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尺度上的重大灾变事件——太阳系演化的插曲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分类号】:P1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狂追地球百万年[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1年06期
2 吴国兴;;如何与小行星亲密接触[J];太空探索;2011年06期
3 刘文忠;孙艳春;张同杰;;对一个太阳系起源说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今科;;揭开2012“撞地小行星”神秘面纱[J];今日科苑;2011年16期
5 胡德良;;宇宙中存在着大量多行星系统[J];自然与科技;2011年04期
6 建一;;星球演变新说: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J];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2011年06期
7 陈凤尤;;解秘太阳[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8期
8 ;白矮星消耗周围岩质世界 环绕不明气体和尘埃[J];科技传播;2011年17期
9 廖新浩;;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与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年05期
10 向阳海;;系外行星偷渡太阳系[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金钟;;太阳系起源基本问题的评述[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黄金钟;;太阳系自组织进化论的基本原理[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宝音;;小行星探测中的动力学与优化问题[A];第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黄金钟;;太阳系起源基本问题的评述[A];新世纪天文发展方向研讨暨中国天文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赵海斌;倪维斗;马月华;李广宇;;小行星和彗星空间探测[A];第七届全国空间化学与陨石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金钟;;论月球的起源与地月系自组织模式[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7 欧阳自远;;我国深空探的测战略方向与发展规划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晓梅;;共振Kuiper带天体轨道稳定性研究[A];全国计算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和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张健;陈石;;内部热物理条件对类地行星热演化的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唐正宏;赵永恒;王叔和;姚保安;;我国天文照相底片数字化[A];中国天文学会恒星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许琦敏;太阳系“元老”原来是“后生”[N];文汇报;2006年
2 刘庆传;“小行星命名”的背后新闻[N];新华日报;2004年
3 记者 赵秋丽;山东大学发现一批小行星并获首颗小行星命名权[N];光明日报;2009年
4 ;从太空到村落,“小行星撞地球”首次全程追踪[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本报记者 朱广菁;未来百年 249颗小行星撞地球概率大于零[N];大众科技报;2009年
6 李冰之;科学家发明新型飞行器巧妙引开撞地小行星[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李冰之;小行星来袭怎么办?用“拖车”牵走[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记者 徐敏;小行星“谷超豪星”命名[N];解放日报;2009年
9 林立;“移民石”计划:我们向小行星出发[N];科技日报;2009年
10 李勇 李祥;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姚安星”[N];楚雄日报(汉);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彬;小行星形状和自转参量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西亮;小行星形状和自转参数的观测研究—“AM-方法”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2 和寿圣;天文漂移扫描CCD相机的技术验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7年
3 宋凤刚;ASTROD 1中的轨道计算与望远镜前指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7年
4 左庆林;Kuiper带天体原始分布的模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陆荣贵;国内天文领域的民间爱好者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本文编号:2543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543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