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机理小型氢钟的实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P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造成;上海天文台研制的氢钟及其应用概况[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01年00期
2 胡锦伦;氢钟守时应用[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00年00期
3 刘铁新,高俊法,翟造成;氢原子频标的小型化[J];天文学进展;2001年01期
4 贯士俊,翟造成;上海天文台氢钟的研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03年00期
5 黄亨祥;关于氢脉泽谐振腔的改进[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6年00期
6 彭纪兴;氢钟中使用热敏电阻控温的几个问题[J];陕西天文台台刊;1997年00期
7 翟造成;国产氢原子钟是我国高精度时、频用户的最佳选择[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5年00期
8 彭纪兴;上海天文台氢原子钟热敏电阻控温系统[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7年00期
9 陆家复;氢钟钟罩及前级真空机组的改进设计[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4年00期
10 沈季良;氢原子钟钛泵高压电源的改进[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4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翟造成;;国产氢钟研制的新进展[A];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5年
2 王庆华;Fabien Droz;Pascal Rochat;;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的星载原子钟及时间系统[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3 张为群;蔡勇;吴轶东;张燕军;刘俊;杨浩;陈翔;李锡瑞;谢彦;王文明;代克;;二代氢原子钟的研制与一代氢原子钟的提高比较[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杨蕾;“北京时间”从这里开始[N];中国质量报;2009年
2 卢敬叁;GPS精确授时原子钟的要求[N];中国质量报;2004年
3 卢敬叁;时间频率研究的发展方向[N];中国质量报;2004年
4 记者 朱立毅;我国造出铯原子喷泉钟[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刘旭红 记者杨蕾;NIM5铯原子钟1500万年不差一秒[N];中国质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铁新;被动机理小型氢钟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2年
2 董绍武;守时中的若干重要技术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牡铖;三角波调制的谐振式光纤陀螺数字检测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08年
2 鲁华雨;氢钟智能温度控制及CAT控制电压自动补偿系统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3 于双林;磁控管腔和四极态选择器的试验研究及其在小型氢脉泽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01年
4 林青华;小型化氢原子钟磁控管谐振腔的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65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765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