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灾变理论在太阳物理和天体物理其他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10-18 12:43
【摘要】:叙述和介绍了太阳爆发的磁通量绳灾变理论和模型的发展过程,强调了建立这样的模型所需要的观测基础。讨论了由模型所预言的爆发磁结构的几个重要特征以及观测结果对这种预言的证实。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一个典型的爆发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现象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介绍了作者的一项最新尝试:将太阳爆发的灾变理论和模型应用到对黑洞吸积盘间歇性喷流的理论研究当中,以及研究所取得的初步结果。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agnetic flux rope catastrophe theory and model for solar burst is described, and the observational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uch a model is emphasized. Som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plosive magnetic structure predicted by the model and the confirmation of this prediction by observation results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this model, the different phenomena in a typical explosion proces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are discussed. Finally, a new attempt by the authors is introduced: the catastrophe theory and model of solar burst are applied to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intermittent jet of black hole accretion disk, an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obtained.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36031,10873030) 国家科技部973计划支持项目(2006CB806303) 中国科学院方向性创新项目(KJCX2-YW-T04) NASA项目(NNX07AL72G号)
【分类号】:P18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Energetics and Propagation of Coronal Mass Ejections in Different Plasma Environments[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继岭;非耀班期日冕瞬变的湍动加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2 张桂清;日冕物质抛射与太阳粒子事件[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7年02期

3 陈敬英,林隽,夏志国;日冕物质抛射的能量来源[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9年S1期

4 马振国,刘振兴;磁层亚暴与磁层暴(Ⅱ):太阳风参数对D_(st)的影响机制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S1期

5 苏振鹏;熊明;郑惠南;王水;;行星际激波的传播及其相应的地磁效应[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3期

6 丁有济,张柏荣;A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MODEL OF SOLAR ACTIVE REGIONS PRODUCING TWO-RIBBON FLARE[J];Science in China,Ser.A;1983年01期

7 顾啸马,李伯殊,李秋莎,丁有济,许敖敖,丁久平,唐玉华;THE MATERIAL MOTION IN A “POST”-FLARE LOOP PROMINENCE[J];Science in China,Ser.A;1984年09期

8 胡友秋;ERUPTION OF NEW MAGNETIC FLUXES FROM THE SOLAR SURFACE AND THE ASSOCIATED LOOP CORONAL TRANSIENTS[J];Science in China,Ser.A;1986年02期

9 许敖敖,唐玉华;DYNAMICAL PROBLEMS IN H_α FLARE LOOPS ON SOLAR DISC[J];Science in China,Ser.A;1992年04期

10 许敖敖,王同江,唐玉华;Effect of Currents in Solar Active Regions[J];Science in China,Ser.A;199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Energy Spectrum of Interplanetary Coronal Mass Ejections[A];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鑫;基于序列数据的太阳耀斑预报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汪敏;太阳射电精细结构高时间高频率分辨率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01年

3 姜云春;太阳暗条激活与爆发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01年

4 叶占银;日冕物质抛射的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3年

5 史旺林;非对称磁场重联的Cluster数值分析及一个宇宙线源模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5年

6 熊明;一些行星际复合结构的动力学和地磁效应的MHD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孙树计;光球磁通分布和背景太阳风对日冕磁绳灾变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王晶;日冕物质抛射引起的地磁扰动预报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9 钟鼎坤;行星际中小尺度结构的综合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10 陈鹏飞;太阳耀斑中磁重联的数值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桂萍;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表面活动的关系[D];安徽大学;2003年

2 梁红飞;1981年太阳西边缘耀斑后环物理量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3 王霖;太阳爆发的射电和极紫外波段联合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4年

4 孙明国;色球耀斑Hα逃逸光子的三维重构和演化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5 李乐平;CME及其日面源区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6 沙孝鸣;EUV增亮事件的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7 高朋鑫;CME活动周统计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7年

8 梅志星;太阳爆发过程中光球表面磁场变化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8年

9 任冬柏;暗条爆及其相关耀斑和日冕dimmig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8年

10 李燕;磁重联电流片中的粒子加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蕾;杨志良;;有剪切速度的Sweet-Parker薄电流片在非线性阶段的不稳定性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2 张邦维;;壮观迷人的极光[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7期

3 Govert Schilling;胡德良;;小冰期是由太阳平静期造成的吗?[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年04期

4 王赤;;太阳风一磁层相互作用的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5 张寿彪;谢锦林;胡广海;李弘;黄光力;刘万东;;实验室模拟磁力线重联的初步结果[J];天文学报;2011年0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燕;;不同磁重联电流片中电子和质子的加速特征[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2 周国成;曹晋滨;王德驹;蔡春林;;无碰撞等离子体电流片中的波[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周国成;;磁重联和波关系讨论[A];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黄凤;彭海鸥;郑聚高;胡祖权;时桂芬;陈银华;;O~+对电流片中的低杂漂移波不稳定性(LHDI)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5 赵新华;冯学尚;吴式灿;;基于STEREO卫星观测的CME及伴随EIT波的运动学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邱彬;;基于源区位置统计结果的CME和CME多产活动区的关系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史全岐;濮祖荫;张贤国;傅绥燕;肖池阶;刘振兴;马志为;;磁层顶三维磁重联的初步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戎昭金;万卫星;沈超;;地球磁尾电流片磁场结构的统计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濮祖荫;徐良;徐涛;付绥燕;康孔斌;刘振兴;;向阳面磁层顶的瞬时磁重联[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10 戎昭金;万卫星;沈超;;地球磁尾电流片磁场结构的统计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毛磊;太阳相反两边同时喷发耀斑[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2 记者毛磊;太阳相反两边同时观测到耀斑喷发[N];科技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杨博;CME目前无意竞购纽交所[N];中国证券报;2011年

4 罗文辉;CME上周日启动钢材期货交易[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Daniel Grombacher 长城伟业期货 刘奥南 刘环 编译;CME在经济衰退中的表现和启示[N];期货日报;2009年

6 钱铮;肩四大使命,“太阳-B”卫星开始追日[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魏景云;风云二号星监测到强烈耀斑[N];中国气象报;2005年

8 罗文辉;CME限制能源期货投机建议遭ICE反对[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9 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 谢贞联;CME的会员制度及席位的投资价值[N];期货日报;2009年

10 Michael Halls 郑州商品交易所 赵蓉 编译;场外外汇市场再次进入CME集团视野[N];期货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红娟;日冕物质抛射伴生现象的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9年

2 陈鹏飞;太阳耀斑中磁重联的数值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3 黄凤;非均匀等离子体中的低杂漂移波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郭九苓;磁尾准稳态结构与动力学过程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5年

5 魏新华;无碰撞磁重联中的低频电磁波活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6 陈华东;太阳日浪、喷流及其相关现象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8年

7 姜云春;太阳暗条激活与爆发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01年

8 任丽文;太阳和空间等离子体中两个与波动相关的问题[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杨红昂;磁场重联中的Hall电流效应及地球磁尾通量绳结构的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王嘉琦;剪切流影响磁重联过程的几个现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强;尘埃等离子体磁鞘特性和非线性撕裂膜不稳定性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冯翔;行星际磁云与日球电流片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年

3 赵洪亮;吸积盘中Sweet-Parker重联对一种磁发电机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4 胡世林;剪切流对垂直场四极结构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朋鑫;CME活动周统计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7年

6 罗天;太阳风速度及日球层电流片对ICME渡越时间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7 邵承文;日冕物质抛射(CME)的射电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8 刘波粒;太阳耀斑产生高能γ射线的过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武昭;基于MHD数值模拟的行星际激波传播与预报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李乐平;CME及其日面源区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本文编号:2279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279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d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