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Gibbons-Maeda dilaton黑洞的全息熵

发布时间:2020-03-09 15:40
【摘要】:依据全息原理,通过计算Gibbons-Maeda dilaton黑洞事件视界上量子场的统计熵,得到了该黑洞的全息熵和Bekenstein-Hawking熵.计算中利用非对易量子场论,克服了普通量子场论中态密度在视界上的发散困难,避免了黑洞熵热气体方法中紫外截断的引入.用留数定理克服了计算中的积分困难,所得的结果定量成立.研究表明,黑洞熵可以视为其视界上量子场的熵;通过计算视界上量子态的统计熵可以得到黑洞熵,计算中可以且应该避免视界外量子态的影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鸣超;起源于引力场的Vaidya-Bonner-de Sitter黑洞的量子熵[J];物理学报;2003年06期

2 朱斌,姚国政,赵峥;带有电荷与磁荷的直线加速动态黑洞的熵[J];物理学报;2002年11期

3 宋太平,姚国政;一般球对称带电蒸发黑洞的温度[J];物理学报;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彪,高长军,赵峥;de Sitter时空背景下的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刘文彪,贺晗;用brick-wall方法计算黑洞熵的再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3 高尚伟,彭征,赵峥;Demianski-Newman黑洞的热性质及广义Bekenstein-Smarr公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4 王连成,杨树政;一般动态球对称荷电黑洞视界表面引力及量子非热辐射[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孟庆苗;球对称动态黑洞的广义Stefan-Boltzmann定律[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6 王剑华,傅明星;电偶极和磁偶极辐射的SO(2)对偶理论[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李慧玲,蒋青权,王连成;用一种零标架研究Reissner-Nordstr銉m黑洞的Dirac场的熵[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孙鸣超;Vaidya-Bonner-de Sitter黑洞背景下中微子场和标量场的量子熵[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9 孙鸣超;一般球对称带电动态黑洞的量子熵[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韩亦文;动态整体单极黑洞的温度及量子非热辐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宙安;广义测不准关系及其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马春蕊;探讨Quintessence包围的Schwarzschild黑洞时空[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赵峥;桂元星;刘辽;;黑洞热辐射和内禀奇异区的温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1期

2 王永久,唐智明;含有较多磁单极的一类加速天体的引力场[J];中国科学A辑;1986年05期

3 赵峥,桂元星,刘辽;在Kerr-Newman时空中Dirac粒子的Hawking蒸发[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81年02期

4 朱建阳,张建华,赵峥;带有电荷、磁荷的一类任意加速黑洞的量子热效应[J];天文学报;1994年03期

5 孙鸣超,赵仁,赵峥;任意加速运动的Kerr黑洞热辐射[J];物理学报;1995年07期

6 赵仁,张丽春;平面对称黑洞的统计熵[J];物理学报;2002年01期

7 宋太平,侯晨霞,史旺林;Vaidya-Bonner黑洞的熵[J];物理学报;2002年06期

8 宋太平,侯晨霞,黄金书;一般球对称带电蒸发黑洞的熵[J];物理学报;2002年08期

9 贺晗,赵峥;直线加速运动动态黑洞的熵[J];物理学报;2002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明建;;环面黑洞的热力学几何及临界行为[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1年09期

2 李然;;Kerr/CFT对应在Dilatonic黑洞中的应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忠超;宇宙何以存在?[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富军;霍金辐射和黑洞熵[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曙;黑洞熵、膜世界和熵引力若干问题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李剑龙;引力的热力学表述及相关问题[D];浙江大学;2011年

4 孙祖尧;暗能量相关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5 葛先辉;黑洞熵,黑洞信息佯谬及弯曲时空中的量子通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6 舒富文;黑洞似正规模与黑洞熵[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7 田贵花;类光测地线的变分和动态黑洞的熵[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爽;关于宇宙加速膨胀的一些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飞;黑洞熵统计起源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2 宋士雄;声学黑洞熵的砖墙模型导出及二体量子纠缠度在洛仑兹变换下的性质[D];兰州大学;2011年

3 张霞;探讨黑洞面积的量子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马春蕊;探讨Quintessence包围的Schwarzschild黑洞时空[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韩欣;修正色散关系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6 申北智;黑洞熵起源的探讨[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华润;(A)dS黑洞的热力学[D];南昌大学;2008年

8 贾林玉;黑洞视界面面积量子化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刘向来;Agegraphic暗能量模型的理论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10 方立青;霍金辐射与隧穿效应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85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585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9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