑的统计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卫星遥感技术进展及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志锋;太阳风暴对通信系统影响多大[N];光明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王建忠;提升空间天气业务能力 确保空间活动安全[N];中国气象报;2006年
3 高涵;今年的太阳特别“热”[N];中国工商报;2000年
4 特邀主持人 李黄;GPS大气空间参数测量原理[N];中国气象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金向农;太阳活动与人类的生存发展[N];江苏科技报;2006年
6 刘莉 周清春;空间天气预报:预知太阳喜怒哀乐[N];科技日报;2006年
7 吴贤纬;空间天气信息的应用前景[N];中国气象报;2003年
8 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副研究员 赵复垣;太阳活动与地球环境[N];北京科技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武铠 杨建;太空天气预报为“神六”护航[N];中国航天报;2005年
10 林子;温室效应还能改变什么?[N];山东科技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亚芬;地球、木卫一、土卫六磁层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吴小成;电离层无线电掩星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3 郭鹏;无线电掩星技术与CHAMP掩星资料反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4 韦飞;新一代太阳X-EUV辐射探测器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艺腾;火星背阳面电子沉降对电离层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2 刘敏;GPS掩星观测的变分同化技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本文编号:1784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78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