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法推算中的误差思想空缺
[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modern error and approximate calculation theory,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carding and discussion on the vacancy of error thought in ancient Chinese calendar.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e of scores, the use of mysterious number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upper element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Chinese calendar is the result of an exploration activity that pursues the pursuit of perfection. It is proved that the Chinese calendar has been lack of unified understanding of observation accuracy, model accuracy and calculation accuracy. In the error analysis of the main astronomical instruments in the past dynasties, it is foun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early measurement of the Summer Solstice's shadow length, the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return year length based on the length of the winter solstice table is a retrogression technique in history. Taking the calendar as the main cas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iation of the anci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 of calculation accuracy through some calculation processes of the calendar.
【作者单位】: 北京天文馆古观象台;
【分类号】:P1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伊世同;;元代圭表复原探索[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年02期
2 崔石竹;李东生;;仿古测影探索[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7年04期
3 郭盛炽;;元代高表测景数据之精度[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年02期
4 邓可卉;;《授时历》中的弧矢割圆术再探[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02期
5 王荣彬;刘焯《皇权历》插值法的构建原理[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4年04期
6 曲安京;;一部撰写了40年的著作终于出版了——介绍薮内清与中山茂的《〈授时历〉译注与研究》[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小礼;祖率:古代数学的一座丰碑——纪念祖冲之逝世1500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张立;科学“乃儒流实事求是之学”——略论阮元科学思想的实学精神及其局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常森;;《两都赋》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赵舒雯;;黄道十二宫的中国化问题[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7年04期
5 曲柄睿;;秦汉郎中令与卫尉的权力分野——以《史记·吕太后本纪》所载刘章击杀吕产事为切入点[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1期
6 田小中;覃君;;“庖丁解牛”新解[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丁永刚;;西安“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复兴之路[J];城市观察;2011年03期
8 邓文宽;;敦煌吐鲁番历日略论[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03期
9 江晓原;;元代华夏与伊斯兰天文学接触之若干问题[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06期
10 李超;;论周髀高超的证明技巧[J];湘南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保平;贺俊彦;;汉画中的羽人与汉代的成仙思潮[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孝鸿;;斗鸡及其内在的文化意义与社会时尚——以南阳英庄汉画像石《斗鸡图》为中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朱习文;李娟;;《汉语大词典》古天文词条补正五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习文;;系联法在订补辞书中的应用[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冬生;;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特点看它的两次数理变化及结局[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严健民;;论中医理论的魂[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亮;明代历法的计算机模拟分析与综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杨晓东;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崔朝辅;《易纬》易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朱磊;中国古代北斗信仰的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汪小虎;明代颁历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辉;汉译佛经中的宿曜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陈高明;和实生物[D];天津大学;2011年
8 刘芳芳;战国秦汉妆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王柳芳;城市与文学[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卫崇文;先秦时期应对灾异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成胜;试析西汉前期功臣列侯宗室诸王相制相依之局[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巩文斌;云南古代传统楼阁建筑特色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黄安增;“元”参构的学术话语的语义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杰;汉代三辅文人文学创作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余茜;秦汉时期帝王祭礼建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锦辉;宋代雕版印刷与文学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建全;西安市未央区汉代遗址保护与开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轶明;项名达、戴煦、邹伯奇、夏鸾翔的开方术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10 段垒垒;试论中国传统数学的起源与功用观念的转变[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美东;;郭守敬等人晷影测量结果的分析[J];天文学报;1982年03期
2 伊世同;;量天尺考[J];文物;1978年02期
3 邓可卉;关孝和对《授时历》中弧矢割圆术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关增建;传统365 1/4分度不是角度[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9年05期
5 郭盛炽;全和钧;张家泰;靳世信;;古观星台测景结果精度初析[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可卉;托勒密《至大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盛炽;中国古代星表数据的误差[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7年00期
2 吕凌峰,石云里;清代日食预报记录的精度分析[J];中国科技史料;2003年04期
3 陈美东;李东生;;中国古代昼夜漏刻长度的计算法[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年01期
4 徐家岩,刘进梅,陈洪卿,张志武,ZalutskyV.T.,RashortinS.Y.,YmeliyanovV.A.,KaplenkoV.V.;CSAO和VS NIIFTRI等高仪国际合作观测精度的初步分析[J];陕西天文台台刊;1997年00期
5 郭盛炽;唐宋时期星表精度初探[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8年00期
6 徐家岩,刘进梅,RaschotinS.I.,EmelyanovV.A.,KaplenkoV.V.,NemokaevD.A.;用依巴谷星表归算光电等高仪Ⅰ型在伊尔库茨克的观测[J];陕西天文台台刊;1999年02期
7 吕凌峰,石云里;明末中西历法争论中回回历的推算精度——以六次日月食预报记录为例[J];回族研究;2003年04期
8 杜升云;;苏州石刻天文图恒星位置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2期
9 朱紫;;度盘测微器系统误差的研究与改正[J];时间频率学报;1993年01期
10 徐家岩;中俄等高仪国际合作第一期星表与国内其它等高仪星表的比较[J];陕西天文台台刊;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仪器、天力、天测、时频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2 董绍武;漆溢;刘春侠;王改侠;李纬;;数字微波时间传输系统建设及初步结果[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3 刘东浩;;中国厘米分米波射电日像仪天线位置测量与监测系统设计[A];太阳射电天文学——新一代射电频谱日像仪建设进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4 杨廷高;;毫秒脉冲星自转频率稳定度和脉冲星计时阵[A];中国天文学会高能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鹂;李金岭;;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高精度定位模型分析与推导[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高红;徐寄遥;袁伟;A.V.Mikhalev;;A method of inversing the peak density of atomic oxygen vertical distribution in the MLT region from the OI(557.7nm) night airglow intensity[A];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高红;徐寄遥;袁伟;A.V.Mikhalev;;A method of inversing the peak density of atomic oxygen vertical distribution in the MLT region from the OI(557.7nm) night airglow intensity[A];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杨宇飞;;一种基于温补时钟芯片的授时系统[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9 李徽;杨德华;;照相测量在柔性网面面形测量的应用[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10 李蓉;施浒立;陈志平;;LAMOST圆顶M_a部分的热场计算与分析[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雪宝;中国唯一的元代观星台[N];郑州日报;2007年
2 记者 徐机玲 蔡玉高;这次撞击,,误差已经精确到了米[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藏天文历算文化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4 张水镜;历史上没人生活过的十天[N];山东科技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朱广菁;“深度撞击”直击人类创新智慧[N];大众科技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朱隽;天气预报准不准[N];人民日报;2006年
7 王小龙;人类首次准确预测到小行星撞地球[N];科技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闫松;到北京天文馆看伽利略望远镜展[N];大众科技报;2008年
9 张代蕾;“一秒钟”引发的争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何晓亮;延长一闰秒到底有没有必要?[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唐泉;希腊、印度与中国传统视差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滕艳辉;宋代朔闰与交食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舒能川;~(18)F(P,α)~(15)O和~(18)F(P,γ)~(19)Ne的天体核反应率和核反应网络方程[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苏宙平;空间极紫外望远镜在轨校准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4年
2 夏丽芳;星系光度函数的演化及不同密度环境星系的光度函数[D];北京大学;2005年
3 孙威;力梯度辛算法的拓广与应用[D];南昌大学;2011年
4 左芳;基于LAMOST恒星光谱的视向速度精度问题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24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524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