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一种基于三维形貌的深空星体表面撞击坑自动提取方法

发布时间:2018-05-12 02:43

  本文选题:撞击坑提取 + 数字高程模型 ; 参考:《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5年06期


【摘要】:类地深空星体表面撞击坑的自动提取对着陆区选择、自主导航、星体演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三维形貌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等值线关系分析与形态学精确拟合的深空星体表面撞击坑自动提取方法。首先,从三维形貌数据中提取并保留满足圆度约束的等高线;其次,依据撞击坑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这些等高线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初步确定撞击坑的位置;最后,应用形态学分析方法精确确定它们的边缘和位置信息。以月球月海带区域和火星水手峡谷东部区域的DEM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撞击坑提取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正确率、稳定性和实时性。
[Abstract]:The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surface impact crate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election of landing zones, autonomous navigation and the study of star evolution. Based on 3D topography data, an automatic extraction method of deep space star surface impact crater based on isoline relation analysis and morphological accurate fitting is proposed. Firstly, contour lines satisfying roundness constraints are extracted from 3D topography data. Secondly, based on the spati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mpact crat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contours is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impact craters. Morphological analysis is used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edge and position information. The DEM data from the lunar kelp area and the Martian Martian Canyon region a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more accurate, stable and real-time than the traditional crater extraction method.
【作者单位】: 信息工程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436)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2CB720001)
【分类号】:P172;P2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宇轩;刘建军;牟伶俐;李春来;;撞击坑识别方法综述[J];天文研究与技术;2012年02期

2 李坤;刘建军;牟伶俐;秦前清;;利用小型撞击坑测算月球地质单元撞击年龄[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S2期

3 曲武;科学家探索墨西哥天体撞击坑之谜[J];大自然探索;2001年03期

4 岳宗玉;刘建忠;吴淦国;;应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月球撞击坑进行自动识别[J];科学通报;2008年22期

5 张义芳;杨文辉;;球撞击坑坑唇宽窄度定义及算法研究[J];电子世界;2012年24期

6 肖智勇;Robert G.Strom;曾佐勋;;撞击坑统计技术在行星表面定年应用中的误区[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S1期

7 郑丽,冯金良,张稳;行星撞击坑分形及分维数意义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8 王娇;程维明;周成虎;赵敏;;全月球撞击坑形貌特征的识别与多指标表达[J];地理研究;2014年07期

9 岳宗玉;邸凯昌;张平;;月表撞击坑形成过程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J];地学前缘;2012年06期

10 李卉;钟成;;基于激光测高数据的月表撞击坑自动检测方法[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岳宗玉;;撞击坑形成机制及数值模拟[A];第十届全国月球科学与比较行星学陨石学与天体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王若柏;;白洋淀撞击成因之说与史前重大的环境灾链[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6:重大灾害链的演变过程、预测方法及对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刘莉;月球不完全是“死”的[N];科技日报;2010年

2 记者 张国巍;“岫岩坑”确为国内首个陨石撞击坑[N];鞍山日报 ;2009年

3 记者 毕玉才 通讯员 金荣生;辽宁岫岩发现我国首个陨石撞击坑[N];光明日报;2009年

4 王立军;岫岩陨石坑被证实[N];中国矿业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陈永杰;谁将发现中国第一个陨石坑?[N];北京科技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国祥;利用色彩叠加原理研究月球撞击坑分布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2 侯琳;月球撞击坑空间分布及形貌特征的定量化描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孟庆凯;基于嫦娥二号影像的撞击坑几何特征量化分级描述与时空分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4 贺力;基于“DEM”的月球撞击坑判识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76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876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b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