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宇宙加速膨胀的一些数值研究
本文选题:宇宙加速膨胀 + 宇宙学观测 ; 参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摘要】:本学位论文对关于宇宙加速膨胀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我们的研究范围覆盖了宇宙加速膨胀研究的各个方面,包括暗能量,修改引力,和不均匀宇宙。 我们讨论了三种基于全息原理提出的暗能量模型:全息暗能量,年刻暗能量,和Ricci暗能量。尽管这三种暗能量模型都曾被广泛地研究,过去的文献从未对它们的优劣进行过比较。我们用Ia型超新星、宇宙微波背景和重子声学振荡的数据,对这三种模型进行了限制,并以Bayesian判据为标准,对它们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这三种模型中,全息暗能量最受宇宙学观测的青睐。此外,利用相同的数据,我们还在全息暗能量模型的框架下,进一步研究了相互作用和空间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尽管相互作用和空间曲率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简并,既没有相互作用也没有空间曲率的最原始的全息暗能量模型,依然‘是最受观测数据青睐的。 我们介绍了三类主要的暗能量重构方法:具体假设,分段参数化和多项式拟合。对每类重构方法,我们都描述了其基本的思想,并介绍了一些最流行的模型作为例子。我们也提出的一个新的重构方案,即把红移分段点也作为模型参数的分段参数化。利用这些暗能量重构方法,我们分别刘Constitution, Union2和SNLS3这三组超新星数据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了我们的新重构方案。研究表明,Constitution数据倾向于动力学暗能量模型,而Union2和SNLS3数据更青睐于宇宙常数模型。 我们考察了由九个古老球状星团和一个高红移类星体所带来的宇宙年龄问题。我们发现,如果这些天体的年龄数据是正确的,宇宙常数模型依然会受到宇宙年龄问题的困扰。在证明了所有的无相互作用暗能量模型都无法缓解高红移宇宙年龄问题以后,我们也研究了三种相互作用暗能量模型。结果显示,尽管相互作用的引入能给出更大的宇宙年龄,一般的相互作用暗能量模型还是很难通过这些古老天体的年龄检验。此外,我们还在动力学暗能量的框架下,研究了宇宙最终的命运。研究表明,在2σ置信水平上,宇宙至少还能存在16.7Gyr。我们也讨论了如果存在一个宇宙末日,各种引力束缚系统会在什么时候被摧毁,并且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解析公式。 我们用当前的Ia型超新星、宇宙微波背景、重子声学振荡和Hubble常数的数据,研究了五种修改引力模型,包括DGP模型,两种f(T)模型,和两种f(R)模型。结果显示,DGP模型已被当前的宇宙学观测排除,而其它的修改引力模型也都不如最简单的宇宙常数模型。此外,我们也基于限制的结果,研究了这些修改引力模型的增长因子随红移的演化。通过与宇宙常数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当前的增长因子数据还远远不足以把这些修改引力模型同宇宙常数模型区分开来。 我们研究了一种能在过去光锥上精确重构宇宙常数模型的不均匀宇宙模型。由于这个不均匀宇宙模型具有和宇宙常数模型完全相同的光度距离和物质密度,一般的宇宙学观测很难把它和宇宙常数模型区分开来。我们证明了宇宙的年龄是一个很好的试金石,可以用来区分两者。利用WMAP七年观测给出的宇宙学限制,我们发现这个不均匀宇宙模型所给出的宇宙年龄的1σ上限为t11.7Gyr,大约比宇宙常数模型的结果小2Gyr。由于目前的银河系观测所给出的我们宇宙的年龄下限已达到11.2Gyr,未来对古老天体年龄的观测有可能把这两个模型区分开来。
[Abstract]: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a series of questions about the accelera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universe , which covers all aspects of the universe ' s accelerated expansion studies , including dark energy , modified gravitation , and non - uniform universe .
Three kinds of dark energy models based on holographic principle are discussed : holographic dark energy , annual dark energy , and Ricci dark energy . Although these three kinds of dark energy models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 these three models have never been compared . We introduce three types of main dark energy reconstruction methods : specific assumptions , segmentation parameterization and polynomial fitting . We all describe their basic ideas and introduce some of the most popular models as examples . In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 we focus on our new reconstruction scheme . In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 we focus on our new reconstruction scheme . We have examined the question of the universe age caused by nine ancient globular clusters and a high redshift quasar . We have found that if the age data of these celestial bodies are correct , the cosmological model is still troubled by the problem of cosmic age . In addition , we also studied 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 dark energy models in the framework of dynamic dark energy . The results show that , at the 2蟽 confidence level , there are at least 16.7Gyr in the universe . We have studied five kinds of modified gravitation models , including DGP model , two f ( T ) models and two f ( R ) models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GP model has been excluded from the current cosmological observation , and the other modified gravity models are not as simple as the most simple model . We have studied a non - uniform universe model that can accurately reconstruct the cosmological constant model on the past cone . Because this non - uniform universe model has the same luminosity distance and material density as the cosmological constant model , 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it from the cosmological model . We prove that the age of the universe is a very good test piece , which is about 2Gyr than the result of the cosmological model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1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超宇;;超宇宙压力论[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8期
2 胡庆敏;;零点的宇宙[J];科技风;2010年02期
3 小尾信弥;范强强;;在宇宙大爆炸的三分钟里奠定宇宙的基础[J];世界科学;1983年06期
4 马库斯·乔恩;;不可思议的宇宙[J];晚报文萃;2014年03期
5 虞一;;宇宙诞生经历点、线、面……[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4年02期
6 马海峰;;宇宙及其图像的历史素描[J];科技导报;2013年32期
7 华石诚;;大爆炸之前的宇宙[J];大科技(科学之迷);2006年08期
8 崔弘扬;;解密宇宙形成[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0年04期
9 刘进军;;宇宙诞生的第一秒[J];科学24小时;2010年Z1期
10 马库斯·乔恩;;宇宙十大不可思议[J];青年博览;2010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必修;;宇宙广义熵原理[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张世杰;吴秀芬;;另一个宇宙的蛛丝马迹[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0(8)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8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饶钢;;宇宙红移的另一种解释[A];第六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滕吉文;张洪双;;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旨在为宇宙提供真正的写真[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3年
5 张发欣;;周期表与黄金序相对照的新方法——宇宙黄金序全息律应用之一[A];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C];2011年
6 叶眺新;;宇宙开端之前无时间新解——质量超弦时间之箭初探[A];第十六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路远;;论光子的时空特征[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8 罗桂生;;指导青少年科学探索宇宙生灵[A];2006粤港澳天文研究与天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焦善庆;许弟余;周勋秀;;对宇宙暴胀和重新加热的解释[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6(11)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吕锦华;;黑洞问题[A];第十七届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佳;最冷太空船寻找宇宙大爆炸痕迹[N];北京科技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周仲全;加速膨胀的宇宙[N];辽宁日报;2006年
3 郑毅峰;六个数——塑造宇宙的深层力[N];山西科技报;2006年
4 姜枫炎;触摸宇宙的奥秘[N];天津日报;2007年
5 冯卫东;宇宙持续加速膨胀之谜有望破解[N];科技日报;2008年
6 记者 郑晓春;英美提出宇宙形成新理论[N];科技日报;2001年
7 张梦然;宇宙大爆炸发生在“绝对”混沌之中[N];科技日报;2010年
8 张梦然;宇宙也曾经历“气候变暖”[N];科技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雪林 王柏玲;宇宙奥秘点燃求知热情[N];文汇报;2010年
10 河南省漯河五高 彭书涛;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看宇宙的演化[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爽;关于宇宙加速膨胀的一些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商玮;非线性宇宙微扰方程的求解[D];西北大学;2010年
2 吴庆章;彩虹宇宙中的扰动和大反弹[D];南昌大学;2008年
3 梁毅;托马斯·柏励的生态纪思想述评[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4 翁钢;宇宙的量子起源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5 王俊;关于当前宇宙加速膨胀若干问题的物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秦正辉;五维时空中宇宙项和宇宙解的相关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7 周勇杰;宇宙学与宇宙“数字”的哲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赵一斌;多标量场宇宙动力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江兴稳;宇宙大爆炸搜索(BBS)算法及其改进[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杨秀一;关于宇宙加速膨胀及可变的广义Chaplygin气体模型的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06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106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