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负质量物质系统与宇宙的加速膨胀

发布时间:2018-06-19 05:43

  本文选题:负质量物质 +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 参考:《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继续深化负质量粒子理论模型.正负质量粒子构成宇宙的质量对称性,质量正负号不同粒子互相排斥,负质量粒子与正质量粒子相遇会产生全湮灭效应,真空是正负质量粒子的束缚态.该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宇宙的加速膨胀和暗能量有关的疑难问题;也解释了Olbers佯谬和Sealiger佯谬.
[Abstract]:Continue to deepen the negative mass particle theory model.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mass particles constitute the mass symmetry of the univers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mass particles repel each other, the encounter of the negative mass particles and the positive mass particles produces the total annihilation effect, and the vacuum is the bound state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mass particles. The theory successfully explains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accelerating expansion of the universe and the dark energy, as well as the Olbers paradox and the Sealiger paradox.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物理系;
【分类号】:P1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彭匡鼎;负质量粒子假设和自发跃迁定律[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成;Kruskal时空视界外二级无穷小邻域是Minkowski时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赵峥;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诞生与发展[J];大学物理;2005年07期

3 奚定平,何晓微,曾丽萍;爱因斯坦宇宙常数和宇宙中暗能量[J];大学物理;2005年10期

4 赵峥;;爱因斯坦与物理观念的突破[J];大学物理;2005年12期

5 许殿彦;;弯曲时空几何光学中的聚焦定理[J];大学物理;2006年01期

6 杨晓荣;管靖;;负热容量系统的热平衡[J];大学物理;2006年07期

7 赵峥;田贵花;高思杰;刘辽;;异地时钟同步与时间的度量[J];大学物理;2007年11期

8 赵峥;;《相对论、宇宙与时空》连载③——爱因斯坦与狭义相对论(下)[J];大学物理;2009年03期

9 宫衍香;;荷电天体引力场中试验粒子进动的后牛顿解法[J];大学物理;2009年05期

10 赵峥;;《相对论、宇宙与时空》连载⑤——爱因斯坦与狭义相对论(下)[J];大学物理;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海涛;厚膜上的费米子共振态[D];兰州大学;2011年

2 孙祖尧;暗能量相关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3 蒋青权;量子隧穿、反常与黑洞霍金辐射[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朱致英;原子的辐射性质与时空量子热效应[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龚添喜;引力场中的轨道效应和黑洞的量子隧穿效应[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持坤;霍金辐射、黑洞熵的协变性和Ho(?)ava-Lifshitz引力中微扰演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恒;厚膜世界上引力场和物质场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王接词;非惯性系和弯曲时空中的量子信息[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文;非拓扑孤立子模型的解析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思农;中子星物质性质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杨维强;关于全息暗能量及其在Brans-Dicke宇宙中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曹广涛;中微子振荡[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邓峻峰;黑洞时空中的量子纠缠提纯[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丁少航;广义相对论的应用:黑洞的霍金辐射与GPS导航[D];南昌大学;2011年

7 李留记;现代宇宙学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8 张显洪;De sitter弯曲时空中遗迹引力波及其能量动量赝张量的表述和正定性问题[D];重庆大学;2006年

9 胡平辉;弯曲时空中的Sagnac效应[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兰明建;双极化态引力波及其波场中的电磁波的能量动量张量[D];重庆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有根;;由Kaluza-klein理论生成的Einstein-Maxwell方程的新解[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2年00期

2 托马斯·C·范弗兰登 ,陈翁;引力在变弱吗?[J];自然杂志;1980年05期

3 苏汝铿;大数之谜[J];自然杂志;1980年07期

4 桂元星;赵峥;刘辽;;PSR1913+16的重力辐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Z1期

5 宣焕灿;爱丁顿对天文学的卓越贡献——纪念爱丁顿诞辰一百周年[J];自然杂志;1982年11期

6 郑锡荣;颤抖的太阳卫护爱因斯坦[J];自然杂志;1983年01期

7 淑生;宇宙中的奇特区——黑洞[J];自然杂志;1991年11期

8 方戈亮,赵子夫,周腾蛟,吕嫣;爱因斯坦相对论在微观和宇宙范围内的应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蔡托;;引力场对天文观测的影响[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王晓松;;论席瓦西尔(Schwarzschild)外部解[J];成功(教育);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大卫;;引力质量与速度有关吗?——对等效原理的理解[A];中国天文学会恒星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太阳、行星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申文斌;;根据月球轨道变化估算引力吸收系数[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4 郝建宇;焦善庆;;关于黑洞不能发射引力的逻辑证明[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1998(7)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7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张邦固;;宇宙的总能量[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1998(7)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7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文德华;陈伟;刘良钢;;两种计算旋转中子星性质方法的比较(英文)[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下)[C];2004年

7 达道安;杨亚天;;北斗导航卫星钟相对论效应误差的理论研究[A];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5年

8 周吉善;;时钟变慢的物理学机制——时频计量没有统一标准[A];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5年

9 郝建宇;;热力学黑洞和时空的热力学性质[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0(8)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8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苏景顺;范虹;;经典黑洞 现代黑洞 辐射黑洞[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2(9)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9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环球科学 张琦;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有了新证据[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张梦然;双脉冲星系统观测结果捍卫广义相对论[N];科技日报;2008年

3 史蒂芬·霍金(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宇宙的起源[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吴鑫基;日全食与相对论[N];大众科技报;2008年

5 史蒂芬·霍金;宇宙的起源[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6 任霄鹏;“没有人看见过黑洞”[N];南方周末;2007年

7 记者 唐婷;香山科学会议聚焦空间引力波探测[N];科技日报;2008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朱翔;银河系超级大黑洞被发现[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余海若;诺贝尔奖确认“宇宙大爆炸”理论[N];大众科技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张梦然;捕捉时空之海的涟漪[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恺;可投影条件下的Horava-Lifshitz理论中宇宙学和黑洞的扰动[D];重庆大学;2011年

2 刘文彪;用brick-wall方法计算黑洞熵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3 田苗;宇宙弦拓扑场论及其引力理论,序参量场暗能量,万有引力的修正[D];兰州大学;2008年

4 马任意;磁化黑洞吸积盘的X射线辐射[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金兴华;暗能量和暗物质及其观测效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祖尧;暗能量相关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7 周博颜;活动星系核的喷流进动[D];厦门大学;2007年

8 潘启沅;黑洞时空中微扰的演化与相对论框架下的量子信息[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方伟;Born-Infeld理论中的光线偏折及暗能量宇宙学模型[D];上海大学;2008年

10 沈剑涌;宇宙学和致密天体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张晗;具有典型磁矩的中子双星系统中引力波向电磁波的转化[D];重庆大学;2004年

2 易赢;基于Stachel弦宇宙理论的均匀但各向异性Bianchi Ⅰ型宇宙精确解[D];重庆大学;2007年

3 易赢;基于Stachel弦宇宙理论的均匀但各向异性BianchiⅠ型宇宙精确解[D];重庆大学;2007年

4 陈霞;质量中微子振荡和引力红移[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贺喜;旋转黑洞时空中Dirac粒子的晚期拖尾[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兰明建;双极化态引力波及其波场中的电磁波的能量动量张量[D];重庆大学;2007年

7 张霞;探讨黑洞面积的量子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史敦福;隧穿模型在计算Hawking辐射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09年

9 邵建舟;整体单极子黑洞引力场中的加速效应[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奚萍;黑洞的拟正则模[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38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038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e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