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星系际弥散恒星成分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12-09 21:39
【摘要】:对于星系际弥散恒星的研究是分别从观测、数值模拟和半解析模型这三个方面进行的。现在已经在邻近星系团及中低红移处观测到弥散恒星,甚至在Virgo及Coma星系团中观测到了单个的弥散恒星。观测数据的积累使得人们能够从统计上了解星系际弥散恒星的性质。研究表明星系际弥散恒星围绕着星系团势阱中心呈椭球状对称分布,其在星系团恒星总质量中所占比例在10%~30%的范围内,和星系团总质量的关系不大,但是和星系团的富集程度有很大的相关,如在一个像Coma这样恒星富集度比较高的星系团中,这个比例能够达到40%甚至50%。数值模拟和半解析模型比较成功地预言了弥散恒星的起源和动力学性质,使得人们能够了解弥散恒星是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形成,与星系团中最亮星系间的关系及其对星系形成模型的影响,从而对宇宙学研究中的恒星形成、星系中重子物质的分布等做出限制。
[Abstract]:The study of intergalactic dispersed stars is carried out from three aspects: observ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semi-analytical model. Dispersive stars have been observed in adjacent clusters and low redshifts, and even in Virgo and Coma clusters. The accumulation of observational data enables a statis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intergalactic dispersed stars. It is shown that the intergalactic dispersed stars distribute symmetrically around the center of the cluster potential well, and their proportion in the total mass of the cluster stars is in the range of 10% or 30%, which has little relation to the total mass of the cluster. But there i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cluster enrichment, such as in a star cluster like Coma, which can reach 40% or even 50%.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semi-analytical models have been relatively successful in predicting the origin and dynamic properties of dispersed stars, enabling people to understand when and how dispersed stars were forme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brightest galaxies in the cluster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galactic formation model limit the star formation in cosmolog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baryons in galaxie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星系和宇宙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873027,10821302) 973计划(2007CB815401) 863计划(2006AA01A125)
【分类号】:P1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唯诚;;隐藏的宇宙[J];科学24小时;2011年09期

2 严俊;;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年05期

3 老诚;;宇宙之最怪异与最神秘[J];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2011年Z1期

4 王丽;张明容;;从宇宙的年龄看宇宙的演化[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5 王广德;何昕;刘文芳;;主宰宇宙命运的暗物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谢懿;;搜寻新的地球和宇宙的边缘[J];世界科学;2011年07期

7 柏鸿耀;;引力透镜现象的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星系、宇宙分会场报告日程[A];中国天文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2 ;星系、宇宙学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3 李承奎;;星系团Abell1835的Chandra数据反投影分析及其与XMM-Newton数据的对比[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4 ;星系、宇宙学分会场报告日程[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5 毕效军;;暗物质研究和电子超出及其解释[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4:高能天体物理中的热点问题[C];2009年

6 陈勇;;HXMT低能X射线望远镜[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梦然;“迟暮”星系团中有“旺年”星系[N];科技日报;2010年

2 张梦然;星系超级火山喷发蔚为壮观[N];科技日报;2010年

3 杨牧;天文学家发现最远星系团[N];大众科技报;2002年

4 卢苏燕;天文学家发现最远星系团[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5 毛黎;科学家完成后发座一星系团大范围观测[N];科技日报;2008年

6 ■采访人 本报记者 汪晓东邋■点评人 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 王思潮;太空上演四个星系大碰撞[N];人民日报;2007年

7 记者 李学华;太空上演罕见四巨星系连环碰撞[N];科技日报;2007年

8 高博;美发现迄今所知距地最远星系团[N];科技日报;2008年

9 记者 钱铮;眼看着星系中飞出“火球”[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世界十大科技进展[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宇;星系群和星系团高温气体中的X射线子结构及中央气体熵超出[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顾俊骅;星系团的多波段观测[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顾力意;星系团中央区域热气体二维温度结构探测和热力学成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李国亮;多体模拟星系团中的强引力透镜现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5 胡剑;星系团与黑洞高能天体物理过程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6 李成;从大尺度结构到星系形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杨小虎;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统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8 陕欢源;宇宙再电离时期的相关性研究,星系团中的暗物质,及修改引力理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天文台);2008年

9 李忠木;演化星族合成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8年

10 刘纪认;宇宙中的星系际气体[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鹏飞;星系团成员星系光度函数及其动力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何莹莹;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及其环境效应[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峰;邻近富星系团Abell 2199成员星系动力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丽芳;星系团的恒星形成性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景伟;星系团内成员星系的恒星形成历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岚;借助引力透镜效应探索暗物质[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仲莉;椭圆星系NGC 1407及其所属星系群中物质的质量分布[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郭萌;暗物质天体存在的可能性及其观测[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冯畅;暗物质与暗能量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与参数计算[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沈卫华;宇宙引力成团两点相关函数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70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370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8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