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天文台的创建、发展与历史贡献
本文选题:近代天文学史 + 中山大学天文台 ; 参考:《中国科技史杂志》2015年01期
【摘要】:中山大学天文台是中国近代天文学史上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也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座天文台。该台于1926年开始筹建,1929年正式落成,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逐渐发展为一个集教学、观测和科研于一体的单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有所作为。作为高校校办的天文台,它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设备和人才的作用;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借此获得外援,并且积极努力地推动中国科学和国际接轨。中山大学天文台的历史说明,在近代中国科学基础薄弱、内部环境不安定的情况下,将科研和教学结合并建立广泛的国际联系,对于当时的科研机构来说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Abstract]:The Zhongshan University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astronomy in China, is also the first Observatory established by Chinese people themselves. The platform began to be established in 1926 and formally completed in 1929. In the next more than 20 years, it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 unit of teaching, observ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one, in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s the school run Observatory, it combine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closely to maximize the role of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and talents, pay attention to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take advantage of the foreign aid,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scientific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of China. The history of the Zhongshan University Observatory In the case of the weak foundation of Science in modern China and the instability of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it was a successful attempt to combin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with a wide range of international contact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分类号】:P1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力鹏;郭祥;;国立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J];南方建筑;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桂环;李昂;;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对我国植物学早期发展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蒋凌楠;;“改良膳食乃复兴民族之一策”——近代中国生物化学家吴宪的营养科学救国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孙洪庆;王洛印;张逢;;施汝为先生年谱[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程传享;;毛泽东航天思想初探[J];福建党史月刊;2014年08期
5 柴福洪;;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付兰梅;;东西南北人——辜鸿铭生平轶事研究管窥[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7 杨红星;郑红艳;;近代中国留美医学生的群体特征[J];教育评论;2011年04期
8 ;杨振宁谈邓稼先[J];科技与企业;1995年01期
9 胡中为;赵海斌;姚进生;;日全食时的日冕光学观测[J];科学通报;2009年13期
10 林益,刘思峰,D.H.麦克尼尔;系统科学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雪洁;刘树勇;;张钰哲与《宇宙》期刊[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2 钱斌;新中国科技体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1949-1966)[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孙洪庆;现代磁学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00-1985)[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马浩;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5 夏文华;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6 白秀英;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1917-1949)[D];西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睿清;白洋淀湿地水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系统及其评价[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杨凤芝;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小岳;黄骅市苦咸水资源评价及其利用初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4 彭江鸿;区域水资源危机产生及其风险评价[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5 贾国静;清末民初私塾改良述论[D];四川大学;2002年
6 刘海梅;留学生与民国时期科学价值观的发展[D];山西大学;2008年
7 王姣;中国近代科技知识分子群体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易安;留学生与民国时期物理学的体制化[D];山西大学;2009年
9 戴现华;抗战时期大后方科学团体的嬗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陈诗中;抗战期间中国物理学家的工作及贡献(1937-1945)[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P.LEJAY;;INTERNATIONAL LONGITUDE DETERMINATION THE WORK IN CHINA[J];中国地质学会志;1927年Z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席泽宗,陈美东;二十世纪中国学者的天文学史研究[J];天文爱好者;1999年05期
2 丁蔚;20世纪中国学者关于世界天文学史的研究和普及[J];天文爱好者;2000年03期
3 陈刚;简论中西古代天文学及其特点[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蔡·尼玛;蒙古帝国时期的天文学[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潘朝霖;水苗汉二十八宿比较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03期
6 ;天文学进展第20卷2002年总目录[J];天文学进展;2002年04期
7 李迪;内蒙古师大科学史研究所对天文学史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2年02期
8 万辅彬,席泽宗;院士慧眼观天文——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一[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9 秦建明;陕西古代天文学发展概况[J];文博;2005年02期
10 曲安京;;第一届丝绸之路数学与天文学史国际会议在西安召开[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天文学史、教育与科普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天文学史、教育、科普分会场报告日程[A];中国天文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3 ;天文学史[A];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论文论著目录(2001-2002)[C];2002年
4 李冬生;;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特点看它的两次数理变化及结局[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天文学史、教育与科普分会场日程[A];中国天文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天文学史、教育、科普分会场报告日程[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7 王品魁;;天文学四象与水书二十八宿[A];水家学研究(四)论文集[C];2004年
8 ;专题分会四:“天力、天测、天文技术、时频、天文学史 教育与科普”日程[A];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天文学史、教育与科普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王国强;中国古代天文学学术研究的高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2 刘宗迪;天文学史上的“织女”与“牛郎”[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3 演讲人:孙小淳;天人之际:中国古代的天文[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N];西藏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敏;古代中印数理天文学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詹荣秀;朱文鑫《天文学小史》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2 郑瑶;《淮南子·天文训》中天学思想的科学史视角透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樊静;晚清天文学译著《谈天》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佳;游艺的天文学思想与宇宙模型初探[D];东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48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04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