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rosynchrotron Radiation of Interplanetary CMEs
[Abstract]:Positive CMEs (Coronal Mass Ejections) are an important means of energy release in the solar corona.Solar Polar Orbit Radio Telescope (SPORT) is a mission being proposed for observing the propagation of interplanetary CMEs from solar polar orbit.The main payload onboard SPORT is a synthetic aperture interferometric radiometer,which receives radio emission of interplanetary CMEs. It is identified that there are mainly three radio emission mechanisms of CMEs,i.e.,bremsstrahlung, gyrosynchrotron emission and plasma emission.Among these emission types,bremsstrahlung emission is the main emission mechanism of the high-density plasma clouds of interplanetary CMEs.Gyrosynchrotron emission is the continuous emission generated by high-energy electrons from CMEs, while plasma emission is the main mechanism of transient radio bursts from CMEs.In this paper,the gyrosynchrotron emission of interplanetary CMEs is focused on.Firstly,the mechanism Of gyrosynchrotron emission is reviewed.Secondly,a review of the physical parameter models of background solar wind and interplanetary CMEs is presented.After these,th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nd polarization of gyrosynchrotron emission of interplanetary CMEs a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Finally, the detectability of gyrosynchrotron emission of interplanetary CMEs by radio meters is discussed briefly.
【基金】: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0574070) China Post-doctor Foundation
【分类号】:P18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孝文;;韦伯望远镜六个有趣的事实[J];飞碟探索;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绪志;;空间科学信息系统及在空间科学研究与探测中的应用前景分析[A];空间探测的今天和未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4年
2 庄洪春;;我国日地关系的研究和空间科学的发展[A];第四届全国日地关系与灾害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3 何慧婉;;新世纪空间探测的发展趋向[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4 ;前言[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5 佟继周;邹自明;焦焱;郑岩;;空间科学数据库系统及其在线数据共享服务平台[A];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王世金;叶宗海;朱光武;梁金宝;金彪;沈思忠;黄红锦;翟应应;都亨;乐贵明;;实践四号高能粒子监测器及其数据处理[A];空间探测的今天和未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4年
7 杨俊文;;一种小型火箭探测系统[A];空间探测的今天和未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4年
8 王世金;朱光武;叶宗海;林华安;梁金宝;翟应应;沈思忠;黄红锦;张微;孙越强;;风云二号空间粒子探测器开始监测空间环境[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9 朱青霞;刘笑觉;;微重力火箭跟踪定位系统的技术研讨[A];空间探测的今天和未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4年
10 李继军;叶海华;秦国泰;;空间大气环境探测中N_2/O_2混合比的地面校测[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吴季;空间科学大有作为[N];人民日报;2005年
2 记者 余志和;保科学家积极参与空间科学研究[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翁朝健;要大力加强空间科研 [N];海南日报;2004年
4 行 仁;“伽利略”为空间科学带来生机[N];大众科技报;2003年
5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杜华斌;太空研究勇当先[N];科技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朱广菁;“神六”升空“双星”警戒[N];大众科技报;2005年
7 记者 孙蕾;翱翔平流层,,咱飞碟有望两年内升空[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管晶晶;行星撞地球会给人类带来什么[N];科技日报;2008年
9 张建松;月球氦3资源约有103万吨[N];北京日报;2009年
10 郭松民;“神六”凭啥一飞冲天[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温靖;太阳活动指数的中期预报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本文编号:2286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286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