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阵列光纤定位方法及检测

发布时间:2020-08-05 10:31
【摘要】:积分视场光谱分析已经成为现代天文物理观测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对采样到的天文光谱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关于天体各种特性的丰富信息。积分视场单元(IFU)作为天体三维观测技术的重要器件,能够得到二维焦平面上的三维光谱信息,并且可以同时进行图像采集和光谱采集。目前比较常见的IFU结构为微透镜阵列加阵列光纤的组合,阵列光纤作为IFU上的光传输媒介,直接关系到其性能表现的好坏。因此对阵列光纤进行加工处理以及性能测评是IFU制作工艺中不可或缺的几个重要环节。本文围绕如何在不影响阵列光纤性能的情况下,将其精准定位。并对定位完毕的光纤进行定位精准度和光纤性能的检测。本文以阶跃型多模光纤传输光波导理论为前提,通过对IFU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焦比退化理论,阐述了与光纤出射光斑相关的几个参数。从而为阵列光纤定位加工提出了要求和目标,并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阵列光纤需要在IFU微透镜端和赝狭缝端两端进行加工,分别讨论了其加工方式。在微透镜端选取了微孔板排列法。在赝狭缝端选取了石英V槽定位方法,提出了光纤错位双排狭缝的排列方式,并对定位好的光纤进行了整体抛磨。然后对准并粘合了石英微孔基板和微透镜阵列。成功完成了对阵列光纤的精准定位。对光纤效率、光纤整体焦比进行了检测。在未装上微透镜阵列之前,光纤整体效率在86%~91%之间,其有效值(用均方根RMS计算得出)为88.7%,达到了望远镜正常工作的指标;在安装上微透镜阵列之后,其出射效率有效值下降了2.7%,但考虑到微透镜反向打光会增大光纤出射角度降低效率,其性能也足以达到正常工作的标准;用光斑标线法测得两个赝狭缝端的出射焦比F/#_(out1)=7.32、F/#_(out2)=7.23,线性度均为R~2=0.999;用光斑图像整体处理法测得2号赝狭缝端出射焦比F/#_(out2)=6.94,线性度为R~2=0.997。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均显示IFU出射焦比退化能够达到正常工作需求。对光纤排列精度进行了检测,用CCD拍出光纤整体图像再利用图像处理的方法计算出每个光纤的坐标,并用均方根(RMS)代表光斑偏移量的有效值。实验测得的RMS值均不大于5μm,达到了FASOT望远镜的正常工作指标范围。故根据结果可以定论IFU阵列光纤排列精度达到了IFU正常使用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111;TN929.11
【图文】:

太阳耀斑,图像,望远镜,星体


图 1.1 不同波长下的太阳耀斑图像,我国大力发展光谱巡天领域的研究,目前水平已经位于世界前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rge Sky Area Multiic Telescope, LAMOST),又称郭守敬望远镜,图 1.2 为 LAMOST界上获取光谱效率最高的望远镜,为了配合其大视场兼大口径置了 4000 根天文光纤,并以此作为传光介质。通过“可控式光纤实现双回转光纤定位单元方案,指向一个个独立的星体,从而将谱仪中,然后得到其光谱[23-25],图 1.3 为 LAMOST 望远镜焦面LAMOST 望远镜中,每根光纤对应的是独立的星体,且由于分对不同距离、尺寸和形态的星系进行进一步细致的观测。因此,分组成以及演化过程,需要有一个能同时观测三维光谱(二维空测能力的天文观测器件,即积分视场单元(Integrated Field Unit

郭守敬,望远镜


图 1.1 不同波长下的太阳耀斑图像国大力发展光谱巡天领域的研究,目前水平已经位于世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rge Sky Area Mlescope, LAMOST),又称郭守敬望远镜,图 1.2 为 LAM获取光谱效率最高的望远镜,为了配合其大视场兼大 4000 根天文光纤,并以此作为传光介质。通过“可控式双回转光纤定位单元方案,指向一个个独立的星体,从中,然后得到其光谱[23-25],图 1.3 为 LAMOST 望远镜OST 望远镜中,每根光纤对应的是独立的星体,且由同距离、尺寸和形态的星系进行进一步细致的观测。因成以及演化过程,需要有一个能同时观测三维光谱(二力的天文观测器件,即积分视场单元(Integrated Field

焦面,望远镜,光谱


图 1.3 LAMOST 望远镜焦面视场单元的发展及国内外现状关于恒星各种特性最丰富的信息。光谱仪是获得光谱解为由各种波长单色光组成的光谱。而积分视场光谱)能同时提供扩展 2D 场上每个空间样本的光谱,如图意图(该图引用自 SDSS DR16 数据发布官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启华;崔华;;光纤制造中的掺氟问题[J];化学通报;1987年10期

2 吴国盛;;光纤的断面分析[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87年04期

3 范明海,王寿泰,徐传骧;紫外光固化塑料光纤包层材料[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97年06期

4 范明海,王寿泰,徐传骧;塑料光纤包层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9期

5 陈嘉鹭;施国棋;查健江;;生产工艺对光纤质量的影响[J];数字通信世界;2018年03期

6 王潇;郑宏军;黎昕;刘阳;于如愿;白成林;胡卫生;;模分复用系统中的少模光纤研究新进展[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2期

7 ;光纤及其传输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1年03期

8 刘家喜;沈骁;霍加磊;蔡宇;胡二涛;韦玮;;GG-IAG大模场光纤制备与增益性能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8年10期

9 裴丽;王建帅;郑晶晶;宁提纲;解宇恒;何倩;李晶;;空分复用光纤的特性及其应用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年10期

10 伏丽娜;郭毅;于晶;李树阳;罗桓桓;;不同老化环境下OPLC中光纤机械性能的研究[J];光通信研究;201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凯;储九荣;吴祥君;张海龙;;连续反应挤出低损耗塑料光纤生产工艺研发[A];2012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喻煌;张一驰;王涛;骆城;;多芯光纤预制棒工艺技术及多芯光纤性能[A];光纤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届七次理事会暨技术交流会会议文集[C];2017年

3 刘晓颀;孙伟民;姜宇;刘永军;于海娇;;圆环形光子晶体光纤特性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越;光纤传感网络中关键器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2 成磊;埋入光纤的光电互联PCBA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3 徐曜;全光网络关键器件与少模光纤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4 杨佩龙;掺镱亚百飞秒全光纤振荡器及放大器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黄波;新型高灵敏度光纤扭转传感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6 崔民心;聚合物—石英复合光纤荧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7 何滔;特种长周期光栅光纤激光器件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

8 靳文星;新型少模光纤和多芯光纤的特性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9 赵如薇;1.5μm全光纤短脉冲激光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10 刘昱;光学模式转换器与光纤多参量传感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云飞;光纤对接中光纤姿态检测与补偿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2 王杨;随钻光纤通信可行性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3 宋晓宁;基于细径光纤的马赫-增德尔干涉型传感器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4 屈亚朋;蓝宝石晶片与介质薄膜在光纤高温传感器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5 王子豪;偏振保持少模光纤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6 李彦;基于中空环形芯光纤的单光纤光镊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7 龙群隆;基于微纳光纤的干涉型全光纤调制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8 蒋航;阵列光纤定位方法及检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9 齐秀秀;电纺微纳光纤的制备及其传感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10 黄凯敏;复合材料光纤及后处理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81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781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3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