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虹湾东缘雁列式月岭构造带形貌特征与成因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4 16:38
【摘要】:月岭作为月海中一种广泛分布的线性构造,多表现为褶皱逆冲推覆为主的构造样式,且具雁列式展布。因此,月岭对月表区域乃至全月的构造应力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指示作用,但其成因机制不清。虹湾是中国嫦娥绕月探测工程研究的重点区域,区域内最明显的线性构造是虹湾东缘呈雁列式展布的月岭构造带,对这一月岭构造带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虹湾地区的区域应力特征和构造演化过程。文中通过对虹湾东缘雁列式月岭构造带的高分辨率影像进行解译并与其他区域对比分析,结合虹湾地区已有地质资料和前人提出的相关构造演化模式及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认为虹湾东缘雁列式月岭构造带受虹湾撞击坑坑缘基底和表面玄武岩性影响,虹湾撞击盆地沉降引起的径向挤压应力和表面熔岩流导致的挤压应力由于方向与大小的差异,共同导致该月岭构造带呈类似走滑剪切中右阶左行的形貌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此月岭构造带的演化过程,并根据月岭与撞击坑的交切关系,发现虹湾东缘月岭构造带在哥白尼纪仍在继续活动。
[Abstract]:As a widely distributed linear structure in the lunar sea, the Yueling is mainly composed of fold thrust and nappe, and has a geese pattern. Therefore, the Yuel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analysis of tectonic stress on the surface of the moon and even the whole moon, but the mechanism of its formation is unclear. The Hongwan is a key area in the research of Chang'e lunar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in China. The most obvious linear structure in the region is the Yueling tectonic belt in the eastern edge of Hongwan. The study of this January ridge tectonic belt will be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regional stress 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evolution process in Hongwan area. In this paper, the high-resolution images of the Yanliang Yueling tectonic belt on the eastern edge of Hongwan are interpreted and compared with other regions, and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geological data, the related tectonic evolution models proposed by the predecessors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Yanlie Yueling tectonic belt on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Hongwan Bay is affected by basal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se and surface of the Hongwan impact crater margin. The radial compressive stress caused by the subsidence of the Hongwan impact basin and the extrusion stress caused by the surface lava flow are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direction and siz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Yueling tectonic belt is similar to that of strike-slip shear. On this basi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Yueling tectonic belt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intersec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ueling and the impact crater, it is found that the Yueling tectonic belt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Hongwan is still active in the Copernican.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黄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9AA122201)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国胜,杨锐;鹤壁四矿及邻区雁列式断裂成因探讨[J];中国煤田地质;1990年04期

2 郑孟林,王桂梁;38°构造带及其对晚古生代煤系的控制作用[J];中国煤田地质;1995年04期

3 郑炳华,虢顺民,徐好民;燕山地区北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基本特征初步探讨[J];地震地质;1981年02期

4 屈奋雄,张宝华,张鹏程,刘如琦,,赵起,张晓东,姜贵君,张景武,王德文,宋峰,金明南;吉林集安活龙金矿床的构造解析和找矿方向[J];地质找矿论丛;1994年04期

5 李向东,王元龙,黄智龙;康西瓦走滑构造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新疆地质;1996年03期

6 田中尧;张清跃;;鲜水河构造带的录象工作已告一段落[J];四川地震;1984年01期

7 刘力强,马瑾,吴秀泉;雁列式断层变形与失稳过程的实验研究[J];地震学报;1986年04期

8 王顺玉,戴鸿鸣,王廷栋;断层在油气运移聚集中的作用[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9 徐新,王煜,朱炳玉;斜切中亚的深部滑移构造带地球物理证据及对表层构造的制约[J];新疆地质;2004年02期

10 张进江;钟大赉;桑海清;周勇;;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古新世以来多期活动的构造、年代学证据[J];地质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福坤;李秋立;王秀丽;郭敬辉;;云南保山-腾冲地块早古生代岩浆岩与特提斯构造带的基底演化[A];高分辨记录与同位素技术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王凯英;马瑾;刁桂苓;Yu.Rebetsky;;山西构造带的现今应力状态[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3 周敬斌;;地中海沉降构造带——地球表面的环形构造[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裴中朝;卢书炜;张彦启;杨俊峰;;永珠—格仁错构造带的构造演化[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许昭永;熊秉衡;杨润海;赵晋明;王正荣;张永安;;Y形雁列式块体交界处多点大破裂的模拟实验研究[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许昭永;熊秉衡;杨润海;赵晋明;王正荣;张永安;;Y形雁列式块体交界处多点大破裂的模拟实验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黄杰潘;徐亚琴;孙振凯;赵永红;蔡永恩;;含单割缝和雁列式双(三)割缝大理岩板双向受压的破坏过程[A];第四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二届全国高温高压联合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89年

8 ;西部山前构造带构造建模与有利区带评价[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9 葛碧如;李清江;刘光汉;李英贤;;腾冲的地壳构造运动[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5)[C];1989年

10 王先彬;;中国一些构造带的温度和气体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银花 薛相才;新黑池1井完钻井深达5788.92米[N];中国石化报;2010年

2 河北 帅邦林 纪燕祥;应关注冀东超基性岩主侵体铬矿勘查[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3 滕艳邋徐丛荣;中国大陆边缘具备多种有利成矿条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记者 滕艳 通讯员 徐丛荣;大陆边缘特殊地质事件激发异常成矿[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5 王宗;罕见的地质“大观园”[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赵凡;我们要争取走在地震前面[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7 记者 王志田;油气勘探的地下“CT”[N];中国石油报;2006年

8 小雪;瞄准地学前沿 紧扣国家急需[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9 记者 王卫青邋特约记者 汪燕林 胡笑花 孔潇潇;浙江局重点区带找矿再获突破[N];中国矿业报;2008年

10 ;努力为祖国寻找丰富的矿藏[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先治;勉略—阿尼玛卿构造带的形成演化与动力学特征[D];西北大学;2001年

2 杨明达;松辽盆地南部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3 戴建全;龙门山冲断带形变破裂作用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徐守余;渤海湾地区盆地动力学分析及油田地质灾害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4年

5 李好斌;内蒙古中部大滩—四子王旗—召河庙构造岩浆岩带特征及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6 杨铭辉;伊通地堑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岳石;粤西河台金矿区构造与成岩成矿关系的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88年

8 江元生;西藏冈底斯中段措勤地区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9 郭威;新疆博格达山及其邻区板内构造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唐大卿;伊通盆地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国利;大巴山前陆构造带叠加变形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2 成俊;岔路河断陷梁家—万昌构造带万昌组油气成藏特征[D];吉林大学;2012年

3 徐天昕;深南构造带滚动勘探潜力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李小亮;西藏东部类乌齐—左贡构造带铅锌多金属成矿规律与成矿潜力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凌亚军;伊通盆地梁家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冯坚;伊春—延寿构造带早古生代构造属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潇月;苏仁诺尔油田苏仁诺尔构造带地质特征及有利区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董树义;西藏东部江达构造带演化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9 罗旭;山前构造带地应力测井方法建模及储盖层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李培新;葵东构造带—燕南断裂带烃源岩评价及油气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10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310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0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