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基望远镜探测能力的地面标定
本文选题:月基望远镜 + 探测能力 ; 参考:《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05期
【摘要】:采用模拟试验在地面测试了月基望远镜(LOT)的星等探测信噪比及弥散斑能量集中度,用以验证望远镜的探测能力。与传统的通过分析CCD各项参数对噪声的影响来获得信噪比的方法不同,本文提出的方法客观、直接地通过图像信息来计算星点目标信噪比,其目标信噪比测试不确定度可优于8%。在测试弥散斑能量集中度时,通过质心算法求其弥散斑能量中心,进而提出了一种星点弥散斑高斯拟合方法来拟合弥散斑能量分布曲线。这种高斯拟合方法可使弥散斑能量集中度的测试精度提高10%。最后,通过试验测试了LOT相机星等探测信噪比及弥散斑能量集中度,验证了LOT相机+15Mv的探测能力。
[Abstract]: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and dispersion energy concentration of the lunar based telescope (LOT) were measured on the ground by simulated experiments to verify the detection capability of the telescop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obtaining SNR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CCD parameters on noise, the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objective and directly calculates the SNR of star target by image information, and the uncertainty of SNR measuremen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8. When measuring the energy concentration of dispersion spot, the energy center of dispersion spot is obtained by centroid algorithm, and then a fitting method of star dispersion spot Gao Si is proposed to fit the energy distribution curve of dispersion spot. This Gao Si fitting method can improve the measuring accuracy of energy concentration of dispersion spot by 10%. Finally,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and dispersion energy concentration of LOT camera are tested, and the detection ability of LOT camera 15Mv is verified.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基金】:中国探月工程二期项目
【分类号】:TH7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袁家虎,张建荣,贺善金;导航星敏感器探测灵敏度研究[J];光电工程;1999年06期
2 张晨,陈朝阳,沈绪榜;APS星跟踪器探测灵敏度研究[J];光电工程;2004年10期
3 彭华峰;陈鲸;张彬;;天基光电望远镜极限星等探测能力研究[J];光电工程;2007年08期
4 刘金国;李杰;郝志航;;APS星敏感器探测灵敏度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6年04期
5 陈波;尼启良;王君林;;长春光机所软X射线-极紫外波段光学研究(英文)[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12期
6 潘海斌;宋广华;解利军;朱博;何丽莎;郑耀;;天基可见光相机探测灵敏度研究[J];光学学报;2010年10期
7 王智;李朝辉;;月基极紫外相机光机结构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10期
8 张科科;傅丹鹰;周峰;和涛;;空间目标可见光相机探测能力理论计算方法研究[J];航天返回与遥感;2006年04期
9 王辰;王宏强;陈明华;张玉姣;杨云萍;杨飞;;成像器噪声对星敏感器星等灵敏度的影响[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杰;APS星敏感器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学夔;谭海曙;于昕梅;郝志航;;高精度星敏感器噪声与定位精度研究[J];半导体光电;2010年03期
2 崔祥祥;王宏力;陆敬辉;;一种新的星图中星的提取方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04期
3 雷鹏;王俊;;天基系统CMOS图像传感器成像距离研究[J];电光与控制;2009年01期
4 李学夔;王志娟;郝志航;;基于CMOS和DSP的超小型星敏感器的研制[J];电子技术应用;2008年04期
5 李学夔,郝志航,李杰,周国辉;星敏感器的星点定位方法研究[J];电子器件;2004年04期
6 张晨,陈朝阳,沈绪榜;APS星跟踪器探测灵敏度研究[J];光电工程;2004年10期
7 彭华峰;陈鲸;张彬;;天基光电望远镜极限星等探测能力研究[J];光电工程;2007年08期
8 何灵娜;崔维鑫;裴云天;;基于CMOS APS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结构设计与优化[J];光电工程;2007年11期
9 胡宜宁;巩岩;;星模拟器星光颜色模拟的初步研究[J];光电工程;2010年02期
10 刘太阳;王仕成;刘志国;李庆会;;基于边缘高斯拟合的过曝光星象聚心[J];光电工程;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朝山;肖松;师琳;王宏力;刘光斌;;大动态CMOS APS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主要参数设计[A];2007年中国南京第三届全国光学技术(光学制造技术与装备)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何灵娜;崔维鑫;裴云天;;CMOS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的设计[A];2007年中国南京第三届全国光学技术(光学制造技术与装备)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玉峰;李广泽;;一种快速的星敏感器星点提取方法[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陈波;尼启良;刘世界;王晓光;;软X射线-EUV波段光学在空间探测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孙艳六;张国玉;孙向阳;宋可平;张宇;;宽光谱大相对孔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设计[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Nois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a TDICCD Sensor[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Mechatronics, Contro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MCE 2010) Volume 5[C];2010年
7 钟红军;杨孟飞;卢欣;;APS图像传感器噪声分析[A];中国兵工学会2009年光学与光电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伟娜;全伟;;高动态下CMOS星敏感器探测能力分析[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涛;中段弹道目标群天基红外成像探测与识别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贾辉;高精度星敏感器星点提取与星图识别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华;高精度双视场星敏感器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蓝朝桢;空间目标天基光学观测系统建模与探测能力分析[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5 赵彬;空间近距离非合作目标光学主被动复合探测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郑万波;基于星敏感器的全天自主分层星识别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4年
7 李杰;APS星敏感器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8 张晨;基于星跟踪器的航天器姿态确定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诚;基于太阳赤纬角的地球同步轨道(GEO)空间碎片光度测量标定方法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2 周艳;星敏感器光学系统测试设备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廖家莉;图像传感器噪声对恒星定位精度影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赵羲;小天体撞击探测光学成像仿真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5 林子棋;星模拟器检测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6 杨成鹏;基于CCD的星体识别算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白洁;多星模拟器的设计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丁强强;基于恒星敏感器的星识别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程伟宁;宽谱段宽视场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马衍宇;星图滤波的数字滤波器设计及FPGA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开富;CMOS图像传感器及应用[J];半导体光电;2000年S1期
2 张林;宋寅;胡学友;;基于CDS技术的CCD噪声信号处理[J];半导体光电;2007年02期
3 魏新国,张广军,江洁;星敏感器中星图图像的星体细分定位方法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9期
4 袁家虎;受限于CCD光子噪声的探测能力分析[J];测试技术学报;1998年03期
5 李保权,朱光武,王世金,林华安,彭吉龙,刘杰,韦飞,孔令高,陈波,巩研,邵景洪,马长生,唐玉华,邱科平;太阳X-EUV成像望远镜[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6 王效才;;电影经纬仪光学整体设计之一——作用距离估算[J];光学工程;1982年03期
7 袁家虎,张建荣,贺善金;导航星敏感器探测灵敏度研究[J];光电工程;1999年06期
8 张晨,陈朝阳,沈绪榜;APS星跟踪器探测灵敏度研究[J];光电工程;2004年10期
9 彭华峰,陈鲸,张彬;天基光电望远镜对空间目标成像的模拟[J];光电工程;2005年10期
10 彭华峰;陈鲸;张彬;;天基光电望远镜极限星等探测能力研究[J];光电工程;2007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晓东;大视场高精度星敏感器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2 郑万波;基于星敏感器的全天自主分层星识别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4年
3 李杰;APS星敏感器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毛黎;科学家首次发现围绕恒星运转的褐矮星[N];科技日报;2006年
2 记者 卞晨光;日冕高温之谜有望解开[N];科技日报;2001年
3 冯源;我国将在冰穹A架设施密特望远镜阵[N];大众科技报;2009年
,本文编号:1800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800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