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宇宙恒星形成历史与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半解析理论

发布时间:2020-04-23 15:38
【摘要】: 本文将White & Frenk(1991)的逐级成团框架下的星系形成和演化模型推广 到了任意宇宙,并根据Kaffmann(1996)和Kennicutt(1989)的工作另外引入了一 个Toomre气体盘,进而对宇宙的恒星形成历史作出预言以和观测比较,并详 细讨论了决定暗晕中星系形成的各个物理过程及其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影响。最 后,利用我们的模型估计了宇宙冷气体平均共动密度的演化,并试图根据目前 对恒星形成速率(SFR)的最新观测来探讨宇宙演化学的参数范围。 我们发现:目前广受关注的对SFR的最新观测并不构成对半解析星系形成 和演化模型(SAMs)的挑战;暗晕的圆周速度范围、旋转因子λ和气体盘尺度 等的不确定性对SAMs预言的恒星形成历史不会有显著影响,,但模型对超新星 反馈效率ε、气体金属丰度以及暗晕密度分布(尤其是在低红移)比较敏感。 由参数各异的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半解析模型(SAMs)导得的宇宙恒星形成 速率无论在高红移或低红移都能与观测结果符合得很好。而不管模型参数如何 变化,中等红移(z~1.5)的理论值均不能再现观测值,因为我们的模型没有考 虑星系-星系相互作用。这意味着,在中等红移,星系间的并合主宰了宇宙的恒 星形成,绝大多数早型星系和球状体系在此时形成,现在年龄约为8Gyr(因宇 宙学模型而异)。另外,预言的宇宙冷气体共动密度的演化与观测也符合得很好。 最后,若以理论类CDM物质密度扰动谱为基础,我们的半解析星系形成和演 化模型对于所有的ΛCDM宇宙,均能给出接近SFR观测值的结果。但若具体到 目前的观测结果(高红移和低红移的观测均倾向于Γ~0.2),则模型要求:当h 由0.4变为0.9时,ΛCDM宇宙和OCDM宇宙的Ω_0分别由约0.6降为0.3,由 约0.7降为0.4。这与其它方法的结果一致。 另外,我们的半解析星系形成和演化模型尚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即使以 后更新的SFR观测结果有很大变化,模型也能将其再现。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1999
【分类号】:P152;P15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束成钢;星系结构和动力学[J];天文学进展;2001年02期

2 姚清;;“哈勃”的伟大成就[J];航天员;2009年03期

3 宋自杰;;流产的恒星——褐矮星[J];大科技(科学之迷);2002年07期

4 吴忠;美航宇局加强恒星形成研究[J];中国航天;1995年06期

5 马欖,陈时;高红移星系特征与星系环境[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93年01期

6 傅承启,蒋栋荣;银河系大尺度红外特征及其恒星形成[J];天文学进展;1985年01期

7 李华宁,毛信杰;暗分子云核L183的射电观测和尘气相互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8 黄永明;;恒星诞生迷雾重重[J];科学世界;2004年08期

9 胡德良;;探索类日恒星[J];科学之友(A版);2008年10期

10 ;高产星系年生恒星4000颗[J];大自然探索;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宪忠;;Cosmic Star Formation in the last 8Gyrs[A];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冬妮;景益鹏;Kohji Yoshikawa;;暗物质晕的角动量分布及星系形成(英文)[A];中国天文学会星系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邵正义;;疏散星团和银河系结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陈学诗;田家祺;梁渝生;朱晓东;;天体中核素的形成[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5 ;恒星、太阳、行星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星系宇宙学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忠博;董士伟;王颖;董亚洲;;空间亚毫米波天文观测技术进展[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863计划“深空探测与空间实验技术”重大项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星系、宇宙分会场报告日程[A];中国天文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9 杨树礼;;物理学发展前沿和我们面临的困难[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0(8)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8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星系与宇宙学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学梅;欧航局探测卫星绘出宇宙全景[N];人民日报;2010年

2 记者 张梦然;星系形成可能存在通用规则[N];科技日报;2008年

3 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蒋家平;国际合作研究挑战星系形成模型[N];光明日报;2006年

4 记者 姜海;英发现宇宙早期星系形成新机制[N];科技日报;2007年

5 记者 陈超;日发现系外银河边缘星系形成活跃[N];科技日报;2007年

6 毛黎;科学家完成后发座一星系团大范围观测[N];科技日报;2008年

7 冯卫东;科学家揭开黑洞附近年轻恒星形成之谜[N];科技日报;2008年

8 记者  毛黎;科学家观测到短“爆炸引信”天体[N];科技日报;2007年

9 记者  吴长锋;银河系可能诞生于宇宙早期[N];科技日报;2006年

10 刘霞;天文学家观测到5个遥远星系[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烨;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分子谱线[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3年

2 林清;球状星团中的恒星形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2年

3 王蕾;宇宙早期恒星形成中的负反馈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赵东海;高红移星系的成团和演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3年

5 常瑞香;银盘化学演化及恒星形成历史[D];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1999年

6 吴庆文;低光度活动星系核的吸积和喷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7 肖婷;恒星形成星系的尘埃红化和活动星系低质量端M-Sigma关系[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王涛;高红移大质量星系的形成与演化[D];南京大学;2012年

9 王菁;近邻宇宙中气体与星系形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方官文;高红移星系的选取与物理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东海;宇宙恒星形成历史与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半解析理论[D];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1999年

2 景伟;星系团内成员星系的恒星形成历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百乐;磁场、粘性和非轴对称性对原行星盘引力不稳定性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4 方侠;邻近晚型面向星系中的热气体[D];南京大学;2012年

5 刘晓亮;Lyman Break Galaxies的恒星质量函数的理论预期[D];南昌大学;2006年

6 傅莉萍;引力透镜、CFHTLS宇宙剪切巡天及盘状星系的角动量[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岑敏锐;银河系中探测第一代恒星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谭芳芳;星系风和物质外流对星系化学演化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丁然;暗物质湮灭对暗晕密度轮廓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云鹏;贫金属星元素丰度主要r-与弱r-过程比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37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637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3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