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BL Lac天体的辐射机制与分类

发布时间:2020-06-22 12:03
【摘要】: 本文综述BL Lac天体的观测性质和理论模型,详细介绍了BL Lac天体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全面总结了BL Lac天体的基本理论。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简要概述了活动星系核的定义,特征和分类。介绍了活动星系核能源产生机制和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第二章重点介绍了BL Lac天体探测的方法和各种不同的样本。在简要介绍BL Lac天体的基本性质后,又重点详述了BL Lac天体的各种观测性质及相应特征。第三章主要介绍BL Lac天体的理论模型,在简要给出辐射机制的重要结论后,详细讨论了BL Lac天体的各种不同的理论模型,重点放在了BL Lac天体的相对论喷流框架下的同步自康普顿模型。对其他的模型也简要加以介绍。 本文最后一章重点介绍了同步峰频在BL Lac天体分类中的作用,同时介绍了作者在相关领域作的一些研究工作,我们的工作进一步支持了峰频作为BL Lac天体的一个有效的分类标准的观点,进一步猜想BL Lac天体的两个子类XBL和RBL的物理性质可能存在本质差异,而不仅是选择效应的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P142
【图文】:

活动星系核,结构示意图,喷流,模型


学家一直探索和希望解决的问题。在活动星系核的标准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喷流的有无和视线与喷流夹角的不同,天文学家已经大体上构建出了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结合图1.1和图1.2,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各种不同的活动星系核实质是本质相同,即结构一样,如图1.2所示,中心是超大质量黑洞,在黑洞外面环绕着吸积盘。喷流通过黑洞喷出,一般而言,我们观测到的喷流只是单方向的,双侧喷流还没有观测到。在吸积盘四周有许多高速运动的气体云,它们是宽线区,在往外是窄线区。其中在吸积盘四周还形成了不透明的晕,它的存在使我们无法观测到内部更细致的结构。图1.1说明我们观测到的各种活动星系核的统一。上半部表示有射电喷流的射电噪活动星系核的统一下半部表示无射电喷流的射电宁静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无论如何,统一模型在认识活动星系核现象上有进步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宇舟,金声震;Stockes参数偏振光测量在空间天文望远镜中的应用[J];测试技术学报;2003年04期

2 樊军辉;王洪光;刘怡;张江水;袁聿海;张永伟;苏江波;;X-选择和射电选择BL Lax天体的性质(英文)[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3 王宇舟,金声震;空间太阳望远镜偏振光测量技术[J];光学技术;2004年02期

4 张兆群,张中良;keV量级光子的线辐射源[J];光子学报;1999年12期

5 吴枚,唐仕奎,马宇倩,吴伯冰,唐仕奎,李宗伟,张朋;γ暴火球中的电子Fermi加速[J];中国科学(A辑);2001年11期

6 张伟珊;袁聿海;;BL和FSRQ峰值频率与宽波段谱指数的相关性[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7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a Blazar Sample and Comparison of HBLs, LBLs and FSRQs[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5年05期

8 ;Effects of Redshift on the Classifying Criteria of BL Lacertae Objects[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7年03期

9 樊军辉,谢光中;BL Lac天体研究进展[J];天文学进展;1995年03期

10 梁艳春;HAMMER Francois;邓李才;赵刚;;星系金属丰度的研究进展(Ⅰ):定标方法[J];天文学进展;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会冈;强激光在实验室天体物理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0年

2 黄昌印;黑洞系统的大尺度磁场提能机制与准周期振荡[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戴本忠;Blazar天体的光变及多波段能谱特性[D];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01年

4 杨树政;黑洞辐射效应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5 陈林红;细盘与细盘/双温冕的结构和出射谱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刘洪涛;Blazar天体统一与演化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7 马力;Blazars的快速光变、周期光变与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8 苏成悦;伽玛暴内禀脉冲动力学和辐射机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9 陆睿静;火球多普勒效应对伽马暴光变曲线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10 戴宏;AGN的多波段性质与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琳;脉冲星的积分轮廓的高斯拟合及谱指数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井卫;BL Lac天体0735+178喷流轨迹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毛基荣;Gamma暴余辉的相对论流体动力学演化和光变曲线研究[D];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01年

4 郝昕;γ射线暴的时变分析:RMS与流量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怀珍;活动星系核的光变和演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6 程勇;用离散相关函数方法分析blazar天体多波段辐射流量的相关性[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马茂莉;活动星系核中喷流的运动光度[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8 曹藏文;太阳近邻矮星的元素丰度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尹少英;利用SDSS光谱数据研究恒星形成星系的金属丰度[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洪涛;Blazar3C 345的MeV/GeV射线辐射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7年



本文编号:2725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725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e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