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月球撞击坑的空间分布模式
本文选题:月球撞击坑 + 空间分析 ; 参考:《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7年04期
【摘要】:以基于嫦娥探月工程公开数据识别的全月球直径大于500m的106 016个撞击坑为研究对象,划分月海、月陆、经向、纬向研究区域,采用核密度估计与Ripley’s K函数的规格化函数—L函数相结合的GIS点模式分析方法,研究全月球撞击坑的空间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全月球撞击坑分布形成了三个聚集中心,南北两极核密度低,东半球核密度高,西半球核密度低,北半球核密度高,南半球核密度低;月陆地区的核密度大于月海地区的核密度,在撞击坑直径范围1~500km范围内,月陆地区的撞击坑数量是月海地区平均水平的5倍;全月球撞击坑的L(d)曲线随距离变化的过程中在总体上呈现先增后减的态势,经向、纬向研究区位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聚集程度存在差异。
[Abstract]:Taking 106,016 craters whose total lunar diameter is greater than 500m, which a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open data of the Chang'e lunar exploration project, as research objects, the study areas of lunar sea, lunar land, meridional and zonal ar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lunar sea, lunar land, meridional and zonal. The spatial model of the lunar crater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GIS point model analysis method which combines the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with the normalized function -L function of the Ripley's K fun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aggregation centers in the whole lunar crater. The density of the two polar nuclei in the north and south is low, the density of the nucleus in the old hemisphere is high, the density of the nucleus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 is low, the density of the nucleu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s high, and that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is low. The nuclear density of the lunar land area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lunar sea area. The number of impact craters in the lunar land area is 5 times of the average level in the lunar sea area within the 1~500km range of impact crater diameter. The LCD curve of the whole lunar crater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as a whole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distance variat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aggregation degree between the meridional and zonal study locations on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388,41171332)~~
【分类号】:P18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宇轩;刘建军;牟伶俐;李春来;;撞击坑识别方法综述[J];天文研究与技术;2012年02期
2 李坤;刘建军;牟伶俐;秦前清;;利用小型撞击坑测算月球地质单元撞击年龄[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S2期
3 曲武;科学家探索墨西哥天体撞击坑之谜[J];大自然探索;2001年03期
4 岳宗玉;刘建忠;吴淦国;;应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月球撞击坑进行自动识别[J];科学通报;2008年22期
5 张义芳;杨文辉;;球撞击坑坑唇宽窄度定义及算法研究[J];电子世界;2012年24期
6 肖智勇;Robert G.Strom;曾佐勋;;撞击坑统计技术在行星表面定年应用中的误区[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S1期
7 马建华;巴伦支海中的大撞击坑[J];海洋地质动态;1994年02期
8 郑丽,冯金良,张稳;行星撞击坑分形及分维数意义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9 王娇;程维明;周成虎;赵敏;;全月球撞击坑形貌特征的识别与多指标表达[J];地理研究;2014年07期
10 岳宗玉;邸凯昌;张平;;月表撞击坑形成过程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J];地学前缘;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岳宗玉;;撞击坑形成机制及数值模拟[A];第十届全国月球科学与比较行星学陨石学与天体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赵晓展;月球可能不完全是“死”的[N];工人日报;2010年
2 记者 刘莉;月球不完全是“死”的[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张国巍;“岫岩坑”确为国内首个陨石撞击坑[N];鞍山日报 ;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丁宁;撞击坑中央隆起构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李坤;月球小型撞击坑形貌特征及退化规律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王t$;火星典型地貌特征知识的描述分类与识别[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胡玉林;月表撞击坑形貌融合特征的提取与分类方法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2 赵国祥;利用色彩叠加原理研究月球撞击坑分布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3 侯琳;月球撞击坑空间分布及形貌特征的定量化描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孟庆凯;基于嫦娥二号影像的撞击坑几何特征量化分级描述与时空分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5 熊娟;基于图像处理的月球撞击坑识别技术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4年
6 贺力;基于“DEM”的月球撞击坑判识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03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90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