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变变星V1159 Ori和BZ UMa的测光研究
本文选题:恒星 + 变星 ; 参考:《天文学报》2010年01期
【摘要】:V1159 Ori是SU UMa型中ER UMa亚型激变变星,BZ UMa介于UGem型和WZ Sge型之间,但又具有SU UMa的周期特征,存在争议.在2008年2月24日和25日,用云南天文台1米RCC(Ritchey-Chretien-Coude)望远镜对两者的测光观测显示:V1159 Ori在正常爆发的下降阶段存在superhump,这为superhump现象普遍存在于ER UMa型星中提供了观测证据;BZ UMa观测时处于爆发极大,并未观测到确凿的superhump周期,而AAVSO(American Association of Variable Star Observers)近年的BZ UMa观测亦从未发现明确的superhump;两者均表明BZ UMa可能并非SUUMa型星.基于星等变化幅度考虑,BZ UMa较WZ Sge更为接近.
[Abstract]:V1159Ori is a subtype of ER UMa in Su UMa type. BZ UMa is between UGem type and WZ Sge type, but it has the periodic characteristic of Su UMa, which is controversial. On 24 and 25 February 2008, The measurement of the two by using the RCC (Ritchey-Chretien-Coude) telescope of Yunnan Observatory shows that there is superhumpi in the descending stage of the normal explosion in the case of: V1159Ori, which provides the observational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superhump phenomenon in the ER UMa type stars. No definitive superhump period has been observed, and the BZ UMa observations by AAVSO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variable Star servers in recent years have never found a definite superhump, both of which indicate that BZ UMa may not be Suuma type star. Considering the magnitude of magnitude variation, BZ UMa is closer than WZ Sg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天文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分类号】:P14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丘月;;恒星的体积之王[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1年09期
2 高凌云;;开普勒天文台发现恒星搏动[J];现代物理知识;2011年03期
3 李良;;寻找宇宙中的生命宜居星球[J];现代物理知识;2011年04期
4 树华;;大质量伙伴反转热木星[J];物理;2011年07期
5 园文;;剧烈活动的超大质量黑洞(下)[J];科学大观园;2011年14期
6 建一;;探求宇宙“黑洞”真相[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1年08期
7 ;2011年,天空会出现两个“太阳”?[J];奇闻怪事;2011年07期
8 吴青;;宇宙之“八最”[J];大自然探索;2011年07期
9 颜士州;;星星会不会发射无线电波[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5期
10 田呈莲;;欧洲南方天文台百强图片(一)[J];飞碟探索;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恒星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2 ;恒星分会场报告日程[A];中国天文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3 ;恒星分会场报告日程[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4 ;恒星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建生;杨戟;;《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1世纪天体物理重大问题:星系形成和演化”项目介绍[A];新世纪天文发展方向研讨暨中国天文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俊杰;;IRAS 04000-5052:恒星是怎样在此形成的?(英文)[A];中国天文学会恒星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周杨;徐青;蓝朝桢;李建胜;;深空探测地理数据可视化[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李冀;;不同星族恒星的α元素丰度[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9 ;恒星、太阳、行星分会场日程[A];中国天文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专题分会二:“恒星行星”日程[A];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丽君;恒星之间也存在“弱肉强食”现象[N];科技日报;2010年
2 张梦然;宇宙最早期恒星并非只有一个[N];科技日报;2011年
3 ;恒星缘何“眨眼”[N];人民日报;2003年
4 张梦然;英国发现迄今质量最大恒星[N];科技日报;2010年
5 刘海英;宇宙初期超大黑洞或脱胎于恒星[N];科技日报;2009年
6 赵世英;一颗令人关注的恒星[N];人民政协报;2000年
7 张梦然;类日恒星周围首次发现类行星[N];科技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邓国庆;寻找过去的世界[N];科技日报;2003年
9 记者 张孟军;宇宙中到底有多少恒星?[N];科技日报;2003年
10 张孟军;一个大黑洞撕裂并吞吃一颗恒星[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红光;晚型恒星磁活动与恒星自转相关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2 史菲;星系金属丰度及化学演化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张伟;基于斯隆数字巡天的大样本沃尔夫—拉叶星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李成;从大尺度结构到星系形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曾艺蓉;转动恒星结构与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2001年
6 罗智坚;盘状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半解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4年
7 陕欢源;宇宙再电离时期的相关性研究,,星系团中的暗物质,及修改引力理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天文台);2008年
8 毛银盾;CCD漂移扫描系统的建立及在同步卫星观测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9 陈鼎;球状星团NGC6656的HST WFPC2测光和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4年
10 肖泉宝;旋涡星系光度函数与倾角的关系及尘埃消光的统计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瑞娟;银河系不同星族恒星的α元素丰度分布[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岑敏锐;银河系中探测第一代恒星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远贵;高轨空间碎片的观测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4 陈雪飞;中小质量密近双星的演化及其初始—终止质量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2年
5 吴慧涛;恒星中子俘获元素丰度分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顺福;关于恒星外向流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严太生;聚类算法在天文学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龚景;新尘埃模型的分析及其消光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莹莹;IMBH的演化和mini-QSO对再电离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许华(山金);中等质量星演化中的蓝拐和CNO双循环[D];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01年
本文编号:2107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107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