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地震的天文背景分析
[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astronomical factors such as the position of celestial bodies the solar activity and 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at the time of the Yushu earthquake in Qinghai ar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In view of the large long-term astronomical background, the Yushu earthquake occurred at the angle of white and red of the moon, which occurred frequently in China, from the maximum to the minimum, and was an even number of weeks of solar activity. The Yushu earthquake happened at the time of the sudden jump between 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and the number of sunspots,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celestial body induced by the epicenter was near the maximum variation ra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astronomical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paration and occurrence of the Yushu earthquake and are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803019)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CD154)项目资助
【分类号】:P18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安,,陈黎,韩延本,田静;触发地震的日月引潮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2 陈荣华;引潮力对显著地震触发作用与大震关系及在雅江地震预报中的应用[J];地震;2003年01期
3 陈荣华,彭克银,薛艳,丁香;引潮力与显著地震关系及其在短临预报中的应用[J];地震;2004年01期
4 李滔;显著地震与引潮力的关系[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5年S1期
5 郭增建,韩延本,吴瑾冰;中国30°纬圈大地震带可能的天文学成因[J];地震研究;2004年04期
6 韩延本,郭增建,赵娟,彭青玉,吴瑾冰;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与中国西部的大地震[J];国际地震动态;2003年06期
7 李金臣;潘华;张志中;;青海玉树7.1级地震构造背景[J];国际地震动态;2010年05期
8 张勇;许力生;陈运泰;;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震源过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07期
9 韩延本,郭增建,吴瑾冰,马利华;太阳活动对中国近东西向断层8级大地震的可能触发[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03年06期
10 苏同卫;李可军;;太阳活动对中国中纬度地区8级大地震的可能触发[J];天文研究与技术;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荣华,彭克银,薛艳,丁香;引潮力与显著地震关系及其在短临预报中的应用[J];地震;2004年01期
2 李志海,王海涛,朱成英;基于CH方法的新疆强震前显著地震特征研究[J];地震;2005年04期
3 陈荣华;薛艳;郑大林;丁香;;引潮力对显著地震触发作用与大震关系的机理讨论[J];地震;2006年01期
4 李志雄;袁锡文;邱雪强;王志成;;利用相关因子预测中国大陆强震的支持向量机方法[J];地震;2007年01期
5 陈大庆;杨马陵;刘锦;;汶川8.0级地震及强余震破裂方式与引潮力之间的关系[J];地震;2011年02期
6 王恒信;赵晓燕;李艳娥;陈学忠;;几次强震及震前震中附近地区中小地震与地球自转的关系[J];地震;2011年02期
7 李金;蒋海昆;;潮汐触发地震研究进展综述[J];地震;2011年04期
8 胡辉,李晓明;中国大地震的天文特征及未来两年的大震趋势[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9年04期
9 马利华,韩延本,尹志强;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及其与地球物理现象关系研究的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4期
10 周广岩;韩延本;尹志强;马利华;韩永刚;;太阳活动千年尺度的准周期性波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郭增建;;穴位论与地球物理灾害链[A];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专辑[C];2007年
2 赵娟;韩延本;;天文因素与地震灾害关系研究的进展[A];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专辑[C];2007年
3 韩延本;尹志强;马利华;郭增建;;关于深入开展天文地震交叉研究的思考[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红俊;丁志峰;;玉树地震震源区的三维速度结构成像[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斌;张景发;;玉树地震InSAR观测及发震断层构造特征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胡宝群;吕古贤;王方正;孙占学;李满根;白丽红;;一种孕育模式:岩石圈中水的临界奇异性与断裂的耦合[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森;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和稳定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吴富\
本文编号:2290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29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