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CCD恒星光度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9-07-15 09:05
【摘要】:天体的光度测量是测定接收到的天体的电磁辐射流量,天体物理学中也称之为测光。测光是天体物理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由恒星的测光值可以得出其他重要的天体物理参量,如恒星的视星等(亮度)、色指数(颜色)、温度以及变星的光变曲线:结合恒星距离的测定,也可以得到其光度等物理特性。电荷耦合器件(CCD)作为新一代探测器得到广泛使用,针对探测器的数字化方式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测光方法。首先简单介绍CCD探测器;然后重点介绍孔径测光以及它的适用范围;接着介绍点扩散函数测光和它的适用对象,包括在点扩散函数测光中用的两种比较新的点扩散函数模型——数字点扩散函数(digital PSF)和有效点扩散函数(ePSF);进一步介绍孔径测光和点扩散函数测光的对比,并引出一种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测光方法;作为测光方法近期的一项重要应用,介绍在密集场中变星光变的精确测定方法;最后总结这几种测光方法并对未来的方法改进提几点看法。
文内图片:疏散星团NGc3293部分星像图lv]
图片说明: 4期杨光普,等:CCD恒星光度测量方法研究进展像(去除了宇宙射线、扣除了暗流和本底、进行过平场改正)孔径测光的基本流程是:l)找星;2)在给定的孔径内Na个像素中确定星像的中心,即星像定心;3)确定孔径附近的天光背景强度值B;4)把落入孔径中所有的像素值相加得总强度值Fa;5)确定星体的仪器星等二,=一2.5109【Fa一Na只到;6)进行孔径改正△二‘;7)最后得到的仪器星等二=二‘+△二‘。由仪器星等转化为标准星等系统的过程不在本文中涉及,标准星等系统介绍和转化方法可参考文献!8一10]。剔丫殊33⑧29@.今。.二.::,,.。二,.二..5‘杯。争;1.﨑番侧..淞.卜..J口乙父..--l..….7…34.。......::58砚.45@图1疏散星团NGc3293部分星像图lv]图像中的5号、33号、34号等恒星都是完全孤屯的。图向1才旨向北方向,向左指向东方向。2.1找星通常一幅CCD图像包括目标源、天光背景以及噪声,目标的检测是考虑到噪声的统计分布,检测到统计上仅有极小可能是由噪声引起的高出背景值的(即显著的)那些像素值。为有效地检测目标,经常采用滤波法以减弱噪声的相对影响,而同时基本保留来自目标的物理信号。CCD图像中恒星的流强大部分集中在图像傅里叶变换谱的低频和中频区段,噪声则在较高频段主导;因此,一个能降低高频成分幅度的滤波掩模(滤波器)就能减弱噪声对恒星检测的影响。在图像处理中,这样抑制噪声影响一般用低通滤波器与CCD图像卷积来实现。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l)匹配滤波掩模,这是检测信号常用的滤波掩模{“’‘2,。对天文图像,用接近实际天体
文内图片:一个位于CCD阵列仁的圆
图片说明: 夤庵心?合出来(如DoPHoT!‘,)。2.4孔径内星像光流强相加得到仪器星等CCD孔径测光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精确测量所有落在孔径内的光子计数,见图扩‘{。一般地,星体的仪器星等尺、__,Fn一S‘;xB、了“=一2·519(了-一)=一2·吕19咬一一一下,二一一一),又。)1已一IC其中Fa是探测到的孔径内的总光子计数(或总强度),F*是落入孔径内的来自恒星的光子计数,Sa是孔径的面积(以像素为单位),B是单位像素里天光背景值。因此,准确的星体仪器星等值的前提是获取准确的Fa、S。和B,其中背景B见2.3节,叹,的计算则见后;这里图3一个位于CCD阵列仁的圆孔径[2‘]完整像素(黑色)整个位于孔径内孔径边缘L的像素部分位于孔径内,称为部分像素(灰色)。AFa一二叭(7)。,和I‘分别是孔径内第2个像素(可完全或部分地在孔径门曰,石从:4]内,见图3)的面积和强度值,A是孔径里的像素总数。第,个像素为完整像素,则。,一1;否则,0<。,<1。在DAoPHoT和APPHoT中{2设:*是第乞个像素中心到星像中心的距离,R是孔径的半径,则当r,<R一0.5、r,>R+0.5和R一0.5<:;<R+0.5时,ai分别为1、0和!(R+0.5)一司·以上这种方法是把边缘像素的孔径内面积随与星像中心距离的变化近似为线性关系,孔径半径增加△:(△:三l)时,孔径内边缘像素增加的面积大致正比于(△,.)“+2:△r。在:较大时线性近似较有效(因2r△r》△l.z为主导项)。反之,所用孔径比较小时(即r二1与△:最大值可比),用这样线性近似的方法就会出现很大的误差,实际例子见于对哈勃望远镜WFPCZ得到的CCD星像进行孔径测光,孔径半径只有2~3个像素。更精确的ccD孔径测光需更精确计算像素的面积。Migllen和Ricll为此提出QUADPX法‘,4},把位于孔径边缘的每个像素等分为4个子像素,孔径边缘的。,是中心位于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天体结构与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中国科学院2009年度百人计划资助项目
【分类号】:TP391.41;P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根耀,李竹林,赵宗涛;遮挡情况下运动目标的跟踪[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张楠,金伟其,苏秉华,刘扬阳;高分辨力红外热图像重建算法的进展及研究[J];兵工学报;2005年02期

3 李艳梅,吴湘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纺织测试分析自动化[J];北京纺织;2005年02期

4 贾同,陈文娟,裘初,石民勇;多梯度复杂图像的分割[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5 贾同,石民勇;Flash文件格式剖析[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吕四化,史萍,王惠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在图像边缘检测中的应用[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阚言亮;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数字音频水印技术[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刘彦婷;徐海兰;杨磊;;车牌识别软件的改进算法[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9 陈大志,张广军;基于地标图像信息的惯导系统误差校正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邱力为,宋子善,沈为群;无人直升机自主着舰的计算机视觉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宏伟;陈华;;单画幅欠采样图像复原中的插值作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魏兵;李伟;夏明安;;视觉测量技术在滚针轴承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柳林霞;陈杰;陈文颉;;自动目标识别技术中的图像特征提取技术[A];第二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孙朝明;李强;王增勇;;数字化射线检测图像中缺陷的分割与定量[A];2007四川省理化检验、无损检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孙朝明;;数字化射线检测图像中缺陷的分割与定量[A];2006年西南地区第九届NDT学术年会暨2006年全国射线检测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于晶;郭航;;矩函数在图像重构中的应用[A];2006“数学技术应用科学”[C];2006年

7 李金凤;华建设;;带钢缺陷图的几种边缘检测算法的比较[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鹏;戴曙光;穆平安;;PDF417二维条码图像信息识别方法的研究[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荆琪;齐琳琳;白洁;储登科;;多普勒雷达回波图的边缘检测和中值滤波技术[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赵朝杰;朱虹;黎璐;董敏;袁承兴;;基于内容感知的图像非等比例缩放[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根耀;基于动态图像分析的巡航导弹跟踪软件与算法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2 梅建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目标检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袁渊;小波域盲水印检测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4 肖辉;时间序列的相似性查询与异常检测[D];复旦大学;2005年

5 祝恩;低质量指纹图像的特征提取与识别技术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6 吴昊;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分类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7 秦小虎;城市交通紧急事件处理与安全系统模型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8 张昊;高速视频中运动目标姿态自动判读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常发亮;彩色图像分割与复杂场景下视觉目标跟踪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佟守愚;基于视频技术的交通违章检测与识别理论及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成方;偏移技术在探地雷达数据处理中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2 王梅;基于Agent的测井曲线预处理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2年

3 王欣;基于方向图的重叠指纹图像分离算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4 闫伟永;火焰图像监测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北京)大学;2002年

5 王发牛;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平滑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6 李映;图像处理技术在磨损表面图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7 宁旭;细胞分类识别技术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8 段保国;炼钢厂数字图像监控系统的开发[D];重庆大学;2002年

9 杨丽萍;测井解释成果图数字化与再利用模式研究与实现[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10 陈旺;足球机器人决策系统开发与应用[D];湖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丘月;;恒星的体积之王[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1年09期

2 高凌云;;开普勒天文台发现恒星搏动[J];现代物理知识;2011年03期

3 李良;;寻找宇宙中的生命宜居星球[J];现代物理知识;2011年04期

4 树华;;大质量伙伴反转热木星[J];物理;2011年07期

5 园文;;剧烈活动的超大质量黑洞(下)[J];科学大观园;2011年14期

6 建一;;探求宇宙“黑洞”真相[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1年08期

7 ;2011年,天空会出现两个“太阳”?[J];奇闻怪事;2011年07期

8 吴青;;宇宙之“八最”[J];大自然探索;2011年07期

9 颜士州;;星星会不会发射无线电波[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5期

10 田呈莲;;欧洲南方天文台百强图片(一)[J];飞碟探索;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松年;张霄宇;陈学昆;李如凤;;云台太阳光谱望远镜CCD探测系统光特性的测定[A];'99十一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彭吉龙;李保权;刘杰;张鑫;;太阳X射线望远镜成像系统的设计[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恒星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4 ;恒星分会场报告日程[A];中国天文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5 ;恒星分会场报告日程[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6 ;恒星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建生;杨戟;;《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1世纪天体物理重大问题:星系形成和演化”项目介绍[A];新世纪天文发展方向研讨暨中国天文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俊杰;;IRAS 04000-5052:恒星是怎样在此形成的?(英文)[A];中国天文学会恒星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周杨;徐青;蓝朝桢;李建胜;;深空探测地理数据可视化[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冀;;不同星族恒星的α元素丰度[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丽君;恒星之间也存在“弱肉强食”现象[N];科技日报;2010年

2 张梦然;宇宙最早期恒星并非只有一个[N];科技日报;2011年

3 ;恒星缘何“眨眼”[N];人民日报;2003年

4 张梦然;英国发现迄今质量最大恒星[N];科技日报;2010年

5 刘海英;宇宙初期超大黑洞或脱胎于恒星[N];科技日报;2009年

6 赵世英;一颗令人关注的恒星[N];人民政协报;2000年

7 张梦然;类日恒星周围首次发现类行星[N];科技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邓国庆;寻找过去的世界[N];科技日报;2003年

9 记者 张孟军;宇宙中到底有多少恒星?[N];科技日报;2003年

10 张孟军;一个大黑洞撕裂并吞吃一颗恒星[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红光;晚型恒星磁活动与恒星自转相关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2 史菲;星系金属丰度及化学演化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顾永刚;近景摄影测量在LAMOST光纤位置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张伟;基于斯隆数字巡天的大样本沃尔夫—拉叶星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李成;从大尺度结构到星系形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曾艺蓉;转动恒星结构与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2001年

7 罗智坚;盘状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半解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4年

8 陕欢源;宇宙再电离时期的相关性研究,星系团中的暗物质,及修改引力理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天文台);2008年

9 毛银盾;CCD漂移扫描系统的建立及在同步卫星观测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10 陈鼎;球状星团NGC6656的HST WFPC2测光和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瑞娟;银河系不同星族恒星的α元素丰度分布[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茜;太阳附近恒星Si元素丰度的非局部热动平衡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亭;嫦娥二号线阵CCD影像的月表DEM提取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岑敏锐;银河系中探测第一代恒星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远贵;高轨空间碎片的观测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6 秦安楠;不同星族恒星的Sc和Mn元素丰度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雪飞;中小质量密近双星的演化及其初始—终止质量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2年

8 张瑞敏;并行环境下恒星理论光谱模板库的构建[D];山东大学;2012年

9 郭迪福;赛弗特1型星系NGC 4151的光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10 吴慧涛;恒星中子俘获元素丰度分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14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514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b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