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纪录片在天文通识课程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通识教育 + 科普 ; 参考:《大学物理》2013年07期
【摘要】:科普纪录片是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优秀的科普纪录片可以多视角、直观生动的讲述科学,这亦是自然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本文以通识教育课程"行星科学初探"为例,介绍了在天文公共选修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引入天文科普纪录片的一些心得和建议.
[Abstract]:Popular science documenta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spread scientific knowledge. Excellent popular science documentary can tell science from many angles and vividly, which is also the goal that natural scienc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expect to achieve in classroom teaching. Taking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Planetary Scie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experiences and suggestions of introducing the documentary of popular Astronomical Science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the public elective course of astronom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
【基金】: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改革和建设项目(09-02-33)资助
【分类号】:G642;P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钱颖;浅析我国科技电视节目之现状[J];电视研究;2001年09期
2 张萍;蒋宏;;当今科普纪录片运作分析——以Discovery探索频道为例[J];新闻界;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楼敬东;;论纪录片的科技传播价值及其要素[J];科技传播;2010年14期
2 曾国屏;古荒;;关于科普文化产业几个问题的思考[J];科普研究;2010年01期
3 游苏苏;;科普教育的重要传播平台——电视科技栏目[J];科学教育;2008年06期
4 李琦;;电视科技传播中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J];新闻传播;2003年07期
5 刘晓黎;;浅析高校教学电视教材的设计与制作[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0期
6 于彬彬;;美国探索频道纪录片《毁灭瞬间》的语态特征浅析[J];新闻传播;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莫雪镭;;基于科学商店的“云科普”服务模式[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昆鹏;国内电视科教频道生态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卓小琳;科教电视的策划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谷葳;电视科教节目制作和传播的新理念[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郝永静;科教电视栏目的策划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金山;面向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制作与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丁;电视外语科教节目传播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蒋晶丽;中国电视科技传播效益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杨树林;科学教育影视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万里;曲鹏;;天文布道者[J];数字世界;2007年10期
2 樊军辉;葛彬;杨江河;;浅谈明清传教士传播天文知识的贡献及其局限性[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天文学进展第5卷(1987年)总目录[J];天文学进展;1987年04期
4 杨大卫;第二届高校天文学选修课研讨会圆满结束[J];天文爱好者;1999年06期
5 ;天文学、地球科学[J];全国新书目;2002年12期
6 董国轩,汲培文;美国天文学未来10年战略发展规划及中国天文学发展的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04年05期
7 ;《天文学进展》关键词的选用规则[J];天文学进展;2006年02期
8 王玉民;;凿幽抉明 索隐发微——朱文鑫对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整理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9 赵翠;林钢华;;基于MVC设计模式的怀柔太阳信息系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0期
10 雷仕湛;光子结构与红移——关于红移本原的一种设想[J];自然杂志;198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鲍梦贤;张蜀新;;云南天文台新建的大型天文科普设施太阳历广场[A];第六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崔辰州;;宇宙驿站-中国天文网络基地[A];第六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梁援利;虞阳;;“遨游太空之夜”—天文普及活动的一种好形式[A];第六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马永征;;天文学网络虚拟实验室[A];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艾国祥;;天文学与相关战略高技术的发展——中国天文学会04年会报告[A];中国天文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叶赐权;周剑锋;;香港博物馆普及天文学的回顾与前瞻[A];新世纪天文发展方向研讨暨中国天文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燕平;;新编教材《基础天文学》和系列多媒体教学光盘《探索宇宙》简介[A];第六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信文;;天文走向公众——学校天文科普活动的认识与实践[A];第六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梁淦章;;"天文教室"学界天文网站——可持续的天文教学园地[A];第六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天文学史、教育与科普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复垣;瞩目21世纪天文学热点[N];科技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马之恒;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人梯”[N];北京科技报;2010年
3 匡志强;遥望那令人敬畏的星空[N];文汇报;2007年
4 记者 周润健 蔡玉高;“元旦”是我国原产,至今已沿用4000多年[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N];西藏日报;2002年
6 ;太阳一“淡定”地球就“遭殃”[N];科技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尹传红;让更多的“新星”闪烁[N];科技日报;2006年
8 王诗宗;两晋、南北朝天文学的新发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9 记者 曹玲娟;中外科学家:6360光年[N];人民日报;2005年
10 记者 姜澎;未发现暗物质碰撞事件[N];文汇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袁敏;古代中印数理天文学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刘当波;新辐射机制在高能天体物理学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3 马任意;磁化黑洞吸积盘的X射线辐射[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徐晓杰;致密星双星的演化和X射线源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君;焦循的数理天文工作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2 和寿圣;天文漂移扫描CCD相机的技术验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7年
3 沈瑞芳;《日躔历指》中的太阳理论及其学术价值[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高潮;虚拟天文台天文教育平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备战;光学望远镜光能集中度检验[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尹群耀;运用变分方法求牛顿N体问题的周期解[D];扬州大学;2006年
7 陈静;五体和九体问题的中心构型[D];扬州大学;2006年
8 王涛;暗物质密度衰减与非广延参量关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薛续磊;LAMOST波长定标和在线数据处理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韩旭辉;活动星系核光学FeⅡ发射线强度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70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970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