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宗教:渐行渐远的两种认知世界的方式——从“好奇”号发现火星表面曾有水流淌的证据想到的
本文选题:宗教 + 火星表面 ; 参考:《科技导报》2012年36期
【摘要】:正2011年11月2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顺利进入飞往火星的轨道。并于2012年8月6日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展开为期2年的火星探测之旅。2012年9月27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好奇"号火星车日前发回的图像显示,一些火星岩石中含有火星古老河床碎石,表明火星表面确曾有水流淌过,这表明火星也曾有过生命存在的某些条件。这一发现对科学与宗教这两种不同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有着重要意义。
[Abstract]:On November 26, 2011, the U. S. Mars spacecraft Curiosity successfully launched into orbit to Mars. On August 6, 2012, NASA successfully landed on the surface of Mars for a two-year mission to Mars. On September 27, 2012, NASA announced that images sent back by the rover Curiosity show, Some Martian rocks contain rubble from the ancient Martian riverbed, suggesting that water has flowed on the surface of Mars, suggesting that there have been conditions for life on Mars, too. This discovery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two different ways of cognition of the world, science and religion.
【作者单位】: 金陵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分类号】:P185.3;N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之沧;论迷信、宗教和科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08期
2 蔡仲;;方法论自然主义能消除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吗?[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05期
3 董海鹏;;开普勒与占星术[J];科学与无神论;2008年04期
4 沈健;;对应原理:科学与宗教关系的重构[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赵歌东;略论西方近代科学、哲学与宗教分离的现代意义[J];齐鲁学刊;1997年05期
6 张留华;;皮尔士论科学及其方法、态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2期
7 张秋梅;;技术时代、人性与宗教——汉斯·昆对技术时代的反思[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周德海;爱因斯坦的宗教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10期
9 朱彦明;;尼采与“科学的问题”[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05期
10 邢冬梅;;科学与宗教——基于科学方法论的思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著名哲学家理查得·罗蒂来山西大学访问[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许为勤;;从布伦塔诺的表象论看科学、哲学、宗教之异同[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昊;上帝观念在波义耳科学思想中的作用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盛平;约翰·杜威的科学观探析[D];广西大学;2006年
3 刘利;哥白尼革命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国魁;约瑟夫·阿伽西的科学文化观[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王东生;徐光启:科学、宗教与儒学的奇异融合[D];山东大学;2007年
6 刘晓雪;布鲁诺再认识[D];清华大学;2005年
7 郝建华;论非理性因素在科学合理性中的意义[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36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836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