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变体光学光变和准周期性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15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雪品;王兴华;丁楠;李丙郎;李斯;伍林;;费米选耀变体序列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2 郭晓通;王建成;;耀变体的光学偏振研究进展[J];天文学进展;2018年01期
3 吴霄;刘智敏;闫大海;包昆森;戴本忠;;耀变体3C 273在2~10keV的光变特性研究[J];天文学报;2010年03期
4 刘文广;李冬冬;熊定荣;马力;;费米耀变体源多波段辐射流量的相关性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5 康世举;;耀变体的喷流物理研究[J];天文学报;2017年05期
6 易庭丰;;利用最小光变时标与中心黑洞质量估算耀变体的多普勒因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7 沈志强,万同山,洪晓瑜,蒋栋荣,梁世光;南天区耀变体的VLBI研究[J];天体物理学报;1997年04期
8 张有宏;新近对耀变体 (Blazar)的X射线观测(英文)[J];云南天文台台刊;2003年01期
9 刘宝容;张海明;要东;;耀变天体3C 454.3高能光变行为的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10 余绍永;谢照华;孙慧礼;王泽睿;;耀变体吸积盘与喷流的关联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闫大海;;喷流模型中遥远耀变体硬TeV谱的形成(英文)[A];中国天文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2 廖能惠;;伽马射线噪耀变体的多波段光变:对喷流成分,辐射模型的限制[A];中国天文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赵汉斌 通讯员 陈艳;耀变体变亮变蓝现象获双重验证[N];科技日报;2020年
2 本报记者 刘霞;“精灵”粒子极可能源于遥远耀变体[N];科技日报;2018年
3 记者 赵汉斌;新方法有效限制耀变体高能辐射区位置[N];科技日报;2018年
4 张巍巍;耀变体加热对解析宇宙结构的形成具重要意义[N];科技日报;2012年
5 记者 张梦然;“超活跃分子”最高能量被捕获[N];科技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旭;耀变体与伽玛射线爆的基本平面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19年
2 洪禅伟;耀变体光学光变和准周期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18年
3 曾玮;耀变体多波段观测及光变特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4 谢照华;耀变体的吸积盘与喷流关联及粘滞系数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5 熊定荣;费米耀变体喷流和光变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16年
6 康世举;耀变体的喷流物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高全归;自洽含时的轻子—强子耀变体辐射模型[D];云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平(VONGVILAY CHANPHENG);耀变体光变的准周期性信号研究[D];云南大学;2019年
2 刘铮;耀变体OJ 287伽玛波段长时标光变特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3 纪书宇;耀变体极端伽马射线爆发和潮汐瓦解事件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4 张宇涛;费米耀变体的能谱分布[D];广州大学;2019年
5 余莲;耀变体长周期光变的观测及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6 林潮;耀变体高能辐射的统计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7 王泽睿;耀变体喷流的辐射机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8 罗双玲;耀变体光变及能谱特性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9 杨深邦;基于NuSTAR数据对耀变体硬X波段的辐射特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10 王雪品;耀变体能谱分布及演化序列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12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61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