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M87的TeV辐射光变

发布时间:2018-06-04 23:50

  本文选题:星系核 + 喷流 ; 参考:《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4年11期


【摘要】:2005年第一次在M87中观测到TeV辐射爆发,分析表明TeV爆发的光变时标非常短且相对孤立.M87的喷流的视向倾角较大(~30?),是银河系外观测到的第一个非blazar类TeV源,这暗示着新的产生TeV辐射过程.考虑到TeV源有可能是产生于黑洞吸积盘上的等离子体云团,刚诞生的时候可能围绕中心黑洞作开普勒运动,本文在完全广义相对论框架下计算了这种情况下TeV辐射的光变.模型中不仅考虑了TeV源作开普勒运动的效应,还计算了轨道上不同点发出的TeV光子在到达无穷远处观测者的过程中被来自吸积盘上的软光子吸收的光深差异.计算表明TeV源的光变主要由不同轨道上的TeV光子的光深变化主导,TeV源作开普勒运动的效应基本可以忽略.在TeV源距离黑洞比较近的时候,随着黑洞自旋的增大光深显著减小,在黑洞自旋为零时,光深变化曲线明显不对称,TeV源越靠近黑洞这些效应越显著.
[Abstract]:In 2005, the TeV radiation burst was observ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M87.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hototropic time scale of the TeV burst is very short and the jet with relatively isolated .M87 has a large apparent dip angle. It is the first non-blazar TeV source observed outside the Milky way. This implies a new generation of TeV radiation processes. Considering that the TeV source may be a plasma cloud produced on the accretion disk of a black hole and the Kepler motion around the central black hole at the beginning of its birth, the light variation of TeV radiation in this case is calculate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complete general relativity. In the model, not only the effect of TeV source acting on Kepler motion is considered, but also the difference in the depth of light absorbed by soft photons from accretion disk by TeV photons from different points in orbit is calculated in the process of reaching the observer at infin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otovariation of TeV source is dominated by the variation of the depth of TeV photons in different orbits, and the effect of Kepler motion is basically negligible. When the TeV source is close to the black hole, the depth of light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black hole spin. When the spin of the black hole is 00:00, the variation curve of the depth of light is obviously asymmetric. The closer the TeV source is to the black hole, the more obvious these effects are.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中国科学院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编号:XDB09000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073020,11133005,11233003)资助项目
【分类号】:P15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超,杨兰,杨丕博;类星体的有磁厚吸积盘模型[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87年02期

2 杨兰田;类星体的厚吸积盘与自引力吸积盘模型[J];天文学进展;1989年04期

3 吴枚,张朋,王建民,马宇倩,陈黎;吸积盘拟三维模型方程解的结构分析[J];中国科学(A辑);2001年07期

4 刘碧芳;吸积盘和冕的研究与应用[J];云南天文台台刊;2001年01期

5 肖看,汪定雄,雷卫华;磁化黑洞吸积盘的演化及放能效率[J];天文学报;2002年02期

6 李晓卿,季海生;磁化薄吸积盘中的温度分布[J];中国科学(A辑);2002年10期

7 赵中云,严运美,田旭;有磁薄吸积盘的径向不稳定性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3年04期

8 吴学兵;吸积盘物理 :稳定性和振动(英文)[J];云南天文台台刊;2003年01期

9 姚峥嵘;李晓卿;;具有垂向结构的反常粘滞吸积盘的不稳定性研究(英文)[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龚小龙;汪定雄;;吸积盘辐射的高发射率指数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卢炬甫;;天体物理中的吸积盘[A];第四届全国日地关系与灾害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2 彭秋和;;黑洞吸积盘中心的热核燃烧与核合成[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4:高能天体物理中的热点问题[C];2009年

3 李宗云;吴小安;赵应和;丁月蓉;;揭示激变变星中吸积盘偏心,进动的一种方法(英文)[A];中国天文学会恒星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林一清;卢炬甫;;黑洞双模式吸积盘的研究[A];中国天文学会高能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富坤;;活动星系核中超大质量双黑洞与吸积盘的相互作用[A];中国天文学会星系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栋;;中子星周围的超临界吸积盘(英文)[A];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夏冰;;气体吸积盘GRS1915+105的X射线信号的层次结构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建民;;Blazars中的对产生过程[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4:高能天体物理中的热点问题[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胡剑;追踪宇宙“悬案”[N];新清华;2007年

2 刘继峰;探寻黑洞研究中的缺失链条[N];人民日报;2014年

3 ;英发现黑洞存在新证据[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4 王心见;加美观测到中子星爆发细节[N];科技日报;2004年

5 常丽君;黑洞磁场强度相当于自身万有引力[N];科技日报;2014年

6 毛黎;黑洞喷射巨大粒子束呈螺旋状[N];科技日报;2008年

7 常丽君;确定黑洞自旋速度有了新法[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吴胜杳;相对论厚吸积盘和扭曲盘的发射线及成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甘朝明;磁化吸积盘:致密天体高能辐射及喷流的中心发动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蔺福军;吸积盘中的反常磁黏滞及其应用[D];南昌大学;2013年

4 叶永春;类星体和微类星体统一模型及其天体物理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林一清;黑洞双模式吸积盘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王炎;黑洞对电磁辐射传播所产生的观测效应[D];南京大学;2011年

7 黄昌印;黑洞系统的大尺度磁场提能机制与准周期振荡[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丽红;天体物理吸积盘问题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爱萍;反常黏滞磁化吸积盘中的结构和不稳定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广兴;相对论吸积盘的观测特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姚峥嵘;反常粘滞吸积盘的不稳定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冬梅;大尺度磁场对黑洞吸积盘吸入区能量的提取[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谢yN;磁场对中微子主导吸积盘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方娜;磁化分层原行星盘中不定期爆发的高吸积率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牛强;粘滞对黑洞吸积盘的截断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7年

9 左学勤;旋转黑洞的提能机制及其在天体物理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贺亮;黑洞自转与吸积盘内边缘半径的关联[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79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979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7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